环境污染的滞后性——以切尔诺贝利事件和伦敦烟雾事件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环境污染的滞后性——以切尔诺贝利事件和伦敦烟雾事件为例

吴晨颖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和伦敦烟雾事件为例,采取从区域地理位置→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问题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聚焦两地环境污染产生之后的区域生态环境,比较二者的差异与共同点,来阐述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滞后性,并且发掘二十世纪以来环境破坏的污染的实质。

关键词:核污染  雾霾  污染治理  滞后性

1、引言

十九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扩张,人类对生产生活原料和用地的需求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改变了其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破坏。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爆发的偶然性和伦敦烟雾事件爆发的累积性,是两起人为公害的不同之处,但两者共同的滞后性污染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依然对几十年后的生境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2、切尔诺贝利核事件

单纯由人为引起的重大环境灾难往往爆发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国际核事件分级表评为七级事件的特大事故。1986年 4月26日凌晨1时 23分,位于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四号反应堆在一次测试中意外爆炸,引发了严重的核泄漏。事件发生的当下有31人直接死亡,但是核辐射所波及的远离核反应堆的普里皮亚季人群,在随后长达几十年的慢性辐射影响下,27万余人患上了癌症等疾病,9.3万人在痛苦中死去。原子熔炉损害所放射出的辐射波及整个欧洲,最远甚至达到了英国本土。

苏联政府拖延了近一周才重视起该事件,他们疏散了已经吸入致死量核辐射的群众,并且采取空投硼砂的方式试图灭火,但很快专家又意识到高温即将融化核反应堆底部的混凝土,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危害整个欧洲的用水安全。最后苏联政府派出军人建造混凝土石棺将反应堆永久封存。为防止后续爆炸、清除核污染、设立隔离区以及疏散周围城市的居民,这次事故总共耗费超过2000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这次公害也加剧了苏联的落寞和解体。

生境质量是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表征。与该事件罪魁祸首人类受到的灾难不同的是,隔离区内变成了野生动物的天堂。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在1987年、1991年、2001年和2019年的遥感数据显示,切尔诺贝利核事件导致该片区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剧烈变动,人类活动消失殆尽导致了土地利用程度的显著退化。同时,区域内的景观也从原来的阔叶林主导转变为草地主导。但是即便如此,这样的植被变化并未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反而缺少了人类干扰,植被覆盖更加连片集中。隔离区内的动物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虽然它们也饱受核辐射的干扰,但相较于人类对它们的伤害来说小得多,许多曾经在普里吉皮亚季消失的动物在隔离区内重新出现。总体来说,生态环境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

3、伦敦烟雾事件

同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偶发性不同,伦敦烟雾事件的爆发是人为和地理环境共同作用、长年累月形成的公害事件,对此次公害的治理依然是一次长期的过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燃煤取暖,包括许多公共设施如路灯、火车等都是通过燃煤作为动力,同时石油也成为被大量使用的重要能源,早已为灾难的到来悄然埋下伏笔。每天近1000吨的工业浓烟排放、汽车尾气、千万户人家采用劣质煤取暖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包括地理环境都不利于冬季浓雾的稀释,大西洋上吹来的暖空气在伦敦上空形成反气旋,雾气同人类所排放的毒气一同加剧灾难的严重程度。大范围的浓雾降低了出行可见度,从而导致交通拥堵、治安受阻,进一步加剧了有害气体的排放。再加上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雨季节的英国,肺炎、气管炎、流行性感冒肆虐,伦敦烟雾事件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四千人。

同时,伦敦及其周边的其区域环境也受到了毒气的侵害,伦敦附近的牧场有11头牛死去。植被损害,土壤贫瘠,花鸟鱼虫也无法正常生活。与切尔诺贝利核事件不同的是,英国政府并没有进行疏散,他们采取的措施收效甚微,最后是一股来自大西洋的强烈冷西风吹散了雾霾。

然而此次公害的阴霾还未能散去,在第二年的春天,由伦敦烟雾事件引发的流感造成了超过八千人死亡,初期政府的无所作为使“雾都”的称号长时间挥之不去。

如果说“在切尔诺贝利,人类把自己赶出了大地。”,那么伦敦烟雾事件启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举措,又彰显着人类重新找回自己生存空间的决心。公害过去的几十年里,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环境法》和污染治理的全国战略,并且在城市设立无烟区、加高工厂烟囱的高度、推行无铅汽油、搬迁重工业和发电厂。最重要的还是政府下定决心普及天然气和集中供暖,在几十年后终于改善了伦敦的空气质量,打造著名的“花园城市”。

4、实质及结论

二十世纪以来的自然公害,都是人类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的结果。然而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治理与控制,又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两者如同莫比乌斯环一样首尾相接。同时,环境污染的滞后性也不容忽视,需要人类长期投入金钱、设立相关法律法规,才能最小化经济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些自然公害反倒像是大自然对人类忍无可忍、加以驱逐,留下一片绿茵之地供以自然界的其他生命生存发展。对污染的认知和观念是在一次次灾难后逐步形成的,幸运的是随着环保观念的普及和相关法规的完善,近几十年来大规模的公害事件趋于消失,人类对自然界的唯利是图终会被恶果反噬。

参考文献

[1]张谦,李晨乐.HBO剧集《切尔诺贝利》的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J].海外英语,2022(10):6-10.

[2]张潇,陆林,张晓瑶,李冬花.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区域景观格局及生境质量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1,41(04):1303-1313.

[3]曲雅倩.环境政治视角下雾霾问题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21(16):133-136.

[4]陆伟芳.19世纪英国人对伦敦烟雾的认知与态度探析[J].世界历史,2016(05):4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