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提高小学毽球训练成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论如何提高小学毽球训练成绩

黄旭

多伦县十五号小学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027300

摘要:毽球在我国历史长河中具有较为悠远的发展时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少,玩法灵活,且具备多元化特点,所以受到小学生的热烈喜爱。毽球需要应用到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对其柔韧性和灵敏性等的锻炼、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小学毽球训练重点进行全面分析和讨论,并对其训练成绩的提高方式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小学;毽球;训练成绩;身体素质

由于毽球在活动过程中,并不受场地因素、天气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现阶段多数小学都意识到毽球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随着毽球运动普及的不断深入,学生逐渐提高了对该项运动的喜爱程度。适时适量的毽球运动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有效调节,还可以保证其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不断加强,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在保证其适时适量毽球运动的同时,促使其获得良好的训练成绩?已经成为小学管理层以及相关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1.掌握正确运动技巧,展开专项毽球练习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阶层较低,所以身体柔软性和协调能力较差,难以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毽球练习技巧。因此,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保证小学毽球训练成绩实现不断提升,教师应当密切关注毽球技巧和方式方法的教学。

1.1技术指导要点

要想保证小学毽球训练成绩实现不断提升,教师应当关注下列几点。首先,体育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空中踢腿练习和手部动作练习,目的是培养并锻炼学生对毽球动作的熟练度,以及对身体平衡感的掌握度。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坚持从单腿练习开始,保证一次踢腿就能接到一次毽子,在熟练后应该过渡到保证三到五次踢腿就能接到一次毽子,在循序渐进下组织开展专项毽球训练。其次,学生在踢腿过程中,应该保证两眼密切关注毽子,力求毽子在提起和下落过程中保持直落状态、维持身体的稳定性,把握均匀的力度,避免过多关注下肢动作的正确与否,分析、明确毽子的下落时间点。最后,如果感觉毽子失去可控性,就应该不断调整力度,尽可能保持其稳定性,避免毽子落地,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毽球运动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为后续良好训练成绩的获得奠定基础[1]

1.2纠正毽球训练过程中易错动作的方法

一方面,如果学生抛起毽子的力度过大,导致毽子与身体高度出现较大差别,无法精准判断毽子的“行走”和下落方向时,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对毽子的抛起力度和动作进行正确掌握。另一方面,如果学生的下肢力量不足,无法用足量的力度向上踢腿,或者是弯曲腿部,教师就应当组织这类学生加强对下肢力量的专项训练,例如,青蛙跳、收腹跳、台阶交换跳等。部分学生在毽球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前后下落情况,导致身体反应力迟缓,无法对踢毽动作进行有效把控。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协调性练习,保证与毽子“行走”速度的吻合度,以保证小学生整体动作的灵活性。此外,部分学生由于过于紧张,可能会出现同手同脚现象,这是因为肌肉过于紧张导致的。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两手顺势后展的方式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纠正,并对训练过程中的变换姿势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放松动作。与此同时,部分学生经常追着毽子跑,这是因为学生无法对毽子的活动方向、力度等进行有效控制所导致的,只有掌握合理正确的毽子技术,才能为后续训练成绩的不断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2.以科学合理的训练提高毽球训练成绩

小学生的年龄层次较小,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情况尚未完善,部分器官对体能运动的适应力较弱,无法承受过重的压力和负荷。对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毽球训练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锻炼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学生不同时间段的训练情况调整训练方案,保证计划的有效实施,同时保证训练效果达到最佳。按照训练方案的流程来看,可以从奠定基础、专项训练、提高技术、综合发展,提高成绩这四个训练步骤开展。训练强度应该根据学生实际训练情况制定,通常采取高低强度交叉方式进行训练,而训练周期通常在五个周期左右。在第一周时,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对毽球训练的兴趣;在第二周时,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运动量,为第三周强度调整奠定基础,以保证第四周和第五周毽球训练活动的有序开展[2]

2.1第一周期

在此周期性毽球运动项目训练中,教师应该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并践行区别对待原则,结合多种方式方法与手段,以培养学生的不同素质能力,提高其对不同训练项目的适应力。在初始阶段,教师可以安排五天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毽球训练进行初步熟悉,提高其对毽球训练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保证其踢毽子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开展自抛自接练习,理解并掌握抛毽子的动作要点,体会不同力度下毽子方向远近的区别,然后组织其进行空中踢腿练习,在踢腿练习达标后从单脚踢开始正式教学。在单脚踢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一边踢一边接,随着动作的不断成熟,逐渐增加单脚踢频次,以更好地感知毽子的方位和力度,在单脚踢频次不断增加以及连续多次不掉毽练习后,学生能够不断巩固训练所学知识,为后续良好训练成绩的取得奠定基础。

2.2第一周期

要想保证学生在后续毽球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基础技能的练习。在第二周期内,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训练四次左右的不掉毽练习,并将组数控制在七组之内;其次,在不掉毽练习掌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四次左右的不掉毽练习调整到十次,并将组数控制在五组左右。

2.3第三周期

在第三周期时间内,教师可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连续不掉毽练习,并将练习次数控制在三次左右,在学生熟练掌握一定时间范围内不掉毽技巧以后,增加一定的时长,并适当减少一定的组数。教师在制定不掉毽练习时长时,应该结合学生生理反应和身体素质情况,做好个别学生,或者是阶段性的调整[3]。在毽球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遵循教育部门所规定的运动时间,注意当前学生身体素质所能承受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以践行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出发点。

2.4第四周期

如果学生要参加毽球比赛,就应该在赛前几天进行适当调整,避免高强度训练,以中小强度训练为主,保证学生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如果不参加比赛,就应该对比赛过渡期进行适当调整。在高强度周期和比赛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调整,消除学生在训练阶段以及比赛阶段所产生的疲劳感。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民间较为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踢毽子较为便利,在练习过程中不容易受到天气因素、场地和机械设备的限制,所以有利于推广和普及。要想保障学生获得良好的毽球训练成绩,就应该不断提高教师对毽球训练的重视程度,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强度和周期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对毽球训练的适应能力,以保证其良好的训练成绩。

参考文献

[1]邹明飞.毽球教学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J].田径,2021(03):39-40.

[2]李建锋.通州区金沙小学毽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J].新智慧,2021(03):99-100.

[3]孙晓琳.小学体育活动中开展毽球运动的思路[J].小学生(中旬刊),2020(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