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洪玲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兰州市 730020

摘要:城市环境质量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理论分析,利用2015—2019年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以及收入水平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收入水平在整个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各城市可以通过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其对人口的吸引力。

关键词:城市环境质量;人口流动;调节效应

一、引言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城市环境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城市更加宜居,对人口的吸引力也更强。探究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关城市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展开了丰富的研究。Bagne(1969)提出了推拉理论,认为人口流动由促进人口流入的拉力和促进人口流出的推力这两种力量共同决定[1]。其中,环境污染是一种推力,收入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等因素被认为是拉力。陈秋红(2015)认为环境因素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生存型环境需求、发展型环境需求和享乐型环境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而影响人口迁移[2]。肖挺(2016)研究发现城市污染气体排放的增长会导致人口流失,且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城市环境质量对人们迁移决策造成的影响程度会逐步提升[3]。文雯和王奇(2017)研究发现城市人均污染排放量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呈“倒U型”关系[4]

综上所述,良好的城市环境会形成拉力,对人口流动产生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有限,并受到收入水平、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聚焦城市环境质量这一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解析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效应,为城市吸引人口流入、增强竞争力提供思路。

二、理论分析

1、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影响

身体是人的本钱,人的一切正常活动都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对环境污染物及其造成的危害认识越来越深入,为了保障身体健康,人们愿意从饮食、绿色出行等方面做起,甚至考虑移居到环境质量更好的城市生活。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更加追求健康长寿,以享受更漫长的美好生活,对居住环境也要求更高。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心情愉悦;既是身体上的收益,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不过,这种影响可能是潜在的,短时间不易被发现的。较差的城市环境,会增加人们患各种疾病的可能,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一。

H1: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

2、收入水平的调节作用

借鉴李文超(2021)的研究,收入水平对人口流动的推拉效应产生调节作用[5]。一个城市的收入水平越高,对人口流入的吸引力更大,流动人口更多基于获得更高的收入水平流入该城市,从而忽视部分环境因素的影响。换言之,高收入水平对人口流动的吸引力会相对弱化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城市,人们的迁移成本较低,此时,环境因素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更加明显。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二。

H2:收入水平在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调节作用。

三、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了2015-2019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文章所有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城市历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PS数据库。

2、变量选取

核心被解释变量:人口流动(pop),用“常住人口-户籍人口”表示,正值表示人口净流入,负值表示人口净流出。

核心解释变量:城市环境质量(cir),采用工业废水排放量、PM2.5浓度和公园绿地面积三个指标,通过加权计算,得到表示城市环境质量的综合指标。

调节变量:收入水平(wage):采用职工平均工资衡量。

控制变量:(1)经济发展水平(gdp)。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衡量。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越容易吸引人口流入。(2)房价(hp)。采用商品房年平均销售价格来表示。房价过高会形成推力,租房、购房成本过高,抑制人口流动。(3)产业结构(ind)。用三产增加值占二产增加值的比重来表示。产业结构提升,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匹配和就业环境的改善,吸引人口流入。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

变量名称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pop

人口流动

-0.000

291.602

-390.220

1017

cir

城市环境质量

1.441

4.369

0.270

14.372

wage

收入水平

6.508

1.563

0 .496

17.321

gdp

经济发展水平

6.338

5.674

1.013

53.235

hp

房价

5.020

165.049

0.730

5.580

ind

产业结构

1.145

2.221

0.352

5.168

3、模型构建

为检验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以城市环境质量为解释变量,人口流动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如下模型:

模型一:

              (1)

在模型一中加入收入水平与城市环境质量的交互项,以检验收入水平在整个影响过程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具体模型如下:

模型二:

      (2)

4、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模型一与模型二的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回归结果

变量

模型一

模型二

cir

0.242**

(2.24)

17.903***

(3.00)

wage

118.731***

(4.00)

124.647***

(24.84)

wage*cir

——

-2.72***

(-2.97)

gdp

6.358*

(1.81)

6.19***

(2.77)

hp

-0.002***

(-2.88)

-0.001

(-0.12)

ind

0.4464***

(3.05)

0.466

(0.54)

N

1415

1415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t统计值,括号外的数字表示系数,***、**、*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下显著。

由表2模型一的回归结果可知,城市环境对人口净流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良好的城市环境确实对人口流动形成了拉力。收入水平对人口流动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gdp对人口流动起到了正向向影响。房价对人口流动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高房价对人口的流入产生了抑制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对人口流动起到了正向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就业环境,有利于人口流动。

由表2模型二的回归结果可知,加入收入水平和城市环境的交互项后,核心解释变量以及交互项十分显著的,模型的仍然具有很好的解释力。交互项的系数为负,说明收入在城市环境对人口流动的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较高收入水平会削弱城市环境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探究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可以促进人口流动;反之则阻碍人口流动。并且,收入水平在整个影响过程中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各城市要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的软实力,才能促进人口流动,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2、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城市而言,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3、各城市还可以通过推动经济发展、降低房价、优化产业结构、等方式增加人口流动。


参考文献

[1]D. J. Bagne, Principles of Demography[J].New York: Johnson Wiley and Sons,1969.

[2]陈秋红.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机制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5(03):87-95.

[3]肖挺.环境质量是劳动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吗?——“逃离北上广”现象的一种解读[J].经济评论,2016(02):3-17.

[4]文雯,王奇.城市人口规模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7(09):32-38.

[5]李文超,许健,田立新.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对人口流动的推拉效应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1,13(03):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