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中单跨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工业建筑中单跨框架结构设计研究

季陆

650102198206281211南京泽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单跨框架结构是一种抗震能力较差、没有冗余约束的空间结构类型。在概念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利用对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提升抗震性能。基于此,简单分析这一结构的设计方案,并以实例为主进行深入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业建筑;单跨框架结构;设计

前言:单跨框架结构会由于冗余约束的缺失,导致抗震能力无法符合相关标准,会在地震发生后造成严重破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概念化设计,利用相关构造措施确保单跨框架结构符合抗震标准,提升结构安全性。

  1. 设计方案
    1. 遵循设计原则

一是整体合理性原则,也就是在设计工作开展之前,对整体结构进行考察,包括刚度、承载能力等要素。在设计过程中融入抗震概念,确保能够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实现对荷载的多方面吸收,减少不利影响。

二是将建筑与抗震结合起来设计,比如在设计时考虑地质情况、地形条件、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进行预测,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但是,二者的结合不是简单组合,而是需要考虑整体,做好周全的准备。

三是整体与部分相结合,这是为了避免设计环节的失误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工程建筑。例如,为了底部空间富余对抗震墙设计有所忽视,或者是为了美观好看,导致上下层墙体没办法正常连接。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建筑稳定。因此,需要做到整体与部分的相结合,把握每个设计细节,确保关键结构不被忽略[1]

1.2优化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的优化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工程材料,从材料方面提升建筑稳定性和工程质量,并且,通过材料的相互组合,利用不同材料性能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建筑结构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建筑中,要以综合性角度为切入点,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建筑用料。比如,在采购防火材料时,要注意,不能只注重材料的耐火性,还需要考虑工程建设的混凝土强度与其他影响因素。

1.3建筑细节

1.3.1剪力墙

在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应该为提高抗震能力尽量设置多道抗震防护线,并且,需要对建设现场环境进行考虑,观察是否为高烈度区,确保抗震防护线的建立完善。与此同时,避免管线的碰撞,需要及时联系负责人,精准控制管线与其他物体的实际距离,尽量避开剪力墙、轴线。另外,在剪力墙设置过程中,需要保证刚心与质心的状态是重合的,第一时间调整错误结构,避免地震发生后导致结构出现扭转,造成严重影响。

1.3.2分布均匀性

这一细节主要是针对结构在竖向刚度方面,尽可能保持一致,避免缺陷影响设计,造成建筑坍塌、裂缝的现象,危害人员安全。同时,确保每层的高度保持相同,差值不能过大[2]

1.3.3连续性

这一细节则是针对结构楼板,在保证连续性的基础上确保厚度能超过100mm,进而实现抗震效果提升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促使框架吸收地震发生时的作用力,形成对水平作用的抵御能力。最后,一些工程会出现开大洞的现象,面对这一情况,需要保证楼板宽度在有效的情况下大于该楼层楼面宽度的50%,将楼板开洞总面积把控在楼面面积的30%以内,同时可以利用配筋、次梁的布设增加强度。

1.3.4形变控制

在单跨框架结构设计中,失稳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捆扎、加固处理钢筋,降低结构形变的概率,进一步提升结构稳定性,哪怕是在柱端出铰情况下,仍然保持较高稳定性。

1.3.5楼面次梁

在这一方面主要是需要对传统竖向荷载的方式进行打破,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框架梁和次梁截面的高度,确保能超过跨度的10%。与此同时,由于圈梁对于建筑墙体而言是拉结作用的主体之一,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按照凹凸形的拉结方式设计横墙,进而抵消地震下产生的巨大作用力。

1.4优化设计方法

一般情况下,工业建筑有着较大的占地面积,但由于不是为了提供住所,所以在部分设计和建设环节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单跨框架结构,缺陷明显突出。因此,在这一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将高度、地震等级、防护能力等作为参考依据,需要不断增强结构的安全性能,使其可以在地质灾害发生情况下,仍然保持符合工程标准的稳定性与强度。具体如下所示:

首先,如果是单层的结构设计,则需要保证抗震能力等级为乙类,楼面上也没有大型施工设备。并且,以弹性设计为主,适当提升抗震能力等级,遵循“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原则,保证建筑可以面对更多突发事件。

其次,建筑高度以24m作为分水岭,超过24m,且抗震等级为乙类,就需要将弹性设计作为设计原则,需要设计人员反复对比,避免图纸错误。如果是低于24m且楼层较多,或者是超过24m但是抗震等级为丙类的,单跨框架结构都需要按照中震进行设计,充分考虑抗弯、抗剪等设计。

最后,在实际的计算中,需要利用PK 进行准确分析,会得到更为保守的配筋结果。而由于单跨框架结构是竖向受力,利用PK 计算,可以使其提升建筑抗震能力。另外,在利用PK和有限元两种方式进行计算时,得出结论:配筋面积会在空间协同不被考虑的情况增加,而框架构造则不会有明显变化。可以根据结构的受力程度,对关键部位进行包络设计,进而提升这一部位的安全性和抗震性。

  1. 实例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工业建筑是一个两层高的建筑物,基本大小为15m×7m×11.5m,是单跨框架结构,并在其他装置中处于核心地位。这一建筑的抗震等级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是每0.1g为7度,根据这些信息,组织对单跨框架结构的设计工作[3]

2.2概念设计

一是管廊的设置导致空间有限,支撑与剪力墙都不可以设置在一层的短跨上。二是一二层的层高分别设置为6.5m、5m,差异没有那么明显,可以为结构竖向上的规则状态提供一定保障。三是不做大开洞操作,可以进一步避免楼板断裂,提升整体建筑的刚度。四是利用次梁设置对受力作用进行分化,避免过大荷载造成结构出现变形问题,五是将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截面设置为650mm×700mm×350mm×750mm的。

2.3性能设计要点

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乙类,高度为11.5m,按照中震设计原则布置结构,而且,框架柱和框架梁在抗剪能力方面都设计为弹性抗弯,框架柱为弹性,框架梁则是不屈服,将抗震等级设置为三级,促使建筑在中震影响下系数最高为0.23%。

2.4抗震设计要点

随着工业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即使单跨框架结构在抗震方面效果不太理想,但是,由于工艺需求不断增加,在实际建设中仍然会采用这一种结构。如果没有做好相应的抗震设计,就容易在强震下增加侧移量,建筑倒塌的可能性也会增加,造成严重后果。因此,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设计工作,提升结构的抗震能力。

首先,控制轴压比。轴压比的不断增大也会导致受剪承载力呈现增长趋势,在轴压比为0.4时,这一承载力几乎上升至峰值状态。因此,在本次建筑工程中,对轴压比进行严格管控,除去部分框架柱,其他的轴压比都需要控制在0.2-0.3这一范围内,有助于改善框架结构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受剪承载力。

其次,引入箍筋闪光对焊技术。这一技术的引入,主要是为了形成封闭式环状箍筋,在借助这项技术后为箍筋的连续性、分布均匀性提供相应保障,进一步增强约束作用,确保箍筋约束下的混凝土可以具备较高水平的抗压能力。而且,相比于其他没采取该项技术的箍筋,技术的支撑可以有效规避箍筋“炸开”的危险,有着较为理想的耗能能力,且抗震性能较强。

最后,设置芯柱,这也是提升工业建筑抗震性能的最佳途径。弯矩一般情况下是来源于柱截面的,通常会设置在框架柱周围,即使混凝土保护层出现裂缝,都可以保证核心位置的钢筋和混凝土具备良好稳定性,也就是黏结状态并不会因此遭受破坏。加上,芯柱结构的完整可以在地震发生后,缓解对框架柱造成的伤害。另外,如果外围混凝土失去作用,芯柱仍然可以承受竖向荷载,也就是说,在芯柱的支持下,哪怕发生地震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坍塌现象。

结论:综上所述,单跨框架结构是最普遍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结构,为了进一步保证工业建筑的安全与稳定,需要设计人员遵循相关设计原则,在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抗震效果可以实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昌志. 工业建筑中单跨框架结构设计方案[J].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0):11-12.

[2] 张栋英. 工业建筑中的单跨框架结构设计实践探讨[J]. 砖瓦世界,2021(3):127-128.

[3] 王晓斌. 工业建筑中的单跨框架结构设计实践探讨[J]. 山西建筑,2020,46(2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