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孙玉美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川兴镇瓦尔小学   615000

摘要:素质教育下的体育教学要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必须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立足体育课堂教学,以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比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身心素质、运动习惯、体育品德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改善体育教学,达到体育教学目标的同时,大力发展好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体育教学中,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必须从其健康意识、体育技能、身心素质发展、运动兴趣、体育品德、运动习惯等方面着手,依托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社团、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课、体育节或比赛作为活动载体,发挥体育教师的聪明才智,寻找出有效开展路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稳步发展。

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架构

1.1提高学生体育健康意识

在体育核心素养中让学生形成体育健康意识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体育健康意识即为维护自身的健康,发展身心素质,而预先更新自我运动保健思想,激励自我主动学习运动健康知识、技能的意识。它包括体育促进健康的思想认识、运动保健意识、正确的运动方法与行为认识、良好运动兴趣与习惯的养成等。这些方面的意识只有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掌握体育健康知识和拥有体育技能的同时,提升其科学的体育健康保健意识。

1.2体育技术的使用

体育技能主要包含知识与技能两个方面。体育知识包括人体运动生理卫生保健知识、体育运动项目知识、体育运动技术、规则、裁判知识等。体育技能是运动员在体育比赛或对抗中,合理地运用相关技术,达到灵活运用体育技术,提升运动能力的发展过程。

1.3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

运动兴趣是推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驱力。兴趣的培养,需要把体育动作技术回归到竞技要求,体现出强烈的体育竞争,才能激发学生间的比拼。比如说,在垒球教学时,可以比比谁投掷得远,比比谁投得准。还可以重新设置一下比拼的规则,使内容更有趣,这样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会明显提升,在兴趣的指引下,慢慢形成运动习惯。

1.4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

体育课堂对于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运动兴趣着手,立足于课堂教学,开展丰富有趣的体育活动,保证每天一小时的运动时间,才能让学生的运动习惯慢慢养成。

2制定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升必须依托于体育课堂的教学以及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通过体育课堂传授学生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体育技能、运动方法、体育保健知识等,提升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组织相关的体育活动与竞赛来检验、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进行阳光体育运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加强同学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愉悦其身心,磨练其意志,发展其体育品德。

2.1拓展各种体育社团活动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必须有活动载体,而体育社团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体育社团活动对于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学校独特的体育文化氛围、传播体育健康知识与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所在。在进行社团活动时,可引进校外专业教练进行技术指导,在此基础上,再把社团开展的成功经验凝练成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有的体育文化氛围,这样更有利于营造出浓厚的运动环境。

2.2注重体育知识,技术,竞赛规则,身体素质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关键是抓好体育课堂的教学。课堂教学中需重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比赛规则、体能素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来提升学生的运动实践能力。

2.3增设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

阳光体育一小时的重要载体除了体育课,那就是体育大课间和体育活动课了。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通过每天的体育大课间与体育活动课来体现。体育大课间除了完成学校常规的广播操,还可以根据每个年级设置不同的体育项目,通常情况是一些集体性、操作性强、简单的体育内容,如跳长绳和集体舞等。体育活动则可以安排一些球类比赛或体能素质练

习或接力比赛。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动起来,让体育运动成为习惯。

2.4为创设学生体育活动展示平台

通过举办班级或校级运动会、体育节来提供学生运动展示的平台,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参与,丰富学校体育活动的同时,发展学生身心素质,培养其体育核心素养。

3小学体育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3.1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身体素质的发展、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或体育活动中发展兴趣,热爱运动。

3.2优化设计教学内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储备情况,合理选择课堂教学的内容,在练习中合理安排趣味性强的内容,提升学生练习的兴趣,逐步改变学生对体育练习的看法,以期吸引更多的学生自主参与到运动中来,促进其运动习惯的养成。

3.3激发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其体育素质

在课堂上或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的体育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团队精神,在实践中愉悦身心、提升运动能力。

譬如,让学生在4×100米接力比赛中根据各自的特点来分配棒次,形成统一的认识与意见后,他们会在比赛中尽力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争取最理想的团队荣誉。

4结束语

综上述,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的身心素质、丰富校园体育生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遵守纪律等方面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就是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提升身体素质,拥有优秀的体育品质的同时,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逐渐养成运动的习惯,并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屠森诚.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路径探究[J].体育风尚,2021,(03):180-181.

[2]吴吉贵.探索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系及培养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2020,(16):7-8.

[3]向玲艳.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9,9(29):98-99.

[4]刘苏贤.培养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面临的困境与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0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