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创伤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预见性护理对创伤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影响分析

陈庆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223800 江苏 宿迁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创伤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影响。方法:选取急诊创伤患者35例(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1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7例),观察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救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创伤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提升急救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创伤;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

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创伤患者数量较多,发病急且情况严重,常对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近年来,由于建筑、交通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使得各种意外事故发生率越来越高,也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增加创伤患者数量,这类患者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就容易危及生命安全,导致其死亡,在这种情况下也对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需要配合有效的急救护理模式,提升救治效果[2]。本研究选取急诊创伤患者35例,观察预见性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选取急诊创伤患者3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3至79(50.38±3.82)岁,观察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4至78(50.76±3.24)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开展急救工作,准备好抢救药品、设备等,在对患者作出诊断后配合开展抢救工作,并且掌握患者实时病情变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组:①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夜班护理人员数量应该适当的增加,并且在此期间需要将各人员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分配好,使得抢救过程中护理差错有效减少,能够保证各护理环节较好的衔接,促进抢救效率的提升。②对常见的创伤护理流程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并且明确各部分的重点护理内容能,够使得护理人员按照相应的流程开展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操作有效率。同时需要将患者可能用到的各种急救药品以及设备提前准备好。③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密切的观察,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道阻塞等情况,应该立刻进行处理,开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操作。预防性地给予雾化吸入,在此过程中还应该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能够进行有效的咳嗽以及咳痰。为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需要合理应用抗生素。做好患者翻身工作,并且密切观察皮肤表现情况,定期评估皮肤状态,保证身体干燥清洁。④创伤患者心理状态对其救治救治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接触患者后立刻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说明具体情况,积极安抚其情绪。

1.3观察指标

急救效率;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救效率对比

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急救效率对比(min)

组别

救治时间

病情评估

辅助检查

会诊时间

有效救治时间

对照组(n=17)

21.48±2.74

8.67±2.48

13.85±2.13

9.72±1.73

68.74±2.63

观察组(n=18)

33.81±2.59

4.58±1.84

10.39±2.84

4.44±1.37

45.69±2.53

t

19.8920

8.0564

5.9285

14.5538

38.4198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压力性损伤

缺血性肌痉挛

感染

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n=17)

1(5.88)

1(5.88)

2(11.76)

4(23.53)

观察组(n=18)

0(0.00)

0(0.00)

0(0.00)

0(0.00)

-

-

-

4.7818

P

-

-

-

0.0287

3讨论

创伤患者具有特殊性,其病情普遍较为严重,并且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的变化,必须对其早期抢救引起重视,使得生命得以挽救[3]。创伤患者急救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医护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做到争分夺秒,使得患者能够早期得到救治。临床认为,创伤患者所面临的未知情况较多,并且生存率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护理工作效果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急救流程的完整性以及详细性,进而对急救工作起到指导作用[4]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对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流程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也使得急救人员救护技能得到提高,并且将以上内容较好的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提升急救效果。在患者救治过程中,为其提供预见性护理护理,能够对救治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判,然后针对性的制定各种应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相关护理问题的出现。而且在该护理模式下,也为急救中的护理人员各项工作提供了依据以及指导,使其护理操作流程更加的规范,而且使得医护之间能够做到密切的配合,有利于患者在发病后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抢救,促进抢救效果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5]。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不断的学习,并且对急救护理经验进行总结,能够在面对患者时做到沉着冷静,对相关问题进行快速的处理,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所以,预见性护理用于创伤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有利于急救效率的提升,且并发症少,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万甜甜,陈金玲,史敬丽.预见性创伤护理对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6):732-733.

[2]蔡建军,万毓华,曾元临,等.创伤急救中心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20,36(1):82-85.

[3]李春玲,王爱芳.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8):1324-1325.

[4]]李莉.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2):2106-2108.

[5]张梅英,王冰,周如女,等.院前-院内一体化智能急诊分诊信息系统在批量伤员救治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1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