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室护士在急诊介入护理配合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导管室护士在急诊介入护理配合效果观察

孙元秉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75

摘要:目的:分析导管室护士在急诊介入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到本院导管室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导管室护士8例,将患者与护士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强化护理配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士安全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强化急诊介入护理配合,能够使得导管室护士护理质量更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

关键词:导管室护士;急诊;介入护理配合;护理质量;满意度

现阶段,临床中对此疾病治疗中一般会运用急诊介入治疗模式。由于部分的患者对医学知识内容缺乏,使得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够理想。对此,在治疗中导管室中护士积极、有效以及全面的配合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导管室护士在急诊介入护理配合措施与效果,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到本院导管室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导管室护士8例,将患者与护士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强化护理配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16±4.28)岁,护士年龄25-41岁,平均年龄(34.73±2.01)岁;对照组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14±4.24)岁,护士年龄25-42岁,平均年龄(34.72±2.03)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组内患者接受常规的导管室护士配合服务。

1.2.2实验组

组内患者接受强化导管室护士配合护理服务,具体为:

1.2.2.1术前准备

导管室内相关人员在接收到急诊手术的通知之后,急诊介入人员需在15分钟到20分钟之内全员到位。准备好各类抢救器械、设备,例如,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吸痰器、气管插管以及供氧装置等等,使得各项器械均可在备用状态下。准备抢救的相关药品,例如多巴胺药物、阿托品药物、可达龙注射液、肾上腺素等等,准备好吗啡、欣维宁、生理盐水、速尿等等。准备好手术使用的多种型号导引导管、动脉鞘、支架、球囊以及临时起搏电极等等。患者在进入到导管室内,需和病房中护士做好相关的交接工作,包含:病情、病历以及患者手术之前抗血小板药物等等状况,核实患者的腕带、姓名,把患者转移到导管床上。和患者细致的交流,明确其心理状态,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情绪加以安抚,使其能够放松,交代好手术的注意事项和配合事项。给予其心电监护、吸氧干预,保障其静脉双通道足够通畅,输液管需连接三通,使得手术用药便捷。

1.2.2.2术中护理

(1)严格检测生命指标对患者的生命指标进行密切的检测,包含:动脉压力的监测、心电监测,在手术中护士需对患者的心率指标、心律指标、压力曲线、心电图指标变化,重视对患者是否出现先兆性恶性心律失常以及压力降低问题,若是发现存在问题,需尽早和医生报告,给予其积极和有效的治疗,密切配合处理。与此同时,在手术中,护士需一直在陪伴患者身边,对其表情、面色以及意识进行观察,尽早发现患者是否有早期并发症,对其进行尽早的处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护士护理质量;护士安全意识评分;分析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

1.4数据处理

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护士护理质量

实验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s/分)

组别

护理管理

基础管理

护理操作

护理程序

实验组(n=4)

19.23±0.92

28.72±1.03

19.53±0.48

28.86±1.12

对照组(n=4)

16.57±1.03

23.73±0.86

17.04±0.39

23.52±1.08

t

4.3068

8.3155

9.0026

7.6744

P

0.0026

0.0000

0.0000

0.0001

2.2分析护士安全意识评分

实验组护士安全意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安全意识评分(±s/分)

组别

安全知识

预判能力

理智感

自身安全意识

实验组(n=4)

94.11±2.14

94.88±2.62

93.25±2.37

94.57±1.44

对照组(n=4)

83.35±2.03

82.14±1.51

84.41±1.24

82.57±2.20

t

8.1569

9.4205

7.3901

10.2050

P

0.0000

0.0000

0.0001

0.0000

2.3分析患者满意度

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满意度[n(%)]

组别

比较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实验组(n=30)

18(60.00%)

11(36.67%)

1(3.33%)

29(96.67%)

对照组(n=30)

10(33.33%)

14(46.66%)

6(20.00%)

24(80.00%)

χ²

-

-

-

4.0431

p

-

-

-

0.0443

2.4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心理状态(±s/分)

组别

SAS

SDS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实验组(n=30)

42.23±4.22

24.05±7.22

45.32±4.84

22.82±2.11

对照组(n=30)

42.56±4.36

30.38±8.22

45.68±4.04

31.47±3.03

t

0.2979

3.1690

0.3128

12.8316

P

0.7669

0.0024

0.7556

0.0000

3讨论

综上,导管室护士需积极配合急诊介入治疗,进而保障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慧君.导管室护士在急诊介入术中的护理配合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2):133,135.

[2]高娟.导管室护士在急诊PCI手术中的护理配合及分析[J].系统医学,2020,5(22):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