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方法分析

周洁

普洱市思茅区林业和草原种苗工作站,云南普洱655000

摘要: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生态的平衡就是在保护地球。而在生态系统中,森林占据重要角色,森林自然资源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经济价值,因此,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化的保护,而采取森林经营分类的方式则可以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这种方法不仅能明确在经营分类中需要遵守的原则,而且还能对森林的培育起到关键重要,从而提高森林的价值。

关键词:森林;森林经营;森林培育;方法研究

引言

对森林经营实行分类管理,不仅能让森林资源具有多样性,还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价值。林业通过对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改革的方式,将传统的经营方法改革为分类经营的方式,以此确保森林种类的多样性,进而提高森林的价值。森林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化,专业化的工作,在培育过程中不仅要遵守森林的原则,而且还要建立适宜的森林体系,从而确保林业稳定性的发展。

1、森林经营分类

1.1社会性原则

社会性原则是指在森林经营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广大社会群众力量的支持和参与,得到广大群众支持的前提,宣传工作尤为关键,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大对森林培育和森林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以此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森林的保护意识,在宣传的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监督工作中,从而提高对森林保护工作的效率。不仅如此,对于个人或企业承包森林等,相关部门应给予财力和政策上的支持,并对个人或企业承包的森林管理方式和技术方面等给予支持,以此确保个人或企业对森林承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和林业的迅猛发展。

1.2和经济相适应原则

对森林实行经营分类,其目的则是在保护森林生态平衡的同时,促进森林对社会和经济等方面产生的价值,简言之,则是森林经营分类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因此,在森林经营分类中,需将森林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和森林的实际需求作为重点考虑因素,针对因素对症下药,从而让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和森林植物的多样化发展。除此之外,森林经营分类还需结合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分类。

1.3可持续发展原则

森林经营分类的最终目的则是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这是重要原则也是核心工作点,因此,相关人员在森林经营分类中,需要将此项原则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各方面去分析影响森林经营管理工作带来的困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化,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再结合健全的森林经营分类的管理制度等技术方案推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2、森林的培育方式

2.1商品林培育

2.1.1商品林的培育

商品林的培育的目的往往是实现利益最大化,但由于森林经营的特殊性,在经营过程中还会收到相关法律规定的束缚,因此,商品林在培育和经营过程中需要各相关部分给予相应政策和经济的支持。

2.1.2商品林树种的选择

树种的选择影响着森林经营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选择商品林树种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前期调研考察,例如: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其它自然因素进行考察,从而选择适宜种植的树种,除此之外,还应对当地的市场需求进行全方面的调查,以此确保种植树种的经济价值能得到保障,进而推动林业的发展。

2.1.3商品林的栽培管理

商品林的栽培管理水平对树种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其关键影响士气则是在树苗移植阶段,树苗从不同地区移植栽种,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而这一时期的的管理工作尤为关键,直接影响栽培的存活率,在此期间,还需要对移植的树苗进行翻耕,平整,消毒和浇水等一些列工作,为树苗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和充足的养分。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定期的对树苗的成长进行巡查和管理,避免外界因素干扰树苗的生长。

2.1.4商品林的抚育管理工作

对商品林的抚育管理工作,需要在前期制定好相关的抚育管理方案,后期根据制定的方案严格的实行,从而提升商品林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而确保商品林树苗的存活率。在抚育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商品林树种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树苗的不同特点做好透光和生长的抚育工作,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对已经坏死的枝条或树苗进行处理,避免坏死的树枝和树苗影响其它正常树苗的健康生长。

2.2公益林培育

森林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不被破坏和可持续发展,可以对公益林的培育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公益林的培育过程中,要考虑不可控因素,以此实现公益林培育的目的。在公益林的培育过程中,核心关键则是让森林发挥其该有的功能,培育的方式可以选择混交林等方式,在选择树种时,要将提高森林多样性作为重要目标,并坚持使用因地适宜的原则,以此确保树苗的存活率。

2.3合理规划蓄材方式

在森林体系中,存在众多不同种类的植物,而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周期也有所差异,所以工作人员在采集木材时,要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理的采集工具,并且在采集过程中要坚守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可过度的采集,导致森林体系的生态平衡受到失衡。同时,在采集过程中,要确保树木和土壤的接触,通过树木和地面的接触,从而提高天然更新的频率。

2.4合理的把控木材采伐的力度

在对木材进行采伐时,要对采伐工作进行合理的计划,并合理的把控采伐的力度,在制定采伐计划时,要结合森林植物的生长周期和实际生长情况制定适宜的采伐计划,给予幼苗和不成熟的数目更多的成长空间,确保其茁壮生长。同时,在森林规划过程中,需要对树木的种类,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等进行分类,根据树木的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育工作,以此确保树木的正常生长。除此之外,在采伐过程中,要合理的把控采伐力度,禁止过度采伐造成森林体系的失衡。

2.5合理的保护林木

在森林经营中,森林的保护工作尤为关键,尤其是当林区被采伐过后,往往会影响树木栽种的存活率,且当林区受到森林灾害后,更能影响植物的存活率,因此,对森林的保护成为重点关注焦点。而对森林的保护主要分为三点,第一则是重视人工培育树苗的种植,并对种植的林木做好病虫害和其它鼠类的虫害防治,且采取有效措施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第二则是重点打击私自采伐的现象,针对私自采伐的情况,相关部门可以成立巡查部门,制定严格的制度,并定期的对森林进行巡视检查,将制度落到实处,当巡查部门发现私自砍伐的情况发生,应给予严格的惩罚。同时,还可以定期宣传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让广大群众了解森林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森林保护的意识。第三则是及时的对幼苗进行抚育工作,树木被采伐后,需要及时的种植,简言之,则是重视森林后备资源的管理,当幼苗成林后,要确保其透光抚育充足,且要定期的对树苗生存区域做好清理工作,及时的将已经枯死的林木进行处理,避免病虫害或枯树枝影响其它树苗的正常生长,以此提高其它正常树苗的存活率,从而让树苗尽早成林。

2.6健全科学的培育机制

森林培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因此在森林培育工作中,需要具有合理的科学培育机制。机制的制定需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态环境等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机制,以此确保森林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森林管理的过程中,森林分类经营作为重要管理手段,不仅能丰富其森林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而且还推动了森林可持续发展。在森林管理中采用森林分类经营,也提高了森林培育的技术水平,在保证树苗存活率的情况下,让森林资源的价值提升了新高度。而科学合理的森林培育方法,则是在为森林的经济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森林培育过程中,需要对其树木的生长方式,生长规律等进行考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确保树苗的存活率,进而推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锦伟. 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的对策分析[J]. 农村科学实验,2021(33):99-101.

[2]艾红伟. 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方式[J]. 农村实用技术,2020(3):145.

[3]代新. 森林经营分类与森林培育研究[J]. 新农民,2021(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