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的当代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青州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的当代传承

桑方方, ,张蓝鸽, ,王广军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262500

摘要:传统古村落代表着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和审美创造,是数千年来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本文从体制机制建设、传承模式、文化内涵、传承人等方面对“青州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当代传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井塘古村 建筑技艺 当代传承

引言:“青州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就地取材,利用当地青石和极为原始的手工技巧打造出冬暖夏凉且牢固实用的石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活理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现代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使得人们忽略甚至丢弃了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及由此展现的当地民俗与风水文化。因此,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亟待研究。

本文对“青州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的现状和传承的情况进行调研,查阅相关文献综述、走访井塘村村民和青州非遗文化中心,分析“青州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当代传承的5个方向,为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注入活得源泉。

1)构建“四位一体”深度协同创新体制机制

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存在的机构不健全、重申报轻保护等问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功能可用性为前提,以安全易用为目标,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化、大众化、科技化、服务化“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步伐,由政府主导,非遗中心、行业企业、地方高校共建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平台,建立“技术共研、资源共建、人才共享、协同保护”机制,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技术、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式,使现代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2)建立以高校为载体的数字化传承模式

高校对非遗的传承主要通过“活态”实现,以某学院建筑工程系为例,利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古建筑技术实训环节,带领学生深入井塘古村,了解石砌房砌造石块错落有致,相互交错,缝隙处贴补铁片、石片,严丝合缝等建造特点,并通过无人机探测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相关数据,借助BIMARVR等技术手段,整理形成井塘古村建筑技术“数字化图集”,形象直观地复原和再现井塘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该图集作为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平台的共享资源,为国家古建筑的复原与修缮提供相关历史资料,为当代建筑中的古元素的运用提供思路。另外通过多维共建师资,提升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数字化传承专业化;融入建筑专业教学,实现井塘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数字化传承课程化。

3)挖掘石砌房建筑技艺传承的文化内涵

“青州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中运用了大量的绘画雕刻技巧,其门枕、挑翅、山墙通气孔等多处采用线条流畅、纹理精美的菊花、梅花鹿、铜钱等吉祥图案,增加了石砌房屋的美感和艺术效果,形成了井塘古村独有的文化体系,凝结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智慧和艺术成就。充分挖掘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所蕴含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宜居思想,石砌房技艺所传承的工匠精神和反映的历史的伦理文化、宗教信仰和风水文化等。将提炼出的文化内涵以创新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文旅盛行的大环境下,作为旅游的文化切入点,弘扬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文化内涵,是保护传统建筑技艺与传统民居文化,服务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将井塘古村设立为中小学生的研学基地,或将“青州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当地中小学的校本教材,将石砌房建筑技艺与当地中小学课程相结合,将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的思想植根与他们心中,大力传播优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继承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

4)培养“人间国宝”的技艺传承人

“青州井塘古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的传承为师徒传承,据传承谱系记载,孙全吉(井塘村人,生于1943年)是该项建筑技艺有史记载的最后的嫡系传承人。 师徒传承具有一定局限性,传承模式单一,同时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大力冲击对我国传统的建筑体系造成的了严重影响,导致传统建筑技艺逐渐退出了建筑舞台。 传统建筑技艺社会认可度不高,因此很多传统匠人纷纷转行,且无人愿意对其技艺进行传承,导致技艺无人可传。

因此,当地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组织申报和评定相应级别的代表性传承人。并颁发认定等级证书,同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增加传承人的荣誉感、改善其境遇,并促进授徒传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技艺传承环境。因地制宜地结合师徒传承、学校教育、网络培训等手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人才库,并形成切实可行的人才激励机制。也可以开办培训班邀请传统匠人作为讲师,进行集中授课;还可以和当地博物馆、非遗文化中心及古建筑单位进行合作,能够将修复工程作为实践基地确保学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大力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匠人",从而实现建筑技艺的传承。

5)创新石砌房建筑技艺应用的传承

一是在现代建筑创作和建造过程中创造性地应用传统建筑元素,可借鉴建筑技艺“数字化图集”,使现代建筑从内涵上体现古建筑特色,使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为广大群众所了解和认同。

二是对传统石砌民居建造技艺的材料、工序做进一步理解,在传统建筑技艺的基础上对现代的建造技术进行创新。不仅仅是对传统建造技艺的套用,而是站在更高的位置来理解对这门传统建筑技艺的继承与创造。

本文从当代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解决井塘村石砌房建筑技艺的传承问题。通过创建数字化传承协同创新平台,共享井塘古村建筑技术“数字化图集”,为当代建筑中的古元素的运用提供借鉴思路。以高校为载体的数字化传承模式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模板样式,深化文化内涵,增强地域文化竞争力,进一步促进青州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石砌房技艺的数字化传承和传承“匠人”的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井塘村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的传承具有实践指导作用,为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提供实施思路和方法。

结束语:井塘古村的石砌民居适应当地环境,与当地雕刻绘画、民俗和风水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山区民居。井塘古村的石砌民居建筑技艺,是一种看似简单实则科学复杂的技艺,它体现了生态性、适宜性、低碳性、绿色性,与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致。然而,这种传统的技艺传承方式,使石砌民居的技艺传承面临挑战,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挑战,期待更多的学者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

参考文献

[1] 青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青州市志[M.天津: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36-95.

[2] 孟庆刚,井塘古村印象[J].春秋,2011(1):45-46.

梁乔. 历史街区保护的双系统模式的建构[J]. 建筑学报, 2005(12): 36-38.

[3]董伟丽.山东山区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D]山东建筑大学,2013.

[4]唐守朕.鲁中山区传统“罗汉塔”民居建造技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尹航,赵鸣.鲁中山地村落石砌民居形态与结构特征研究J.古建园林技术,2019(04):45-50.

[6]桑永亮.齐鲁地区村落住宅的功能及形式布局研究[D].湖北:武汉,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