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素养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价值及教育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心理健康素养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价值及教育方法

董继英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黑龙江 牡丹江157009

摘要: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应对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心理健康素养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乐观精神和抗压能力,促进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人格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养;小学生心理发展;价值;教育方法

引言

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具备的良好的心理健康态度和应对能力。它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1、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概述

1.1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况,以及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1.2心理健康技能

小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技能,如自我调节、情绪管理、解决问题等,以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乐观心态。

1.3心理健康态度

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态度包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等,能够在遇到压力和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

1.4应对能力

小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心态和行为,如通过放松训练、自我安慰、倾诉等方式缓解压力。

1.5心理抗压能力

小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并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保持乐观心态。

2、心理健康素养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价值

心理健康素养对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心理健康素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它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自信。通过关注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这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如情绪波动、焦虑等。同时,心理健康素养还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自我控制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能力[1]

其次,心理健康素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乐观精神和抗压能力。心理健康素养能够帮助小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乐观精神和抗压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最后,心理健康素养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素养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通过心理健康素养的教育,小学生可以更好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克服困难。同时,他们也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小事而过度激动或紧张。通过这些方式,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3.1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健康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性格,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并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健康课程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授课,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还可以让他们在互动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小学心理健康《感恩的心》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感恩的心相关视频以及歌曲,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对进行感恩实践活动有利。在教室里,可以在教室里,做一份感谢父母的手抄报,将它们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的父母。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地激发出来,还可以让他们懂得感激,从而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3.2根据教学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这种方法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把知识点讲清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次,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法。游戏法是通过游戏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活动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总之,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去选择教学方法,以此促进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高效性。

例如,在进行小学心理健康《做家务的小能手》教学时,通过实践操作教学,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艰辛,培养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比如:可以举办一个收拾书包的竞赛,看看哪个人收拾得更快、更有条理。这种实践活动与课程的教学内容相一致,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了解新的知识[2]

3.3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联系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增强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家长应该在学校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积极参与,与学校共同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此外,家长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随时提供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加强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社会也应该在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可以组织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公益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4构建全方位教育模式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来说,家校联合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同时,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和父母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受到尊敬的同时,也要懂得尊敬他人,为他们的健全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抛弃传统教学的单一、古板,将游戏元素与教学相融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并运用专业的心理技能,为学生提供帮助。父母要主动与学校合作,对自己子女的精神状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与学校进行交流,运用一种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最终使学生的身心实现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因为,学校和父母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改革带来的好处,他们想要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所以一直在加大他们的学习力度,这就导致了他们的精神压力变得非常沉重。因此,许多学生会出现排斥上学、逃学、厌学等情况。但是,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他们以为是他们的孩子顽皮,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他们出现了心理问题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当前的时代里,我们应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要强化家长和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蕾.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析[J]. 财富时代,2021(07):110-111.

[2]徐梦影,陈兴中,向晏平.未来教育的本质、目的、任务与发展趋势[J].教育科学论坛,2020(3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