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思考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思考探究

吕行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发展,在博物馆的教育领域中,开始出现了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为有效提高博物馆的教育质量,使其充分符合时代的发展,务必要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手段,开展有效的博物馆教育工作。基于此,首先,阐述了“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互联网+博物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博物馆教育;博物馆

前言

博物馆往往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精髓。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博物馆已不仅仅是文物的储存之处,同时也是人们享受文化生活、感受文化底蕴的必选之地。为了能够让文化真正意义地根植于人们的内心,使文物在博物馆中“活起来”,务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模式,使传统的文化可以有效的继承并发扬光大,切实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素养。尤其是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渠道的开展和应用,使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了博物馆的教育当中,这也对“互联网+博物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次就“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有效应用进行探究,以期通过网络的优势和力量,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教育的质量,使其得到更加高效的提升。

1 “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重要作用

1.1 激发受众的学习欲望

深化博物馆的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其需要指引人们通过不断地自我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终身学习的目标。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其融入到博物馆的教育工作中来,能够为教育信息的资源提供长久的技术支持。人们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下,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段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有效激发了人们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欲望。此外,在互联网背景下,为博物馆教育展现出了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加深了人们对于博物馆相关信息的深刻认知,进而吸引受众人群进行学习和观摩,进而使受众的人群范围不断得以扩大,切实提升了博物馆教育的成效。

1.2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创新应用[1]。不仅实现了资源配置的进一步改进,同时也符合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通过“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形式,转变了信息共享的传统观念,有效结合了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技术,在不断开发系统软件的基础上,有效实现了博物馆信息资源的共享。站在受众的角度来讲,这种资源的共享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观展的成本,提高多元化的观展形式,进而吸引更多人群加入到博物馆教育的队伍之中。

1.3 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形式,使得博物馆的教育指导更具人性化[2]。可以有效开展个性化、特色化的教育服务。例如,在博物馆的官网上,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公共平台,实现各种智能化的数据链接,为其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指导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此外,通过这种信息技术的分析,能够把受众人群划分为不同等级,利于博物馆进行精准的推送服务、跟踪服务和宣传服务等。以此实现针对不同人群的极具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增加受众的服务感官和体验。

1.4 拓宽教育领域的范围

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博物馆教育工作,可以有效打破传统博物馆管理中的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为受众提供便利、快捷的教育服务,从而拓宽了教育领域的范围。受众人群可以在各个时间、各个地点进行资源的共享,教育的领域从传统的一个展厅逐渐发展到国内外的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博物馆教育的多学科交叉传播。此外,通过“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形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集合各方力量,进一步优化博物馆教育的实践。

2 “互联网+博物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认知程度较低

在“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形式中,大部分博物馆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不了解互联网背景下的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将其列为工作的重点,导致认知程度普工偏低,阻碍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充分应用。

2.2 教育效果不佳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众能够接受到更具个性化的网络教育[3]。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讲,部分博物馆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很好地分析受众的需求,导致博物馆教育没有针对性,给后期开展的其他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造成教育的效果不佳。

2.3 网络平台单一

在博物馆教育中,可以应用的互联网社交平台有QQ、微信、微博、小红书、快手、抖音等。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公共的网络平台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也为博物馆提供了良好的宣传和推广机会。然而,目前的部分博物馆中,只应用了微信公众号这一种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平台的单一化导致博物馆教育工作受到了一定的约束,无法形成广泛的受众群体。

3 提高“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有效措施

3.1 正确认知博物馆教育理念

传统的博物馆教育方式中,需要做好时间和地点的具体规划,并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要求[4]。而通过“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形式,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认知理念,正确看待博物馆的网络教育工作,同时也有效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对于时间和地点的束缚。首先,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博物馆教育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受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加强博物馆和受众的互通。加上博物馆定期进行体验式的教育指导,使宣传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相关从业者依据博物馆的公共性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实现资源的社会化共享。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比如,从业人员在博物馆内,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博物馆教育的有效结合,设置出可供推广的网络教育板块。结合正确的博物馆教育理念,进一步实现模块的创新和应用,从而促进博物馆教育活动的有序进行。

3.2 探究新型的受众机制

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博物馆教育的相关活动,务必要结合受众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对受众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出切实可行的全新的受众机制。第一,博物馆要按照不同区域的受众进行划分,结合教育背景、工作类型、年龄结构等,进行受众的不同等级的分组机制。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模式,使这些受众群体都能够得到资源成果的共享。例如,首都博物馆内部开展的“读城”系列教育活动中,其主要的教育对象为青少年人群。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的特征,适当对讲解的方式、内容的要素、知识的深度等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符合青少年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获得较好的教育成效。第二,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类新型的信息技术不断出现[5]。因此,博物馆在互联网背景下,以区分受众为前提,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开展交互式的体验教育,以全面实现信息的收集和应用。之后,结合平台推送的受众人群,利用信息技术加以分析,以全面了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知识内容的需求。第三,在掌握相关受众的需求以后,博物馆应积极从教育领域为切入点,对信息技术分析的结果加以解读和归纳。可以借鉴先进教育观念,在夯实基础认知的前提下,改进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从而实现创新的博物馆教育工作。例如,针对老年的受众人群,博物馆制定怀旧主题的教育形式。结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生活经历等,在博物馆教育中融入“怀旧”情感元素,满足这部分人群的内在需求,提高受众的体验感。

3.3 增加网络平台的建设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类网络平台异军突起,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6]。因此,在博物教育的活动过程当中,也应积极融入互联网思维,加大网络媒体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尤其是抖音、微博、小红书等这些受众较广的公共平台。例如,在2018年五月份左右,我国的国家博物馆联手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等七大一级博物馆,集体入驻了抖音平台。在这七大博物馆当中存放了七件“镇馆之宝”,将这些文物分别以创意的短视频形式,在抖音平台进行发布和展示。这种创意的短视频虽然仅有几十秒的时间,却充分汇集了当下最为流行的时尚元素和具有特色的段子。这种传统文物所展现出来的古韵文化,和当下的新潮元素相结合,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感,同时也收获了大批的“粉丝”和关注人群。这些短视频在发布的十几分钟之内,便获得了超过1亿人次的浏览量,且高达9万的评论人数。因此,在博物馆教育的网络化背景下,也应充分结合流行的网络平台,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在各个媒体平台上打造精品的内容,提高内容的原创性和优质性,以此来获得更大的流量和关注度。

3.4 做好问卷调研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博物馆教育”工作,需要博物馆从业人员设计相应的网络调查问卷,以根据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行教育活动指导。例如,针对学生进行调查时,可以从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入手,以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加深对博物馆的认知度。针对成年人群,在设计问卷的过程中,调研的问题可以大众化,但是需要注意确保问卷发送和下载的便捷性,务必做好不同人群的调研工作,为顺利进行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博物馆教育的互动,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不仅激发了受众的学习欲望,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通过极具个性化的教育指导,拓宽了教育领域的范围。通过正确认知博物馆教育理念、探究新型的受众机制、探究新型的受众机制、做好问卷调研工作等有效途径,实现创新的博物馆教育内容的推进,进而有效促进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稳定持续发展,实现博物馆教育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晓羚.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博物馆教育”的探索研究——以“数字故宫”为例[J].今传媒,2022,30(02):20-23.

[2]季瑾.“互联网+”学习情境下博物馆协同终身教育的路径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20,33(28):20-21.

[3]余楠楠.“互联网+博物馆文物教育”初探——以女红传习为例[J].博物院,2020,12(02):108-113.

[4]周凌.基于终身教育视野下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相关探索[J].大众文艺,2020,18(15):228-229.

[5]张晓瑜,刘效廷.浅谈“互联网+”与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新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20,15(01):214-215.

[6]丁福利.试析理念创新对博物馆教育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为例[J].中国博物馆,2020,12(04):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