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语言理解理论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具身语言理解理论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郭,嵘

(蚌埠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要:传统认知观无法解释语言意义的本源和理据,具身认知观为语言理解提供了新的取向。具身认知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互动,重视身体经验在认知中的作用。基于对身体经验的依赖程度,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语言理解理论产生了激进的具身语言理解理论和多元化的具身语言理解理论。具身语言理解理论是当前认知科学研究前沿,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检视和梳理了具身语言理解的主要理论观点,探讨了具身语言理解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具身认知;大学英语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传统认知观认为,心智与身体是分离的,认知过程的基础是符号,语言理解是在抽象的非模态符号的基础上进行的,非模态符号与其指称对象是任意联系的,心智只是一个抽象的信息处理器。 (Pylyshyn, 1984) 然而,传统认知观无法解释符号如何获得意义以及符号的意义如何被理解等问题。(Taddeo & Floridi, 2005)

具身认知观对传统认知理论及其语言理解观进行了挑战。具身认知观认为,认知是具身的,身体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认知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及其活动方式而形成的(叶浩生,2010)。具身语言理解要以在环境中的身体为基础,具身认知观以心智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审视语言理解,认知依赖于身体,身体的知觉运动经验和心理模拟是语言理解的重要载体。

一、具身认知视野下的语言理解理论

具身认知理论被称为第二代认知科学,它强调心智的体验性,主体通过身体经验对客体进行概念表征,主体的范畴化、推理、判断和思维等认知能力也是依赖于知觉运动系统和通道特异模拟的。在语言理解方面,众多研究者都在具身认知观的视角下提出了具身语言理解的相关理论。

(一)激进的具身语言理解理论

激进的具身认知观认为,心智表征的计算观是错误的,心智和认知以环境中的具身结构、具身活动和具身图式为基础(李恒威、盛晓明,2006:184-190),人类的认知完全建立在知觉运动系统的基础上。激进的具身认知观主要包括,Barsalou 的知觉符号理论(1999),Glenberg & Robertson的索引假说(1999),Zwaan的浸入经历者框架理论(2003)和Glenberg & Gallese(2012)的以动作为基础的理论。

Barsalou的知觉符号理论(1999)认为,经验的知觉运动模拟对概念表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某一范畴的概念化包含了对该范畴感知经验和动作行为的模拟,对语言理解进行的认知加工利用对知觉、运动和情感系统的再激活来形成有意义的心理表征。(Glenberg & Robertson, 1999)。

概而言之,语言理解不能成为重新描写的产品或对非模态符号的翻译。Barsalou (1999)的知觉符号理论与Glenberg & Robertson (1999)索引假说就有共同之处,认为语言理解通过知觉模拟运作。Zwaan(2003)的浸入体验框架理论与索引假说有众多共同之处,都以渐进的方式看待语言理解。尽管Glenberg & Gallese(2012)基于动作的语言模式提供了一个原始的、吸引人的视角,但其基本观点实际上与其他理论有共同论断,那就是知识是相关动作情境中的模拟。

(二)多元化的具身语言理解理论

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激进的具身认知观仅仅为抽象概念的问题提供了部分解释,语言加工起因于知觉运动模拟和词语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这些批评,Barsalou, Santos, Simmons, & Wilson (2008),Louwerse (2011),和Dove (2011)等提出了了多元化的具身认知理论,即知觉运动和符号关系都能够促进语言加工。

Barsalou et al. (2008)的语言与情境化的模拟理论认为,语言加工涉及多种系统,在语言和模拟的加工进程中都涉及着符号系统,模拟系统,统计表征,等等。在他们的研究中,提出的语言加工观点假定,与语言系统相比,模拟系统代表更深层的概念加工。符号相互依存系统也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语言理解是符号性的和具身化的。这种综合化的观点认为,语言发展为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交际性的捷径(Louwerse, 2011)。

多元化的具身认知观提出,语言理解既是使用符号的又是具身化的,语言系统在不需要深层信息加工的的任务中(浅层理解)占优势地位,模拟系统在语言系统不能单独获取意义的任务中(深层理解)占优势地位。

二、具身语言理解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英语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公共基础通识课程。具身语言理解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认知理据,对外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基于具身语言理解的新取向,尤其在混合式教学推行的大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具身性和体验性,建构主客互动的具身教学环境,开展具身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设计。

(一)强化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身性和体验性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语言理解理论提倡语言认知中身体的回归,语言理解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认知活动。具身认知认为,语言认知通过身体与环境互动进行,语言认知依赖人与外部世界互动产生的具身经验,这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以往的语法教学方式表现出了抽象性、静态性、离身性、客观性特点,缺少具身体验和感性理解,导致语言理解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低下。根据具身语言理解理论,语言理解过程与认知主体的动作模拟具有密切联系,动作模拟受到认知主体具身化的情景想象和情感体验影响。因此,在语法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词汇和句法的具身认知能力,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语法知识和规则的具身性和体验性。

(二)建构多元化的具身教学环境

具身语言理解强调认知主体与环境在语言理解中的交互性,重视认知、身体与环境之间的耦合。“任何教学离不开学习环境,外语教学也不例外。环境制约外语教学的存在、发展和质量”。(张正东等,1998)

在外语教学中,需要构建多元化的具身教学环境,在具身化的语言环境和虚拟环境中进行外语教学。具身化的语言环境包括外语课堂语言学习环境和外语辅助语言环境。具身化的虚拟环境指的是外语教学中的个性化语言学习环境和语言实践活动。在外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信息化的具身虚拟环境,让学习者亲身体验外语学习的便捷和乐趣。

(三)开展具身化的外语教学课堂设计

具身语言理解理论强调语言理解过程中认知、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为外语教学课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指导思想。外语教学课堂设计应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在课堂设计中融入具身元素,形成高效的具身教学流程,从而达到有效的外语教学目标。

也就是说,外语教学的课堂设计应该回归到现实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感知,学习者可以加深并生成具身体验,为语言知识的构建提供直接的身体经验。在具身经验生成后,通过学习者之间相互协作,可以共享身体经验。在出现认知冲突的时候,需要教师纠正学习者的错误体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认知,修正并强化学习者习得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