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中学习支架的搭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项目化学习中学习支架的搭建

黄佳

浙江省乐清市建设路小学 325600

摘要:项目化学习进程中,为保证实效性,离不开学习支架的支持,如何避免项目化学习流于形式,支架的选择和搭建时机至关重要。本文将从项目化实施过程中,合适地搭建学习支架展开讨论,包括问题的设置,任务的完成,策略的学习,资料的整理,伴随整个项目进程,如何及时有效的为学生提供帮助,从而促成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

关键词:学习支架、项目化学习

一、学习支架的概念和内涵

“学习支架”源自于心理学家N.C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现在我国课程改革特别提倡的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支架是教师设计的、能够帮助学生有意义地解决问题或有效完成任务的各类支持,能够为学生展示真实的情境,激发兴趣,明确任务,提供资源,提供概念解释、认知策略等知识,以及调查、分析、提炼等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

二、学习支架的类型

分类标准不同,学习支架的类型名称也是各不相同。比如学者张瑾基于功能视角,将支架分为情境型、策略型、资源型、交流型和评价型支架;

夏雪梅博士基于支架的功能与形式视角将学习支架分为概念支架、元认知支架、学科实践支架、学习实践支架和资源支架,分别对应核心知识,认识策略,学科能力等不同的学习类型。

根据项目式学习的流程,基于不同阶段的支架功能,将学习支架分为情境型、任务型、策略型、资源型、交流型、评价型六种。本文讨论就以这六种类型为主。

三、学习支架的设计

(一)基于单元核心设置问题情境——情境型支架

设计这一支架的关键就是创设一个来源于真实生活或者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情境,一个要解决的驱动性问题。而这一主问题的设计将直接影响项目化学习的真实有效性。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热爱祖国壮美的山河”,核心语文要素指向“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进行阅读和写作”。“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进行阅读和写作”,是一种真实的可迁移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具有知行合一的学科实践意义,这样“三合一”的“真实能力”很适合成为项目化学习的目标。而在这个单元中,这一能力是和一组有意义的且主题一致的文章结合在一起的,这样就比较适合做项目化学习。我们可以这样安排:“点赞,富饶的西沙群岛”,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提取信息;接着,引导学生感受风景和物产的特点以及作者是怎么写的。最后迁移仿写,通过代言将积累的新鲜词语、句式通过朗读、解说等形式展示出来。

由此,根据单元的主题任务,我们的问题就可以设置为“怎样为西沙群岛等美丽山河代言”。这样的支架搭建,实现基于教材单元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包含很多的知识技能,使项目化学习被转化为真实的学科实践,在真实情境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一)紧扣言语实践展开学习任务——任务型支架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们以“话说美丽山河”为总的学习大任务,重组、整合了单元内的相关内容,在结构化的任务中引导学生深度建构。将内容统整在“‘美丽山河’古诗诵读会”“我为美丽山河代言”“轻轻告诉你,这儿最美”这三项任务中,学生在读读、想想、说说、写写中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家乡的可爱,学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并能在“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每一个子任务包含几个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比如第三个任务是“轻轻告诉你,这儿最美”,活动一“写写身边的美景”,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美景,并通过拍照和手绘等形式观察记录,同时,通过观察记录单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为他们“乐于习作”做好准备。活动二“美景笔会”设置专门的集体交流时间,再次引导学生互评互改,培养学生自主批改、互评互改的习惯。     

(二)保证实效的资源整合指导——资源型支架

在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可能会因为资源缺乏,无法有效地开展活动。因此,为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我们要及时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学习资源,可以是包括相关的网址、参考书目以及其他多种媒体资源。另外,为了减少学生查找资源的盲目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方法指导。

比如在六下“难忘的小学生活”,除了教材中提供的“填写时间轴”“分享难忘往事”“制作成长纪念册”,我们可以用学习单的形式将资料进行分类,为制作成长纪念册前搜集、筛选有代表性的资料提供了思路。针对性学生在进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的提供帮助,使活动的开展更有实效,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三)提供方法引领的思维导图——策略型支架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针对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要寻求解决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提供方法指导,还要根据学习进程选择对应方式方法予以帮助指导,最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如,《宝葫芦的秘密》的素养能力指向读故事感受作品形象,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学生实践中困难就在于如何在已知情节基础上根据内容合理想象,创编新的故事,需要掌握独立构篇知识,这是我们可适时切入学习支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还原叙事结构,借书情节图展开想象。此时,学习支架的搭建及时化解认知难点,优化思维结构,有助于完整地创编故事。

(四)富有创意的交流话题——交流型支架

在整个项目化学习阶段,交流分享是少不了的。为保证交流的质量,适时提供交流的主题和机会,指导学生交流的方法、技巧等,使学生知道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学习,为方案的解决打下基础。

在教学课文《军神》一文,结合单元项目化主题,将课文拍成一部革命题材微电影,一起来来做一回“最佳大导演”。如果拍电影《军神》,你会选取哪些文字描写作为特写镜头呢?

在这一学习环节依托“电影分镜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梳理课文内容,再进行特写镜头的筛选,让全组成员参与讨论,积极完成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围绕目标有效地进行交流。然后评选“王牌小编剧”,给图片配画外音,书写人物内心独白,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想法。

(五)催生发展的进阶式评价——评价型支架

评价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保障,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依托学习的核心目标,着眼整理,围绕学习内容从不同的维度分层设计,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服务学习,促进学习,实现学习效果的增值。

在推进的大单元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为了检验学生是否将课文中所获取的新鲜的言语经验运用在新的、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表现出稳定、出色的语言能力和言语品质,实现语文素养的进阶。在“我为山河代言”任务中,提出以下子任务与评价标准——

(1)选一选:按照省份或城市制作转盘,转盘指针指向哪个省份或城市,就为此省份或城市代言。

(2)找一找:搜集资料,为自己代言。

(3)读一读:诵读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录音分享。

(4)写一写:人人都说_____好风光。

这就需要学生搜集筛选更多的同类文章,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创编属于自己的代言文章。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倾听与课外阅读习惯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对学生在阅读与习作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评价的形式除教师评价外,还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全班展评等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实时监控和反思自身的学习状态,并及时进行纠正,承担起项目学习的责任。

结语:总之,我们搭建学习支架,为的是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学习实践需要。而适合的学习支架,能帮助孩子整合各学科知识,从而解决真实问题,获得学习成就感,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搭建从“接受知识”到“实践思维”的脚手架,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真正实现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