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瞿海燕

内江市东兴区郭北中心卫生院 四川 内江641109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2022年1月-12月预防接种的236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n=120)和精细护理组(n=116),分析两种护理方式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儿童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常规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精细护理组(P<0.05);精细护理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儿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儿童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预防接种;护理方式;不良反应

儿童预防接种是结合儿童中一些常见传染疾病,通过某种方式将人工培育的疫苗试剂或者免疫血清制剂接种至人体内,使机体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免疫,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防治和预防传染疾病的目的[1-2]。儿童预防接种作为我国计划免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的是新生儿到六、七岁的儿童。在完成疫苗接种后,由于儿童体质的差异,可能会出现不定的不良反应,再加上大部分儿童家属对于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不够高,往往导致预防接种工作的不顺利[3]。为了提高家属对儿童接种的满意度,还需要更加注重对接种过程中的护理干预,确保将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率降至最低。因此,我院选择2022年1月-12月预防接种的236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规护理干预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的预防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12月预防接种的236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种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其中2022年1月-6月为常规护理组,实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共纳入儿童120例,男童69例,女童51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年龄(3.37±1.21)岁;2022年7月-12月为精细护理组,实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共纳入儿童116例,男童67例,女童49例,年龄3个月~6岁,平均年龄(3.40±1.2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临床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足月出生且健康状况良好的儿童;(2)近一个星期没有出现感冒、发烧、流鼻涕、拉肚子的儿童;(3)无疫苗接种禁忌证,无免疫系统疾病,无过敏史;(4)儿童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字确认。

排除标准:(1)有特殊疾病或者身体状况不佳的儿童;(2)家属存在沟通障碍、文盲、不愿配合者。

1.3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接种前告知儿童家属接种疫苗的名称,并确认近期是否出现感冒、发烧、流鼻涕、拉肚子等症状,以及告知接种完成后需要留观室30min后方可离开。

精细护理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1)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宣教:疫苗接种前,护理人员主动告知疫苗接种的名称、禁忌、以及注射完成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解决措施,并且在注射前让儿童家属签字确认。同时重点介绍本次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2)儿童档案建立:首次疫苗接种时,根据儿童的一般资料建立个人档案,并且将每次预防接种进行存档,对预防接种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档案更新,确保在每次预防接种前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档案对儿童有基础的了解;(3)提供人性化的接种环境:护理人员需要确保预防接种环境的温度湿度都处在舒适范围,并且定期消毒、通风。在预防接种房间,播放儿童喜欢的视频或者音乐,桌面上放置玩具,以转移儿童的注意力,舒缓儿童的焦虑、紧张、害怕情绪;(4)加强接种前的护理工作:在儿童接种前,和儿童家属询问身体状况,确保近一个星期没有出现感冒、发烧、流鼻涕、拉肚子、服用药物的现象,并要求儿童家属签字同意。同时,保持温和的态度与预防接种儿童沟通,建立信任,使儿童保持放松的状态,愿意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接种工作;(5)加强接种后的护理工作:接种完成后,护理人员叮嘱儿童及家属在接种室注意观察30min,若没有不适感受,方可离开。留观期间,护理人员可对儿童接种部位进行观察,并同时观察儿童的身体状况,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1.4护理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儿童出现接种疫苗不良反应的情况,包括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以及全身红疹的现象;(2)自制满意度问卷,让患儿家属对接种期间的护理干预进行满意度评分,非常满意为4分,满意为3分,一般为2分,不满意为1分,统计两组儿童家属的平均满意度评分并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常规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3%,精细护理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6%,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组别

发热

恶心

呕吐

腹泻

全身红疹

不良反应发生率

常规护理组(n=120)

2(1.67)

3(2.50)

1(0.83)

1(0.83)

0(0.00)

7(5.83)

精细护理组(n=116)

0(0.00)

1(0.86)

0(0.00)

0(0.00)

0(0.00)

1(0.86)

t

4.451

P

P<0.05

2.2两组儿童家属的平均满意度评分比较

精细护理组的满意度评分(4.93±0.27)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4.42±0.32)分,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家属的平均满意度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满意度评分

常规护理组(n=120)

4.42±0.32

精细护理组(n=116)

4.93±0.27

t

13.219

P

P<0.05

3讨论

我国一直对新生儿至六、七岁的儿童实施预防接种政策,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障儿童的健康安全,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但是进行预防接种的同时还要注意其安全性,减少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出现给接种儿童造成健康威胁。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病菌的种类较多,儿童家属对预防接种知识了解的不全面,缺乏对接种知识的认识,影响儿童接种效果,间接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精细化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更加注重对儿童家属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家属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水平,了解不良反应,而且可以促进社区社区预防接种管理。

本次研究通过对预防接种儿童进行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常规化护理干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5.83%降低到0.86%(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对儿童家属进行满意度的调查,精细化护理干预也得到了儿童家属较高的满意度评分(P<0.05)。综上所述,儿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儿童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杜秋.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管理效果评价[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1):135-136.

[2]金鸿炜.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9):79-81.

[3]闻园华.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9):158-159.

[4]姜丽香.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3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