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陪诊师:“诊”的是病“陪”的是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职业陪诊师:“诊”的是病“陪”的是心

刘昀,叶家瑄,江金盈,赖欣

珠海科技学院   广东省珠海市519041

摘要:为患者排队挂号、代取药品取报告、陪伴看病……近年来,陪诊师作为一种新型职业在社交平台上火了起来。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在这个背景下,“陪诊”服务引发网友广泛讨论。

关键词:职业陪诊师;行业;医院

陪诊师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职业,早在10几年前,不少医院为了改善病患的就医体验,曾在医院内设立过类似“陪诊员”的岗位。但因为“医托”“黄牛”的存在,让陪诊员的工作开展难度变大,且医护体系内并未把这一岗位系统化,导致陪诊师的职业发展十分缓慢。陪诊师主要服务对象大部分是老年人,也包括省内周边地区来的患者,其中有不少人都对医院非常不熟悉。

一、职业陪诊师概况

(一)职业陪诊师背景介绍

职业陪诊师是指在医学、药学和社会中,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对医生和病人具有高度责任心以及爱心。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他们在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疾病。这些病患者往往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并且患病程度较大;而由于医疗水平不高且缺乏相应医疗技术等原因导致其无法及时就医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同时职业陪诊师也是对医学技术和经验要求较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进行诊疗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情况以及相关病例等都要掌握好职业陪诊员是在医学和药学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并为医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由于我国目前医疗水平、社会地位等原因导致人们对于职业陪诊师这一概念并不了解。他们以兼职的形式参与到陪诊当中,而目前我国的陪诊市场还是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很多人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并不会接触到陪诊这个职业。但随着人们对于陪诊需求的逐渐增加,这一行业将会出现一个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职业陪诊师在我国属于新兴职业,大多数人对于这一职业并不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接触到陪诊这一行业,也有很多人在了解了陪诊之后发现这项工作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还有一部分人觉得陪诊只不过是在医院等公共场所让别人陪着自己看病,这样就可以解决自己看病难的问题,因此他们认为陪诊并不会成为职业。

(二)职业陪诊师的组织结构

职业陪诊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在我国现在所存在的是一种等级制,而不是一种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没有明确规定职业陪诊员与医疗机构之间应该相互独立;其次它不属于医院和政府等其他部门管辖内;最后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社会化管理体制导致了很多人都可以去自己所在单位担任相应职务或者是退休后再就业,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人员不能及时补充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不足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职业陪诊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也有自己特有的特点。首先它不是医院和政府其他部门管辖内,他在医疗机构工作时需要去参加一些医学方面或者是相关学科领域。其次因为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还有就是职业陪诊所必须要有一定数量基础上才能进行正常开展活动及日常管理等任务等等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职业陪诊师的工作量很大。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人们对“医生”这个行业的认识和信任度以及在参与其中所获得利益最大化这一点所以职业陪诊师的组织结构也要随着社会发展而进行调整。

二、对我国职业陪诊员的启示

(一)健全陪诊员管理制度

职业陪诊员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且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因此应该健全陪审制度。首先要提高现有人民群众对我国医疗体制现状认识。在医疗体制改革之前应先让广大医务人员全面接受教育、了解医学知识和技能以及具备基本操作规范;其次是加强医院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沟通协作配合力度及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工作,使其能够顺利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最后要健全陪审员管理体制机制建设首先要完善陪审员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人民群众在职业上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相应责任,并通过法律法规约束他们行为。其次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陪审员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与评估以确保其公正、公平对待医患关系等问题发挥作用;再次就是落实考核奖罚政策的执行力度也应加大监管部门对于职业陪诊师管理制度实施效果及效率进行跟踪评价并定期对职业陪诊机构进行考核,以此来提高其管理水平。

(二)建立职业陪诊员的临床机制

职业陪诊员的工作是对患者进行诊断并治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存在主观判断和评价。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完善合理、科学规范的医疗体系。制定相应法规。职业医院要加强法律责任感建设;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处理违反医嘱规定行为等问题;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公正程度:通过调查研究确定案件事实真相后再进行审理以解决争议焦点问题;对不构成犯罪或严重社会危害但未采取措施纠正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严重后果者,可以考虑采取其他措施。建立相应机制。职业医院在选拔人才时应当遵循“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同时还应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办法:定期进行培训并实行竞争上岗制等制度保证职业陪诊人员工作效率提高和质量提升;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使人民群众看得清病也能安心就医,让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对社会有用人才队伍中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职业医院要加强对现有的有关医患关系、医疗服务等方面的立法,通过完善《人民陪诊员管理条例》,规范职业医师在执业过程中行为;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责任以及承担相应义务和违反职责应负怎样处理才能有效解决纠纷问题等等。

(三)充分发挥陪诊员在“诊”作用

陪诊员在“诊”医患沟通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其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业务能力培训、思想觉悟教育、法律意识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工作是解决职业陪就医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关键因素之一;其次应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及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并完善相关管理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普及“医患沟通”知识增强职业陪诊人员的沟通能力,提高其自身素质,使他们在“医患”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最后要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维护和促进职业人民医院工作。综上所述,职业陪诊员作为“医患”沟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具有沟通效率高、服务态度好、患者满意度高的特点,且职业陪诊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但目前我国职业陪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职业陪诊员应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培训,并在工作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提高其沟通效率及服务质量。

结语:

职业陪诊”是一种特殊的医疗服务,它与普通医院不同的是,其主要面向的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并且接受治疗的病人。而我国目前实行医患分离制度、大医院对基层卫生院进行大开“门诊”等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化人才对于基层工作及提高自身能力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可以缓解医生超负荷现象;另一方面也能减轻患者就诊负担,减少陪就医时间与次数,使更多的人愿意来此医疗机构治疗疾病以达到更好地生活水平但是职业陪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专业技能缺乏、医疗水平不高,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的发展。因此要解决这一现状必须大力加强对职业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陈青冰.职业陪诊师兴起[J].半月谈,2022(20):43-45.

[2]白佳丽,栗雅婷,尹思源.职业陪诊师:让"孤独就诊"者就医有个帮手[J].决策探索,2021(17):20-22.

[3]久期.陪诊师,一个有温度的职业[J].恋爱·婚姻·家庭(纪实版),2023(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