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与老年高脂血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与老年高脂血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朱丽娟

浠水县丁司垱镇卫生院  湖北黄冈  438200

【摘要】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与老年高脂血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本院90例确诊为老年高脂血症且住院期间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分析中医主次辩证分型,并对药物不良反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痰浊中阻型患者血清CK水平和血清AL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气滞血瘀型ALT水平比阴虚阳亢型、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高(P<0.05);气滞血瘀型血清CK水平比肝肾阴虚型、痰浊中阻型、阴虚阳亢型及脾肾阳虚型高(P<0.05);结论 老年高脂血症中医证型与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预测不良反应有利。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老年;高脂血症;中医证型

伴随着近几年人群生活水平和高脂的增加、培养高蛋白饮食习惯,高脂血症,特别是老年高脂血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迹象。老年高脂血症由于体内脂类代谢平衡紊乱所致,致使血液中各种血脂含量过高而引起的。以往循证医学的研究表明,高脂血症在代谢综合征中占有一定比例,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与冠心病,脑卒中,肥胖等疾病密切相关、脂肪肝,特别与冠心病发病有密切关系。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对高脂血症有常规而有效的疗效,它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竞争性地抑制细胞内胆固醇早期合成时限速酶作用活性,降低胆固醇合成,并且能使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升高,从而加快血中胆固醇在肝内的传递,实现代谢清除[1]。本文主要针对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与老年高脂血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本院90例确诊为老年高脂血症且住院期间采取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48例男,42例女;年龄:60-85岁,均值(72.15±5.26)岁。

1.2 方法

1.2.1中医证型判定

以痰浊阻滞、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虚阳亢型、气滞血瘀型为主要辨证分型。

1.2.2分析药物不良反应

他汀类抗炎药的副作用多发生在胃肠道、神经、肝脏、肌肉等器官。在使用药物后,患者会出现转氨酶水平增高,巩膜和皮肤黄染,乏力等临床症状。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是评价他汀致肝损伤的最重要指标,其数值为2次测定 ALT大于3次,但未见其与肝脏毒性、肝脏功能障碍相关,不属于肝脏损伤。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以肌痛、肌触痛、肌无力等为主,多数患者同时伴有肌酸激酶(CK)增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如果不立即停止服用,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横纹肌溶解,其症状是 CK超过正常的100倍。出现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时,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定是否有其他的副作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中医证型分布、高脂血症不同中医证型与他汀类治疗不良反应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及中医证型分布

90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痰浊中阻型分别有28例、4例、26例、12例、20例,占比分别是31.11%、4.44%、28.89%、13.33%、22.22%;不良反应:精神抑郁状态、周围神经障碍、胃肠道反应、肌肉疾病、肝功能异常7例、10例、36例、14例、23例,发生率分别是7.78%、11.11%、40.00%、15.56%、25.56%。

2.2 分析高脂血症不同中医证型与他汀类治疗不良反应相关性

    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痰浊中阻型患者血清CK水平和血清ALT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气滞血瘀型ALT水平比阴虚阳亢型、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高(P<0.05);气滞血瘀型血清CK水平比肝肾阴虚型、痰浊中阻型、阴虚阳亢型及脾肾阳虚型高(P<0.05);而精神抑郁、周围圣经障碍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方面,高脂血症5大中医证型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分析高脂血症不同中医证型与他汀类治疗不良反应相关性

分组

例数

肌肉疾病(CK,U/L)

肝功能异常(ALT,U/L)

精神抑郁(n=7)

周围神经障碍(n=10)

胃肠道反应(n=36)

气滞血瘀型

28

736.54±66.12

98.05±19.15

2

1

9

阴虚阳亢型

4

296.57±26.35

34.67±10.35

0

1

2

肝肾阴虚型

26

417.95±49.56

65.48±10.41

2

4

11

脾肾阳虚型

12

197.87±31.05

33.45±6.32

1

2

6

痰浊中阻型

20

247.63±21.69

82.46±13.72

2

2

8

3 讨论

他汀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羟甲基戊二酰基- CoA还原酶抑制剂,对降低血脂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类药物如果长期服用,还是会有一些不良反应。目前,此类药物所致的肝脏损伤和骨骼肌损伤是其最主要的副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后果,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他汀治疗的关键[2]

他汀类药物的代谢途径是肝组织中的CYP450酶,这一过程极易引起肝组织的毒副作用和损伤。虽然他汀的脂溶性及组织分布因数各不相同,但其导致肝损伤及转氨酶增加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别。然而,服用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疾病一般都是在服用后10-25周出现,除了这些症状之外,大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着血清 CK的增高,进而增加了肝、肾的代谢排泄压力。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停止药物治疗,并且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就会出现血清肌酐明显升高、肌红蛋白尿、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等症状,甚至会导致肾衰竭,最后会因为尿毒症或者心律失常而导致死亡[3]。中医学将高脂血症归结为内外两个因素,即“饮食”,将西医的“血脂”与“膏脂”相提并论,并以辨证论治为主。高血脂的发病与肝、肾、脾等3个器官的关系最密切,属于“痰浊”、“血瘀”“湿阻于治”的中医范畴。我们前期发现,高血脂气滞血瘀证他汀治疗后,更容易出现肝功能障碍和肌病,且两种 ADR更容易出现,但与其它 ADR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与老年高血脂患者的不同证候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其副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瑾,邹康. 不同类型他汀类药物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效果及安全性[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2):76-78.

[2] 杨颖.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的安全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8):140-143.

[3] 何素珍,周捷. 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7):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