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道路附属绿地园林树木防台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3

探析道路附属绿地园林树木防台风策略

邓兆祥

坪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518000

摘要:深圳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历年经受台风侵袭,风害造成大量园林树木折干、折枝、倾斜、倒伏等。道路附属绿地是跟市民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生态斑块,因此,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园林树木的抗风性,提出了防台风策略。

关键词:防台风策略 建养并举

0前言:深圳经过几十年的园林建设,园林绿化已是其靓丽的名片,是闻名的“花园城市”、“公园城市”、“森林城市”。提升园林树木的抗风性,减少风害带来的折损,具有重要意义。从笔者多年的园林工作实践来看,这需要前期规划设计、中期建设施工、后期树木养护密切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树木的抗风性。

1道路附属绿地规划建设的园林树木防台风策略

以坪山区为例,针对全新的发展环境,不可避免新建及改造道路项目, 道路绿地仍面临着一定强度的建设,涵盖了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的绿色动脉,其园林树木的建设和保护需要明确的标准要求,以便为园林树木的生长留足空间,实现城市道路绿地群落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1) 绿地率指标的控制

道路绿地率指标应达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的要求。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只有较好的绿地结构,才能为树木提供较好的生存空间,利于形成整体绿廊,改善风环境,提高绿地的整体抗风能力。

(2) 道路绿地布局、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地应符合规范要求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道路绿带宽度: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的绿带。在行人多的路段,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行道树之间宜采用透气性路面铺装。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最小种植株距应为6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设计成开放式绿地。开放式绿地中,绿化用地面积不得小于该段绿带总面积的70%。

(3)改善园林树木根系生长空间,提高其抗风性

对于行道树种植,为了增强树木的抗风性,必须确保行道树的立地环境,给根系伸展创造一个营养空间,因此地下市政管线综合规划应执行《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16),此规范对各类地下管线外缘与乔木和灌木最小距离作了规定,而当遇到特殊情况无法满足规范规定时,《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给出了绿化树木根颈中心至地下管线外缘的最小距离,说明以树木根颈中心为圆点,在规定半径的地下半球形空间范围外布置市政管线,但这只是保证树木稳定性的最小距离,而不是保证其健康生长的限值。因此在布置市政公用设施时,应给树木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才能保障树木的正常发育、保持健康树姿和生长周期,担负起道路绿地应发挥的作用。

部分城市规划道路绿地及未来道路绿地改建项目,不可避免地存在绿地率不足的问题,如老城区改造道路绿带宽度不足,商业型道路绿地空间有限、以独立树池为主。该类绿地周边场地硬质化程度都比较高,树木的根系生长都面临着地下空间受限的情况。经过大量的资料查询,为解决根系生长空间受限的问题,可参考使用国外同类绿地的工程做法,如下图1-1、图1-2。树池周边采用透气透水铺装,铺装下应用通透的支撑构架,以改善铺装下的土壤条件,为根系的生长提供最大的延伸空间,形成地下根廊,利于树木的健康生长,提高其抗风能力。

E:\东皓园林\坪山\防台风课题\D-2  Silva Cell Suspended Pavement with Bioretention_1.tif

图1-1 根系地下空间示意图

E:\东皓园林\坪山\防台风课题\D-2  Silva Cell Suspended Pavement with Bioretention_3.tif

图1-2 铺装地下支架图

(4) 地下给排水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利于园林树木根部的生长。图1-3,1-4,1-5说明,当地下排水等配套措施做到位后,随着时间的变化,树木生长势越来越旺盛。

E:\东皓园林\坪山\防台风课题\key_urban_trees_1.tif

图1-3 2008年施工现场

E:\东皓园林\坪山\防台风课题\key_urban_trees_2.tif

图1-4 2010年树木生长情况

E:\东皓园林\坪山\防台风课题\key_urban_trees_3.tif

图1-5 2013年树木生长情况

(5) 抗风树种的选择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对道路绿地树种选择的要求: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台风“山竹”过后,坪山区部分道路绿地的园林树木损失较大,部分乔木折枝、折干、倾斜、倒伏的情况严重。对不同的立地条件,树种选择不宜为一路一树的简单规划。

从坪山区实际的地貌来看,东北部与惠州交界片区,为东部海洋台风的入口区,其风力较大;临近农田片区,坪山河流区域周边较为空旷,风阻小,特別是河流区域在台风登陆时局部区段容易形成狭风效应,风速加快,破坏力增强。这些区域的道路规划时应尽可能提高绿地率,有条件的道路绿地应规划边侧防风林带,提高绿地整体抗风性。树种优先选择抗风能力较强的树种,避免选择抗风性弱的树种。

从道路绿地园林树木的布局来看,迎风第一界面的行道树以及中央绿化带园林树木,应优先选择抗风性树种,以保障行人及车辆的安全。抗风性能較差的树种类型不宜作为行道树,如木质脆易折枝、折干的速生树种如南洋楹、印度紫檀等;木质硬但抗弯曲度弱的树种如铁刀木等;根系浅的树种如红花羊蹄甲、黄槐等;冠形与树干、根系间整体协调性较弱的树种如非洲桃花心木、黄槿等。从深圳多年台风受灾情况来看,用作行道树的树种类型抗风能力比较如下,乡土树种优于外来树种,如芒果、水翁、假苹婆、麻楝等;木质结构好,抗弯曲度强的树种抗风性较好,如棕榈科植物等;深根、根系发达、根幅宽的树种优于浅根树种,如菩提榕、人面子等;冠形与树干、根系间整体协调较好的树种抗风性较好,如分层乔木小叶榄仁等。

(6) 把控好苗木质量,规范园林树木施工,实施精细化养护

苗木选购时,应选择1-2年假植后的全骨架苗木为主,避免选择截干苗,全骨架苗木保留了原生主枝、冠幅匀称,其综合抗风能力较强。施工过程中,土壤的有效改良、树穴大小的规范、给排水设施的完善都有利于树木根系的生长;不同规格苗木栽植后应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利于增强树木枝、干、叶的生长;选择合适的护树支架材料及正确的支撑方法,利于增强树木的抗风能力;落实精细化的养护措施(含病虫害防治),利于园林树木健康生长。

2、道路附属绿地现状园林树木防台风策略

(1) 建设和管养并举,避免重建轻管

养护是园林树木长期稳定生长的保障,需要做到三分种七分养。新建绿地和改建绿地中新栽园林树木(栽植时间在10年内的乔木),因从苗圃移植后,根系和枝干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日常的浇水、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需要精细化养护,以保障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能恢复生长势。只有生长势强,根系和枝干才能稳定生长,以提高其抗风性。

“十年树木”说明树木的整体均衡稳定生长,是需要时间的。园林树木经过3至6个月的施工期养护后,移交给管养单位,此时正是树木最重要的恢复期,需要更精细的养护。管养单位受养护经费的影响,浇水、施肥、松土、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往往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树木的恢复较慢,一场强风一片倒。另外,新栽树木的支护材料较少更新,一直沿用施工时的支护材料,使用3-4年后,大部分支护材料已经老化、损坏或者松动,在台风时很难起到支撑作用。

因此,提高树木的管养水平,实现科学、精细化的管理,才能保障园林树木的稳定生长,以提高其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 扩穴松土

部分道路绿地受限于现有环境如商业区路段,往往采用树池栽树,以保持其视线的通透性。树池周边硬质化程度高,不透水铺装面积大,加上树池宽度一般仅有1-1.5米,树池内的树木如盆栽一般,地上及地下生长空间非常有限,往往生长不良,以致根系浅、根幅窄,抗风能力弱。因此,应加强树穴整治工作,适当扩大树穴,树穴周边更换为透水铺装,增大透气透水面积,創造有利于根部呼吸的条件;有条件的地段,定期揭开树穴周边铺装进行松土,改善土壤条件,促使树根在地下的横纵空间上能得到生长。

(3)防台风修剪

台风来临前,应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木进行排查,加强保护措施并进行合适的修剪。

1)疏剪法:依据树冠整体情况进行调整,使枝条分布均匀,从枝条基部剪去过密枝、交叉枝、乱型枝、徒长枝、下垂枝、背上枝、枯死枝、逆行枝、萌孽枝等。采取“三除一”、“五除二”的方法修剪并生枝、平行枝,适当疏剪,使内膛通透降低风阻。

2)短截法:剪去过长枝条一部分,短截枝干,以降低高度或树木冠幅宽度,起调节、平衡枝条生长势作用 。

3)树干修剪。修剪主干、主枝,达到降低树木高度的目的。原则上修剪二、三、四级枝条,保留原有的基本骨架树形。对一级枝条,一般不截断。对严重偏冠的树木,重剪倾斜一端的枝条,达到平衡树势的目的。

(4) 地下管线的建设和日常维修,应避免对树根的损害

现有城市道路绿地部分地段仍然在进行地下管廊建设或维修。开挖前应先探明树木主根的位置,错开或者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主根,避免一刀切。工程中被损伤的树根,对伤口要及时采取杀菌与保护措施,防止病源菌感染烂根。

(5) 避免增加过多的景观附属工程

在商业路段,往往为了丰富景观效果,在现有树池的周边增加灯光工程,灯光不仅干扰了树木的自然生长发育规律,很大程度上对园林树木的根部造成了损害,如下图2-1、图2-2。树木的根部受损害后,台风侵袭时容易倒伏。

C:\Users\think\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05010179700494423.jpg  C:\Users\think\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51996578267035888.jpg

图2-1                            图2-2

(6)树木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

树木健康管理的范围包含树木种植、移植、养护、修剪、定期检查、风险评估、生育地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等。从树木(尤其行道树)种植起,建立健康档案,主要从树的整体状况(树的生长势和倾斜)、树冠(枯枝、腐枝、顶稍枯死、叶斑、病害、虫害、寄生)、树干(干基腐朽、洞穴、损伤、病虫害)、根部(根部损伤、根部通气透水性)四大方面,去判断树木的健康及安全性,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成14个指标,这些指标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树木生长状况,以及树木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定期检查记录,提高养护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树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养护方案,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等。

3、结语

只有树木生长茁壮并具有良好的结构时,它们才具有更高的生态、景观和社会价值,才能够更好地忍耐环境条件的胁迫、抵抗病虫的危害、抵抗台风的侵袭。

第1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