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探索

涂泽茂

湖北寰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省孝感市  432001

摘要:虽然中国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但施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可以将智能现场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关键词:智慧工地系统;建筑领域;应用

一、智慧工地的概念

1.智慧工地的手段

智慧工地的手段就是技术。智慧工地在几年的时间内之所以能够得到蓬勃发展,主要依赖于云存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BIM、VR&AR等技术的全面创新。这些先进技术的核心是利用计算机来延伸、扩大以及部分代替人类脑力效率不高或无法达到的工作,并为其赋予智慧含义。通过分析技术内涵可以看出,智慧工地和“智慧城市”存在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明显差异。智慧工地全面整合了现有移动互联技术、物联技术以及云技术,实现了由点至线、由线至面、由“终端”至“云”甚至到大数据的多方面联动,整合集成了各种非常前沿的信息技术,是建筑行业信息化普遍适合应用的技术革新和重要契机。

2.智慧工地的目的

智慧工地代表各种资源的互联互通更广泛、感知更透彻、智能化也更深入,同时还代表工地现场各系统与部门之间已经实现了信息协同和共享,工作推进更加优质高效,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施工与环境更加和谐优越,最终有利于促进工地各方责任主体能有效、及时、精准地做出最优化决策。

3.智慧工地的核心

智慧工地的根本实质是物联智能,通过技术日渐创新、应用日趋广泛的智能终端实时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汇总和预判,有效解决当前建筑施工现场主要依赖人力劳动的现状,帮助建筑施工企业摆脱企业总部和下属项目部之间远程监管难、面广人少、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智慧工地依托移动互联网、物联智能等高科技,各子系统终端像一个个伸出的触手,给建筑工地现场机械、人员、物料、环境等各个要素都赋予了智能,真正体现了万物互联的现状,突出了智慧工地构建的核心。

4.智慧工地的应用基础

推广任何一种新型技术都不可避免地伴随一些异类,甚至是刁难的声音,但伴随着新技术的逐步成熟,这些杂音终究会不攻自破,烟消云散。智慧工地全面整合了各项新型技术,应用基础离不开中铁、中建、中冶等这些位于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潮头的领导企业的引领和尝试。比如,中铁一局、中建三局等这些大型国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智慧工地试点工作,为在我国范围内全面普及智慧工地工作奠定了可靠坚实的基础。

5.智慧工地的特征

智能终端传感设备把建筑施工工地现场中多种要素全部赋予智能,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以及物与人之间的互通互联。互联网与物联网借助移动终端完全融合、连接,大量数据通过云平台进行分析、汇总、整理、呈现,实现了数据的共享运营。借助智慧工地的智能化功能,实现了建筑工地中的重大危险源和各关键节点等与监管者之间,以及各部门与监管者之间的高效互动,增强了跨部门、跨事物、跨项目、异地、多层级的共享能力,使建筑工地的运营更加的高效、有序和安全。

二、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

1.BIM+智慧工地系统运用成本分析

(1)生产方面

使用BIM+智慧工地系统可以解决传统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图纸问题,把所有的图纸全部汇集在终端服务器中,对所有的问题进行统一反馈,将其传输至终端服务器中,建立工程施工综合化的数据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提取自己想要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使用网络共享信息平台,共享最新出现变动的施工技术和图纸,施工现场中的管理人员只需要使用自己身边的移动智能端,如电脑、平板以及手机等,便可以随时接受并查看该施工现场中最新的技术和图纸变更,随后指挥基层施工人员进行调整并开展相应的作业,提升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2)商务方面

应用智慧工地可以收集并分析工程信息数据,给项目商务工作带来更多的数据信息,减少商务管理的相关成本,提升商务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还能快速解决商务工作中所存在的漏算和错算等问题,有效减少可能存在的工程报价风险,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3)技术方面

使用BIM技术来优化设计图纸,从中找出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有效解决,确保在实际施工之前,顺利找出并解决图纸上存在的设计错误,保证在实际施工时能够根据计划进行施工,降低返工的几率。

2.智慧工地系统评价指标

(1)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建设工程项目智慧工地系统时,必须具备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该指标的评价分值是20分。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需要和BIM及GIS相结合,该指标的评价分值是5分。工地现场需要添加相应的控制中心,并在内部建设拼接屏或者其它集中能够达到可视化要求的设备,以此展现出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中所有的设备设施,该指标的评价分值是5分。对施工现场的重要区域实施动态监控,该指标的评价分值是5分。为工地配备一名信息化管理人员,保证其具有清晰的岗位职责,该指标的评价分值是5分。智慧工地的施工现场需要与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有关管理文件及技术标准相结合,使用若干针对不同基础设施的管理方法,当使用的管理方法通过审核后,可获得5分。

(2)智能协同管理系统

BIM应用在设计、施工以及运输等环节中,可获得5分。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使用无线射频、大数据信息等现代技术时,可获得5分。同时,在智慧工地的项目建设与开展过程中打造BIM模型,并使用BIM 5D技术,可以分别获得5分。在智慧工地的现场使用BIM技术依次进行碰撞检查、三维可视化交底以及工艺模型,能够分别获得5分,总计15分。在智慧工地项目中所提供的建筑物三维可视化模型或者使用倾斜摄影技术,并且模型中具有使用说明信息,可以获得5分。

(3)安全管理系统

当智慧工地的工地现场具有安全管理子系统,可以获得20分。工地现场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区有功能良好的智能报警装置,可以获得5分。在施工现场添加若干智慧监测装置,保证其能够正常应用,将会按照规则进行评分与累积。其中添加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智慧监测装置,能够获得10分;在基坑中装置智慧监测装置,获得10分;在升降脚手架中安装针对性的智慧监测装置获得10分,全部完成后能够获得30分。

3.智慧工地实施难点及措施

(1)在这两个项目中,基本将其应用在设计与管理方面,没有实现全过程的应用。而且现场的施工人员并没有完全掌握该系统,无法最大化发挥出其具体作用。所以为了解决该难点,必须提高项目经理及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积极展开创新活动,施工全过程应用智慧工地系统。

(2)在应用智慧工地系统时把BIM技术当作核心,在与其它的技术整合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施工时过于重视应用效果,没有综合考虑其以后的应用。为了解决该难点,应研究怎样把BIM技术和其他技术相结合,形成“1+1>2”的效果。

(3)从管理角度出发,在每个子单位中的应用情况不一样,有些单位并没有广泛地应用BIM技术。为了防止以后出现同样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和制度,规范性地开展相关工作,让更多子单位使用该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工作单位多,施工领域广,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建筑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就应该深入分析和准确控制施工的各个阶段和程序,进行全面的日常管理。

参考文献

[1]季文普,任庆伟,丁宁,等.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1):116-117.

[2]施金浩,梁磊,史泰龙.浅议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11):20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