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沃土助成长 移植于笔尖润心灵——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思考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根植于沃土助成长 移植于笔尖润心灵——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思考与研究

冯艳玲

佛山市顺德区成美初级中学 广东省佛山市  528300

 摘要:当前社会人才竞争越发白热化,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获胜,各方面人才不仅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掌握多种素质技能,所以各学科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不仅要注重培育学生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知识积累,还要注重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语文学科教学也不例外。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是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助力,而且其对于学生创造能力、劳动素养等的提升也能起到促进作用。为此就需要对语文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进行结合,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知识。但两种教育应该如何进行融合,教师采取哪些策略才可以确保两者融合后的教学效果等,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对其和劳动教育的融合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两种教育融合的策略,希望可以给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劳动教育;语文教师

引言

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政府就颁布了关于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文件,同时还对两者的融合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响应文件要求,语文教学也需要和劳动教育进行结合,以便可以更好的达到社会性目标要求,同时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语文教学不能只是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生存技能和知识,所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渗入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反而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优化。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和能力发展重要时期,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也需要融入劳动教育,以便可以实现劳动育人目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

以往的语文教学,教师多会将重心放在知识讲解和传授上,一般比较注重培育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生存能力等的增强却比较忽视。对语文课程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不仅具有综合性,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性,所以该学科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基于语文学科的特性,也需要对其和劳动教育进行结合。我国相关文件提出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要将其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当中,为此语文学科也应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操作,也就是说需要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得两者形成既相互独立又存在密切关系的有机整体。这两种教育的结合,会让语文学科教学各方面受到干扰,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初中语文教材中包括很多和劳动观念、劳动认识相关的文章,而且教师的教学活动严格来说也是劳动活动的一种,所以初中语文教学非常适合融入劳动教育[1]。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教育的融合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和学科特点,而且需要将语文教学作为主体,劳动教育作为辅助,进行适度倾斜,让两种教育的作用各有凸显,形成优势互补,这样既可以促使初中语文教学获得发展,劳动教育质量也能因此实现增强。
二、初中语文教学和劳动教育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带领学生种植、指导学生写作植物成长日志

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了“教育既生活”理论,他认为教育应和生活结合,教师不应将教学局限在课堂上,还要通过实践帮助学生开阔眼界、积累知识、获得感悟。初中学生虽然在六年小学学习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学习态度,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因为他们处于身心成长阶段,而且小学学习多是理论学习,所以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感知能力等都不太好[2]。通过开展劳动教育既可以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还可以让他们逐渐形成劳动精神,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态度等也会获得发展。所以只是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是不行的,还需要将教学延伸至课外,也就是开展校内外衔接的种植劳动教育课程,借此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劳动品质。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初中语文教师进行这一单元写作教学时就可以融入种植劳动教育。首先教师需要先介绍描写景物的方法,之后可以带领学生亲自参与种植活动,并要求学生将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运用到记录植物成长日志上。教师可以申请在学校角落建立一个种植角,然后将其分为多个地块分给学生进行种植[3]。学生可以自由结成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种植,小组成员需要认真、细心照顾种下的植物,给它松土、除虫、浇水、施肥等,同时还要认真观察自己种下植物的生长过程,将其外形、颜色、气味等记录下来,同时需要写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最后需要将这些记录整理成文形成植物成长日志。

(二)鼓励学生通过参加文学活动对种植活动进行评价

通过亲自参加种植活动,学生不仅感受到亲身体验的满足感,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在快乐心情的支配下他们会全身心投入到种植活动当中,而这会让他们的劳动兴趣持续更长时间。此外,让学生走出教室种植,亲自给植物浇水、施肥、除虫等,学生对于植物生长的认识以及劳动意义的感悟会更深,虽然通过课本学生也可以获得这些知识,但这只是被动获得,完全没有自己亲自参与自主发现得来的自然,记忆的深刻。另外,种植活动让学生从动手种植到浇水呵护,再到盼望发芽、长高、开花结果,一切都是学生们在亲自实践,在此过程中他们可以积累大量写作素材,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如,水浇多了怎么办、如何让植物更快开花、植物叶子变黄了是为什么等等,所以种植活动对于学生实践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可以说亲自参与种植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多收获,只是让他们写作植物成长日志并不能让他们全面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不能让他们深入阐述自己的种植体悟,而且对于开展劳动教育评价也是远远不够的

[4]。针对这一情况,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开展校内外衔接的种植劳动教育课程,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文学活动,如,《我和植物共成长》征文比赛、《我和植物的故事》演讲比赛等,学生需要通过文字或语言将自己在种植活动中的感悟、最终的劳动成果、对劳动教育的评价等进行阐述,这样既可以展示学生的参赛作品和劳动成果,还可以让学生借助文学活动分享自己的种植体悟,同时可以促进校内外种植评价,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劳动热情。

结语

初中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特别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严格要求,语文教师既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初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为了给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非常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借此来增强学生劳动精神、提升学生劳动精神和技能。为了让学生对劳动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可以更长久的保持劳动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种植、指导学生写作植物成长日志,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参加文学活动对种植活动进行评价,从而实现教学从课外到课外的延伸,让学生既可以学到语文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锻炼和提升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和知识运动能力等,最终实现学习能力和劳动素养的双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四华.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C]//.2023年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2023:274-276.

[2]刘倩.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5):28-30.

[3]钱宇泽.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探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1):62-67.

[4]苏文忠.利用劳动教育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研讨[J].知识文库,2022(07):136-138.

作者信息:冯艳玲,出生:1984年2月23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广东省吴川市;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初中语文一级教师;毕业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