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2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意义

吴亮亮

武警警官学院

【摘 要】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从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大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目标、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视野,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没有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也不是其他现代化模式的翻版,而是在吸收借鉴人类现代化文明成果基础上,“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其核心在于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一个国家或民族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走向现代化,归根结底要看这条道路是否符合自身实际,能否解决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走得对、走得通。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功,从根本上破除了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唯一性,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展现了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多元性。

一、中国式现代化破除了“历史终结论”

苏东剧变发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到了重大挫折。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15个社会主义国家只剩下5个。原苏东地区的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地位,他们或改旗易帜,沦为了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或作鸟兽散,自行宣布解体。其他发达或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也大多陷于危机,共产党人总数(中国除外)从4400万减少到1995年的1100万人。与此同时,西方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也纷纷转向,他们彻底放弃了工人阶级的政治立场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改造的政治目标,而沦为了新自由主义霸权的同谋。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一度甚嚣尘上。然而,中国共产党人顶住了巨大的压力,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借鉴世界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唯一一条经过实践检验的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路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以铁的事实证明了,资本主义不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路径,通过社会主义的方式同样也可以实现现代化。它展现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强大生命力,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要实现这个初心使命,就必须首先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完成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任务。第一个任务的关键是革命,其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进一步完成第二个任务创造条件,第二个任务的关键就是进行现代化建设。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的重大成就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先进的制度保证、强大的民族自信,这些基础要靠中国人民自主自觉的实践来创造,离不开先进政党领导、先进理论指导、正确道路引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披荆斩棘、开拓前进,成功开创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书写了壮阔的历史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拓展,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越来越坚实、前景越来越光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能够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坚定强大历史自信,以昂扬的历史主动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真理力量,能够指导中国人民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确定正确的战略策略,制定切实有效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等不断攀升到新的高度;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释放出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成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得到极大改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高,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一切综合起来形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所未有的基础保证,凝聚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合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走好自己的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不移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视野,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道路和理论的历史性超越,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创新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同西方现代化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领导力量、性质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方法路径等方面,与西方的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上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的局限。西方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先天性地包含着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中国式现代化虽然是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但是却具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吸收西方现代化合理性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了综合创新,克服西方现代化的极端个人主义和物质主义局限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克服西方现代化的片面性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克服西方现代化依靠殖民侵略、对外掠夺的发展路径而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发展,而且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原创性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催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有力地破解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话语垄断。西方现代化理论是西方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反映,它所内含的发展与代价、进步与局限等,源自西方现代化所依托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矛盾。中国式现代化日益显示出更大优势和创新价值,已经形成独立完整的自主性理论体系,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并以其深邃的真理性和强大的实践性昭示人们,每个国家都应该而且能够独立自主地立足本国国情走出具有自身特点的现代化道路。这也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性意义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

(作者系武警警官学院政治工作系党的创新理论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