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技术在公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智能交通技术在公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钟涛

山东省公路桥梁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摘要:公路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管理理念守旧、管理方法不当、管理工具落后,必将埋下重大的安全风险隐患,甚至会引发一系列交通安全事故。因此,近年来,随着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新兴的智能交通技术也应运而生,并在公路安全管理领域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本文主要针对智能交通技术在公路安全管理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以及该技术在公路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予以阐述,旨在强调智能交通技术在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公路安全;智能交通;关键作用;应用效果

所谓智能交通技术主要是利用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一个科学、系统、庞大的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进而可以对公路安全进行全方位、全视角、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以此来预防各类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我国路网建设速度的逐年加快,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性也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改善,与传统的公路安全管理模式相比,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手段为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也大幅下降。

1 智能交通技术在公路安全管理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1.1 监测实时路况

依托于智能交通技术建立的公路安全管理系统,由多组传感器构成,公路在进入运营期之后,如果启动公路安全管理系统,其内部传感器便会收集、整理实时路况信息。比如公路的平整度、车辆的密集度、人员的流动性等。如果某一区域出现交通拥堵或者交通安全事故,传感器所感知的信息将直接传输到系统的终端平台,当平台管理人员接收到这一信息之后,会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反应,启动应急事件预案,进而可以舒缓拥堵的交通,并将交通安全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1.2 为管理机制的制定提供有力数据

公路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科学、完整、高效的管理机制,但是,以往制定的管理制度常常受到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使得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比如制度条款与实际情况脱节,管理制度难以推行等,出现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制度编制人员缺少有力的参考依据。而智能交通技术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一智能系统启用之后可以随时收录每一条公路的路况信息,可以掌握各个时段、各个路段所发生意外事故,并且以数据的形势统一存在在数据库当中。在制定管理制度时,管理人员只需要从数据库当中调取相关的数据信息,便可以对制度内容进行优化和完善。这种有凭有据的编制管理制度的方法,使制度执行力得到大幅提升[1]

1.3 提前发送预警信息

由于每一台车辆都配备了GPS定位系统,该系统可以和智能交通系统关联到一起,进而可以获取车辆与驾驶员的实时信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随时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息,提醒驾驶员小心谨慎驾驶,或者避让一些危险路段。因此,智能交通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一些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距离车辆10公里以外的地方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交通拥堵,这时,智能交通系统将直接向驾驶人员发出拥堵信息,提醒驾驶员尽量避开拥堵路段,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不仅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而且也给驾驶人员提供了更加舒适的驾驶体验。

2 智能交通技术在公路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2.1 公路数据采集传感技术的具体应用

公路主要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市区公路等多个类型,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公路,都具有里程长、路况复杂、潜在风险多等特点,因此,每一种类型的公路每一时段、每一地段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传感器作为智能交通技术的核心组成单元,能够收集每一条公路的实时路况信息,其中也包括气象信息、环境信息、地面信息等。其中,气象信息主要涉及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的感知这些信息,并将接收的信息转化为终端操作平台能够识别出来的画面或者文字预警信息,这时,管理人员可以结合这些信息对路面的通行情况进行有效疏导与控制。环境信息主要是指公路沿线是否发生了自然灾害,比如山地滑坡、泥石流、碎石滚落等。系统在收集了现场的数据信息之后,终端操作平台可以快速做出反应,以避免这些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发生。而地面信息主要是某一路段是否发生了交通安全事故,交通通行状况是否良好等。利用数据传感技术能够准确的识别出与公路运营状况相关联的各种信息,对于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来说,有了这些实时信息的支撑,能够对所有处在运营期的公路的实时路况进行掌控。一旦某一条公路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必事故,管理人员能够精准定位事故的发生地点,进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该路段的事故隐患。

2.2 在公路自动化管理领域的具体应用

所谓公路自动化管理主要是利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对公路运营进行管理,而智能交通技术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比如公路在运营过程中,交通管理部门将在一些主要路段设置交通指示牌,或者信息发布牌,然后借助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来发布实时路况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哪一个路段发生了交通拥堵,哪一个路段出现了大雾、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哪一个路段发生了交通事故等。驾驶人员在驾车过程中,通过信息发布牌,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每一条路段的实时信息,这时,驾驶人员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工作,这就使驾车的安全性大大增强。而这种信息发布的方式,恰恰是智能交通系统当中的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通讯传输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相融合的结果。实际上,从信息采集到信息发布,这一系列操作都不需要人为介入,而只需要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感应与智能化处理,便可以完成这些操作。因此,智能交通技术在推进公路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进程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2.3 电子标签在公路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电子标签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关键部件,在公路安全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安装硬件时,技术人员需要事先确定电子标签的通信距离以及自身的重量等物理属性,这样可以提高智能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在选择电子标签时,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环境信息、供电情况以及标签本身的存储容量,以保证电子标签能够准确识别出当地的路况信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土壤环境都会影响电子标签系统的稳定性,如果该条公路所在的区域经常出现恶劣天气,那么电子标签与阅读器的数据读取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以高速公路ETC智能收费系统为例,目前,国内多座城市已经开通了ETC智能收费系统,车辆在经过高速收费站时,在不停车的情况下,便可以正常通过卡点。而这一功能的实现则完全是基于电子标签技术,驾驶人员可以通过一些正规渠道办理ETC业务,然后,工作人员会直接在车辆上面安装电子标签识别系统,车辆在通过高速公路的收费卡点时,ETC智能收费系统通过对电子标签信息的识别,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确认车辆与驾驶员的信息,这时,智能收费系统将自动扣除驾驶人员所绑定的银行卡上面的金额,这种高效便捷的收费服务,为广大驾驶员节省了大量的停车等待时间。

结束语:

    智能交通技术的出现,为公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一方面能够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另一方面可以为交管部门提供更加真实、更加确凿的实时路况信息,这就使公路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因此,随着智能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公路安全管理工作所创造的巨大价值也将逐步突显出来。

参考文献:
[1]王洪玉.智能交通技术在公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智能城市,2021,7(13):131-132.

[2]杨明.智能交通技术在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7(2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