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探索

王辉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药理学是研究机体与药物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关键课程内容之一。对于护理学专业而言,通过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对医师的用药意图进行把握,也是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的重要基础。因此,护理学专业教师在进行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知识技能的学习,还需要将思政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加强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应用力度,深入挖掘药理学教育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对于护理学专业学生们的道德素养与职业操守的提升也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目前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及时整改就需要及时进行这些问题的优化处理,以便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者的有效融合,从而获得良好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关键词:护理学;药理学

一、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在进行药理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引入课程思政元素,也能够为素质性护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撑,这也是满足当今社会对于护理型人才实际需求的重要途径。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有将思政教育理念应用到课程教学之中,才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药理学相关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完善学生们的道德信息结构,构建社会认可的思维以及行为方式,这是满足新时代对于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进行教学改革时,对于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也有着重要意义。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教师们与专业课教师的联系比较密切,其思想以及日常行为也会受到专业课教师的影响。因此,在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还需要积极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对药理学课程中的思政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这样能够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对于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也有着积极意义。此外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活动时,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互相交流,从而促进学生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推进专业课程的全方位发展,对于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探索

(一)课程定位不准确

在护理专业的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院校还存在有教学理念过于陈旧的问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容易受到“学院型”教学思想的影响,也没有实现对药理学课程的精准定位,对于后续药理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目前部分专业教师在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多是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忽视了护理岗位对于药理学课程要求的系统性以及人文性。此外在课程定位中,其对理论知识传授的定位比较重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工作重视度不足,无法很好地满足护理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教学内容缺乏特色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护理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多。但是目前很多院校在开展护理学专业的药理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有教材建设起步比较晚,并且很多药理学教材的教学内容缺乏特色,并没有结合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临床护理岗位的实际需求来进行编写,导致教材的针对性与适用性欠缺,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因为教材建设过于滞后,再加上长期受到了临床医学专科药理学教学的影响,教材内容无法从护理教育的特色充分体验出来。对于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药物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偏多,对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用药须知、用药咨询、用药不良反应防治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涉及比较少。因此说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也是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阶段,也要将该部分内容作为重要的优化途径,促进教学内容更加适应护理学专业的需要。

(三)实践教学目的不够明确

实践教学作为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包含验证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也是学生提高自身临床护理能力的重要路径。但是目前部分院校在药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多以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为主,教学内容也主要放在一些理论知识内容的验证方面,对于学生能力培养与职业态度的培养重视度不足,实践教学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即便是一些技能性的实验,在技能训练目标的设定时,也无法很好地和护理岗位的相关技能要求吻合,这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明晰培育主线和目标

学校部分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于课程的培养目标也出于模糊的认知状态中,导致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学生们参与到思政教育中的意愿与主动性不足,对于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也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在进行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护理人才,还需要对课程教育的培养主线与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在此基础上进行药理学课程教学的设计与优化。因此,各专业教师需要在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基础上,加强对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重视力度,还需要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将培养德技双修以及综合素质人才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保障本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活动的落实效果,从而获得良好的护理专业人才培育效果。

(二)明确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药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让护生们对一些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护理用药须知等相关内容有充分的把握,从而应对护理工作中用药指导方面的实际需求。在进行药理学课程的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课程定位以及课程目标进行明确,具体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药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需要明确并熟悉临床上的各种常用代表药的用药需求、药理作用等内容。因为护理学专业的实际需求,在知识目标的设定过程中,要将药物不良反应与护理用药须知等方面的知识点作为重要课程教学内容。(2)能力目标。在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们能够具备观察常用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对一些临床的常用药物要进行药物知识咨询、健康教育等功能,还需要对药物的配伍禁忌进行熟练掌握。(3)素质目标。在药理学课程教学期间,还需要将德育教学内容融入其中,并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形成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良好职业道德。

综上所述,在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进行课程知识点的教学之外,还需要将思政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专业课教师需要对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要梳理和明确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导向两者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从而获得良好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龙梓.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护理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7):15-17.

[2] 张丽,张勇,王小蒙,等.护理专业将“课程思政”融入《药理学》的教学实践初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9):97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