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领军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3

科技领军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修和1,2  ,周小伍1,2 ,杨大海1,2

(1.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88;2.公路交通节能环保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安徽 合肥 230088)

摘  要:为了解科技领军企业面临的问题,通过广泛调研,研究了科技领军企业在科技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科技领军企业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为科技领军企业掌握主要问题和选择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领军企业;问题;对策;解决措施

引言

我国通过颁布实施系列的支持科技创新法规政策,逐步构建了技术和产业、金融和资本、平台和企业、制度和政策创新支撑体系。但目前科技领军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仍存在融资成本高和人才紧缺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还需进一步解决[1]

1科技领军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科技领军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1  科研投入资金不足,融资成本高

科技领军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由于科技领军企业多处于成熟期,完全依靠自身的资金实力依然很难有效支持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从外部获取资金支持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根据调查,科技领军企业大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融资问题,包括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单一等。需要针对该群体的资金现状、问题及诉求,完善相关的融资政策,从而帮助企业获取足够的发展资金,引导科技创新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1.2  尚未形成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对于科技型企业来说,知识产权就是生产力,掌握某一研究领域的知识产权,才能掌握该领域技术和产品的控制权,因此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非常重要。目前来说,企业掌握和利用知识产权进行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不足,存在知识产权管理方式不完善的问题,同时社会缺乏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氛围,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类政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知识产权类服务平台,引导和帮助企业完善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社会整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从而为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营造更为安全的发展环境。

1.3  缺乏高端技术型人才,国际化人才不足和国际市场信息缺失

通过分析科技型企业整体的科技人才现状及人才需求发现,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急需科技人才的加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然而,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不仅需要企业自身完善引进渠道和培育体系,还需要所在城市或省份的支持,政府需要制定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科技人才的培育体系,以最好的政策、最优的平台、最佳的服务引才、育才和用才,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引进国际人才、海外归国人才来皖就业发展,助力省内科技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育。

1.4  部分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程度低,难以具体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项目《科技领军企业推动技术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06f01050010)

作者简介:陈修和,男,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桥梁技术开发与设计。


很多科技领军企业科研项目存在重成果不重转化、与市场错位等问题,导致企业许多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转化率低。同时,科研项目评价指标往往以成果鉴定数、各级成果获奖数、申报专利数为依据,而不是以最终形成的产品、商品的数量与质量来认定和评价。大部分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成果转化率低,难以具体应用到实际项目和项目中。

1.5  研发体系不完善

部分科技领军企业研发体系不完善,仅限于在企业内部设立研发机构。申报国家级、省级或地方级研发机构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申报条件,其中包括较高的营业收入,完善的研发体系等等,从而保证资金和技术等资源的投入。从调研结果来看,仅有部分科技领军企业具有国家级研发机构,部分科技领军企业没有设立省级和地方级研发机构。说明一些科技领军企业不重视自身的研发体系,影响了科技领军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研发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研发体系。除此之外,从部分科技领军企业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计划的情况来看,相当大的一部分科技领军企业从未参与过国家级和省级科研计划,除了相关的参与途径需要完善之外,同时也说明一些争取国家级或省级的科研任务的积极性不高。

1.6  研发合作形式单一

合作对象较为单一,合作方式有待完善。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科技领军企业都与高校和机构开展了技术合作开发,合作较为紧密,但是与其它主体的合作较少,如政府机构、其它企业等等。在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过程中,科技领军企业合作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技术合作开发及共建实践基地方面,方式比较单一,还有待开发和完善,合作深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网络有待进一步拓展。

1.7  其他问题

科技领军企业还存在其他问题:管理团队能力薄弱、基础研究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仍然不够高、管理型、技能型和营销型人才缺口大。

2解决科技领军企业要问题的对策措施

2.1多举并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造科技研发、引进、消化以及成果转化的闭环,不断探索和实践新技术、新理念落地转化的方法和途径,推进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以及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2]。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并根据年度成果实际金额给予奖励和补贴。搭建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拓展转化渠道,积极举办各类成果转化对接活动。

2.2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产业创新平台。

主管部门首先可引导加强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发挥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一体化,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形成技术突破,实现产业发展。制定或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水平,拓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范围,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强度。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部门的基础性创新,共建实习实践基地,进一步构建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体系,重视合作开发。三是引入科研机构、高校等专业管理运营团队,构建基于全创新链的资源高效匹配模式,实现专业化管理创新。通过搭建产业创新平台促进科技领军企业协同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及专业第三方机构参与载体建设与运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梯度孵化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3]

2.3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开展大企业携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一系列对接活动,发挥好主管部门和市场两方面作用,深入推进大中小企业对接合作,助力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有关部门和各市区应配套实施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具体支持措施,如优先支持大中小企业联合申报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示范等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等,形成一批融通创新典型模式。加强对关键性技术研发和共享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关键性技术研发和共享平台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推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促进我国科学源头创新、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调查中反映了科技领军企业对于关键性技术研发共享平台或公共创新平台的强烈需求,其中信息技术行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尤为凸显。

2.4探索多梯度开发建设,鼓励多渠道发展核心技术。

处于成长期、成熟期、领先的科技领军企业参差不等,因此主管部门应根据科技领军企业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开发建设模式,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行业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精准化扶持。如对处于开发建设初期的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载体,主管部门可以利用优质产业资源集聚能力,打造创新创业载体“样板间”,形成对外辐射驱动。其次,探索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载体的分级发展建设路径,从单一产业集群、多产业集群、多元主体组合和国际一体化发展等层面开展发展建设[4]。最后应当持续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养体系,健全潜在“隐形冠军”企业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完善分类培育办法。

2.5 鼓励科创企业走出去,提升安徽省科创企业国际话语权。

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大胆走出去,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使命要求。一些科技领军企业整体国际化水平较低,需要以全球视野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将传统的上下游关系升级为相关利益者组成的价值网络,最大限度地连接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通过开放性获取过去获取不到的资源,并且产生更多创新。而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对外投资,既是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风险挑战。因此,帮助科技领军企业掌握海外合规风险的预防和应对策略、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提升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将会是提升我国科技领军企业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支撑。相关部门可以为企业国际化道路提供相关国际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设立专业咨询服务机构或公开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

2.6 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保障基础研发。

知识产权资产正逐渐取代传统实物资产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重要要素。调查发现共计46.83%的企业曾遇到知识产权纠纷。优化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保证企业研发投入的安全和经营的安全,因此需要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类政策,完善涉及技术开发、转让及知识产权类法律法规,保护高新技术企业的合法权益,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合法权益,建立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其次,主管部门可以构建知识产权类服务平台,引导和帮助企业完善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体系,提升整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从而为科技领军企业的技术创新营造更为安全的发展环境,保障企业基础研发。同时,制定符合科技领军企业个性化特点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将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技术开发工作的全过程,做到知识产权管理合规,营造企业的知识产权合规文化,应对企业的系统性风险

[5]

2.7优化企业融资环境,拓展融资渠道。

针对科技领军企业群体的资金现状、问题及诉求,主管部门可进一步完善相关融资政策,从而帮助企业获取足够的发展资金,引导科技领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如整合公共财政资源,设立扶持科技领军企业研发补贴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一批行业重点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6]。其次,鼓励银行在考虑信贷条件、额度、期限时,把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作为重要因素,提高对具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强的科技领军企业的服务力度,围绕高新技术企业所在供应链开展金融服务。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减少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加进一步加强各项财税优惠,持续放宽经营范围、税收、经营场所等政策;开辟高新技术产业多元化融资渠道,设立高新产业风投公司或风险担保公司,主管部门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资金。支持企业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外上市[7]

2.8  坚持研发,持续创新。

技术创新活动在短时间内产生成果的概率是比较少的,毕竟量变才能产生质变,因此在短时间内的科研投入是无法给企业带来收益上的提高,但是从长远角度看,其收益是可观的。因而高技术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保证一定研发投入,持续地进行创新与研发。企业可选择在实际项目中不断地去研究新技术、新设备,从实践中出发,形成一些关键核心的理论,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8]。除了在项目中持续创新外,科技领军企业还可成立了一定数量的研发中心,注重基础研究,从理论开始研究,并将其一次次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如此双向技术创新模式促使企业在发明专利和仪器设备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3解决科技领军企业要问题的建议

1.建议主管部门针对科技领军企业的行业异质性,因企施策,设立关键性技术或公共创新平台,如针对产业关键共进技术的研发建立公共创新平台及配套的政策服务,整合技术创新力量,提供充分的技术创新资源;促进协同创新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相关咨询指导服务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2.建议主管部门鼓励设立为科技领军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技术解决方案的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便利的服务,引导企业开展有效的技术创新活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

3.未来建议加强对科技领军企业关键性技术研发和共享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4.建议进一步解决科技领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融资政策,从而帮助企业获取足够的发展资金,引导科技领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5.坚持科技项目、人才、平台、资金一体化配置,强化资金整合、政策集成,形成支持创新平台的政策合力。制定创新平台项目支持办法,对绩效评价优秀的给予持续支持。拓展投资渠道,采取政企联合、省市会商、多级联建共建等方式,联合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共同投入;通过股权投资、专项债、贷款贴息等引导企业、社会资金加大投入,为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4结语

本文针对科技领军企业在科技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科研投入资金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融资成本高、缺乏高端技术型人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董月霞.能源行业领军企业创新驱动探索与思考[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29(05):34-38.

[2]张双才,刘松林.我国先进制造业创新驱动要素供给机制的完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21,39(1):69-75.

[3]张国成,石璐珊,王元明.宁波市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的思考与建议[J].今日科技,2018,(10) :55-57.

[4]杨忠,宋孟璐,徐森.制度复杂性下的国有领军企业创新链运作机制——基于国家电网的案例分析 [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58:84-98,161.

[5] 李晋章,张虎翼,薛雷.基于创新型领军企业建设创新联合体的模式探析[J].科技促进发展,2022,18(03):360-366.

[6] 刘轩,戴美想,赵阳.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集成服务模式路径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22,39(21):6-9.

[7] 张艳霞.创新型领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路径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34(07):25-27,31.

[8] 熊肖雷.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产业创新视角[J].科技和产业,2020,20(09):08-17,62.

通讯作者简介:周小伍,E-mail:274864572@qq.com,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彩虹路与方兴大道交口东北角设计总院交通慧谷,邮编:230088,手机:13956073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