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核心素养,教师从容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提升核心素养,教师从容应对

黄晓芸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实验中学  湖北省 荆门市 431999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校、教师。要学生具有核心素养,学校、教师应对核心素养,该做些什么?

    关键词:转变  调整   构建  融合

   学生核心素养将成为一切教育活动所遵循的目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成框架,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也将开启我国在核心素养评价领域中的系统探索。

 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我们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教学活动有效地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换句话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校、教师。要学生具有核心素养,学校怎能没有?教师怎能没有?那学校、教师应对核心素养,该做些什么?

第一,核心素养首先对学校的课程设计提出了更合理的要求。

许多学校更关注对学生“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容易被忽视。所以,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肯定是学校要加强系统研究、顶层设计和综合改革。一是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反映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反映在课程、教学、课堂、活动、文化中,进行系统的链式设计;二是增加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多样化供给,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为核心素养转化成基本素质提速增效;三是推进各种教育资源跨界融合,提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成的“立交桥”和“结构模”。腾出的大量课程时间和精力,促使多元教育需求的供给与满足,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第二,核心素养对教师要求的更多,更高。

首先要打破教师习以为常的人才观与评价观。对于教师,这是个巨大挑战。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 首先要清楚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这也是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的必然要求。

其次,教师要调整课程目标定位,引领核心素养培育。

    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目标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特点,选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并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目标中。在课程实施方面,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指导课堂教师教与学生学。教师由单纯关注学科知识教学、考试教学转向全面关注学科能力教学、学生发展素养教学,从而真正实现课程从学科本位发展为育人本位,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再次,教师要建构多元评价方式,引导核心素养落实。

关注核心素养所带来的评价内容变化,聚焦高级认知能力,重视对非认知因素的评价。核心素养在评价内容指向上更强调对批判思维、探究、问题解决、实践创新等高级认知能力的考查,以及对情感态度、价值取向、自我管理、责任担当等非认知因素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应的参考元要多样,这样才能确实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

    还有,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 ,促进核心素养生成。

我国在课程改革以后,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学发生了很多变化,教师设计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活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方式仍需要不断改善。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系列研究,鼓励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开发更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

要完成这些理念到行动的转变、提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钻研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创设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空间。   

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才有可能把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整体性的教学目的;才有可能设计出恰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全面实现思品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第二,推进启发式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思维。

经常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与提炼,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知的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理解观点,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道德行为的外显。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继续实施启发式教学,设计有思维梯度、思维深度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当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后,教师要学会有效地接纳和利用,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三,开展跨学科的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一方面需要将本学科的核心知识、结构化知识通过有效的方式教给学生,使他们掌握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形成本学科的学习能力。但鉴于我国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的实际状况,教学中教师还需要跳出本学科的界限,各学科展开合作,围绕跨学科的内容和项目,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这是对教师的考验,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智能、专业风范;也是对学校的要求,学校要通过深入分析教师岗位要求,开展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展教师培训,为教师提供了更为个性化与生成性的学习资源,以提升教师队伍。

只要学校能有效解决好课程合理设计问题,教师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一定能实现让每一个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