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 衔接 拓展:基于《语文作业本》的单元整合设计 —以统编三上第六单元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预习 衔接 拓展:基于《语文作业本》的单元整合设计 —以统编三上第六单元为例

张蒙璐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中心小学   315722    

【摘要】随着统编教材全面实施,省教科研对语文统编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进行了重编整合,注重与教材课后题的衔接,将单元要素呈现在习题中,有效实现语文要素的逐层落实,在教学中,《语文作业本》的实际使用需要进行不断探索。

【关键词】语文作业本 整合设计 语文要素 减负增效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教师对《语文作业本》的应用,要实现减负增效作用,而简单片面地减少学生作业总量,并非真正减负。部编教材与作业本的一次次改革,显示着落实此要求的要求:将作业本习题与语文要素紧密衔接,结合学情进行有效整合设计,提升习题的思维含量,优化课堂教学,进而减少学生作业负担。笔者从《语文作业本》着手,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从预习、衔接、拓展三个方面,浅谈《语文作业本》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把握学情,预习导向

统编版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以教材为中心,将语文要素有机结合在习题的设计中,从而成为我们解读与统编版教材要求的有力抓手。

(一)字词识记,助力理解

    以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单元为例,三年级上册的作业本中,基本编排为基础字词、课内理解与课外阅读提升、练笔三部分,其中基础部分细化:生字书写与识记,词语意义辨析应用,句子仿写。 作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自主学习、识记生字的能力,在了解学生目前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作业本中的部分习题是可以在课前预习中直接使用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第2题,将两段的关键信息概括例举,让学生不再停留在简单直白的词语填空,而是在阅读语句时,形成对于文段内容安排的初步认知,有助于课堂上对内容梳理时的理解。

(二)思维导图,梳理内容

除了字词的识记外,课前预习引入作业本的部分练习,还能够让学生对教材文本的主要内容,有了自我尝试性的概括,比如对文本内容有理解性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在预习环节,梳理文章结构,以《海滨小城》一课第3题为例,如下图(图2)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fb8aa516581c5624ebafafd78ba8db7.jpgfb8aa516581c5624ebafafd78ba8db7
图2

思维导图本身具有直观性,学生在拿到这个图片的第一时间,已经对文章内容有了粗略了解,在完成这样一个思维导图的真正意义,在于学生完成后的自我发问:1.这三个地点分别出自4、5、6段的第一句,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点?2.为什么题目中对于前三个段落概括为“海上”和“海滩”。

有了预习的基础,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尝试在原导图的基础上,明确地加入自己的补充,如下图(图3),将课文的主要内容绘制成更加完整的思维导图,继而利用思维导图来作为导游,向大家介绍海滨小城,轻松衔接课后题,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改编后的《语文作业本》与单元的语文要素密切结合,在给予学生坡度的基础上,应用于课前预习,是学生适当“有所得”后进入课文学习的有效推手。

二、落实要素衔接课堂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隐含语文要素,在各册各个单元中系统勾连。改革后的语文教材,将单元要素落到课后题中,因此,比对课后题围绕课后练习确定教学目标将《语文作业本》融入课堂,是目前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中的努力方向。

(一)沿用衔接,引领课堂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单元文本的课后题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要素,如下表(表1):

单元要素

文本

要素链条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古诗三首》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海滨小城》

说说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是什么样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  

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表1

结合单元要素,在《语文作业本》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习题巧妙进行了衔接,更适合在课堂中直接使用。例如,本单元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4题,练习设计巧妙地结合了单元要素,适当为学生梳理课文主要内容降低了难度,借助思维导图,不仅理解了中心句,更将“海岛”“海水”“海底”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呈现。在执教本课,梳理内容主要时,教师就能够利用这一练习加以改造,先导后放,将作业本的练习融合于课堂。

(二)改造延伸,顺学而变

在课堂生成时,我们也可以借助已有的作业本习题进行深化,再设计几个问题作为补充延伸19课《海滨小城》的课后题为: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第一段话的意思,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该课作业本中,利用段落精读的方式落实了这一语文要素,例如,作为本单元第二篇长课文,有了前一篇《富饶的西沙群岛》作铺垫,学生对“关键语句”已经有了初步概念,本小题对于学生当下的学情而言较为简单,笔者认为此时可以顺势对习题加以改造:保留第(1)小题,增加填空,概括文段大意。改造后:

(1)片段中哪两个句子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两段话的意思?完成填空,并尝试说一说小城美在哪?

小城的(   )美,美在榕树(  )、榕树( )。

小城的(   )美,美在街道(      )。

顺学而变,通过对作业本的灵活运用与改编,教师引入作业本到课堂教学时,增加了习题的价值,使得练习更符合当堂课的学情,顺应学生需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语文单元要素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优化设计,分层拓展

小练笔是统编版教材改革后,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注重与单元要素的衔接,如下表:

单元要素

文本

要素链条  

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富饶的西沙群岛》

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几句话。

《美丽的小兴安岭》  

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习作《这儿真美》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

为单元习作铺垫,层层递进,降低完整一篇单元习作的难度,也是在提升学生的习作兴趣。顺应这一板块变化,《语文作业本》中增加了小练笔的比重,如本单元作业本的课时习题中分别安排了两个小练笔,与课后题对应。

(一)层级设计,提供台阶

在这部分教学时,笔者认为可以适度调整作业难易梯度,根据学生的不同习作水平,设置分层小练笔。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小练笔: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对于小练笔,有设置分层作业的必要,以此减少作业负担。因此笔者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小练笔进行了改造设计,通过三星评价,设置不同难度,从借助图片填一填,到给出关键语句写一段话,最后一阶梯为自由发挥练笔,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星级完成练笔。

(二)拓展作业,实践创新

为增加作业的实践性,加强趣味,在衔接单元语文要素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在作业本基础上,设置拓展类的作业,举一反三。如本单元的学习中,在完成作业本的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第4小题和19课《海滨小城》第3小题,思维导图填空的基础上,笔者布置了拓展实践作业:为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也设计一个思维导图,完成思维导图后,第二课时中,学生借助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衔接了课后题第三小题: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制作了思维导图的学生,在说明理由的口语表达中,显得成竹在胸,真正有层次有坡度地在课堂实践中融合《语文作业本》,将其价值最大化。

四、结语

结合以上论述,《课堂作业本》可作为课前预习导向,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自我探究梳理,便于教师初步了解学情,调整课堂教学设计;可衔接课堂,使教学活动有效对接课后题,精准落实语文要素;可在单元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整合改造习题,设计拓展作业,进一步落实语文要素。借助《语文作业本》,教师要真正为学生减负,为课堂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儒敏.《“统编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议》[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3]余琴.《学习力何以在课堂生长——指向学习力的小学语文“学习设计”教学研讨学术沙龙》[J].小学语文教师 P8-11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4]余琴.《浙江小学语文最新课例精选(三年级上册)》[M].文汇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