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立足学科核心素养,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孔建

重庆市长寿第二中学校

摘要: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要结合信息技术具体的特点和高中学生具体的学习特征,开展创新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正确引领下,高中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及时改变教学模式、观念,结合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这门课的知识、技能,进而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新趋势,并以此来达到预期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与信息意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搭建起学生与现代信息技术沟通的桥梁。因此,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联系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及任务布置等多样化策略,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借此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会让他们更愿意主动学习,使其能在扎实掌握知识过程中提高核心素养,确保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开展可达到理想目标。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从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人对计算思维的理解都存在误区。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内,仅仅将计算思维当作计算机思维,认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便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基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是指导学生来通过软件制作一些作品。其中,部分学生仅仅是完成了作品制作,便认为自己的信息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此,在以上认知误区的影响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同时也造成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局限性。由于教师、学生和家长仅仅是将计算思维当作了计算技术,那么其关注的重点也仅仅是使用什么方法来实现什么目标。但实际的计算思维所关注更多的是问题解决的过程。因此,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将其关键点放在计算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提升、计算思维拓展等方面。

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的各项能力也不可或缺。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了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各个方面信息技能进行掌握,也要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这些能力,增强综合应用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可以帮助他们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并从中让他们对知识有很强的渴望,并慢慢地融入信息社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给学生一个数字化学习的良好环境,让他们在得到技术支持的情况下,逐渐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要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进行思考,并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顺利达成教学目标[1]。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习兴趣

老师要不断地转变教学理念,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未来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工具,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老师应该通过先进的教学策略、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热情,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老师在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时要有章法,遵循学习规律,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巧妙提问等方式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比如在高一信息技术必修1第二单元“数据处理与应用”学习中,老师可以多维度创设情景来导入教学,比如从自我认知上来思考调查问卷的组织形式和流程,并小组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形成报告,各小组交流分享,另外,对数据加工环节所涉及到应用软件的使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状况,如初中各城乡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状况的实际差异,因此,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表格的各种操作,而是先介绍生活中各种表格的呈现形式,让学生知道为何而学和学有所用。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庞大能力,最基本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函数应用及数据的可视化都要让学生切身体会,提高他们的兴趣,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思考如何用程序的思想来完成部分操作,进而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核心素养。

2.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

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信息处理方面的要求不单单包括视觉观察,还有结构化和模块化信息处理。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也是相当有必要的,具体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第一个就是加强在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的教育。简单的计算机编程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问题分析、模型建立、设计算法等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把程序设计作为教学的主要切入点,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创造一些合适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们依据实际情况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同时进行算法选择以及简单的代码编写方面的讲解,让学生能够选择更加合理的算法,有效提升他们的计算思维。另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中会怎样去实际应用计算思维,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模型。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从教室中走出来,把计算思维应用于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当中来,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

3.运用网络管理与应用解决现实问题

把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如何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以网络管理课程为例,在网站搭建与网页的学习中,要使学员了解网站的策划与构思、收集与整理网站资料、制作网页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操作方式,而且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解决问题。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搭建班级网页,利用班级网页的形式,将班级的学习情况,展示班级的优秀学生,班级的活动等等。在设计网页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设计,使其能够更好的完成网站的构建。因此,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就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4.渗透品质教育,提升学生网络道德

在对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学校会教会学生关于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道德品质方面许多没有做到位,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应用网络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并帮助学生成长。对于一些网络上的不健康的用语,自身应该有很好的防范意识。学校应该教会学生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同时在网络上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于网络暴力避而远之。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不仅能够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出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2]。

5.优化与革新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教学评价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励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保证。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因此,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设计科学的教学评价内容。对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深刻意识到教学评价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新知识积极性的影响。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给出的教学反馈内容,了解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上存在的欠缺,也能够反思教学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这样,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进而体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学生也能够理解教师所讲解内容,并且在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对学生的内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不断为学生渗透核心素养。在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优化教育方案,借助信息技术的灵活性,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为信息技术教学建立更长远的发展前景,还要正视起教师的职责,以生为本,为学生打造多元化的学习课堂,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春峰.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0(17):143-144.

[2]董帝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20(1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