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技巧

李萍

湖北省襄阳市五中附属初级中学 

摘要:现如今,新课程改革已进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上升一个台阶。虽然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已然获得一定的成绩,但仍要保持清醒的意识,认识到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仍存在不足、面临困境,需进一步的创新、改变。像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方式的单一等等,制约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面临的教学困境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技巧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技巧;

引言

教学技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轻松。对学生来讲,升入初中就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具体到初中数学学科就是要面临学习难度加大,学习内容增多,课后练习增加等问题,让学生倍感压力,产生畏难心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这一心理,尽可能打消学生的顾虑,巧用技巧,发挥实效,突破困境。

1.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的问题

(1)不能正确利用新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许多初中数学教师具备了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意识,也意识到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一些教师只重视自身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却不能真正地将其运用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大多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课上时间,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被许多教师忽略掉。另外,教师在课堂评价上存在很大缺陷,只能片面地对学生的个人意见进行修正,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肯定与延伸,这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2)不能正确地利用课堂提问。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的培养,因此,课堂当中的提问环节就显得格外重要。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将启发与提问相混淆,认为加大提问的比例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风格。然而,课堂问题设计不合理,科学程度不高,随意性较高,对于教学质量的改善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并且,有一部分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只给学生作出对与错的评价,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不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样的提问大多是无效的。

1.2学生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动力的缺乏是其存在的最大问题。学习动力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对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偏低,没有学习积极性,不会进行自主学习等方面。数学属于理性学科,其理念性、系统性极强,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当中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但一些学生的数学入门能力较差,不能跟上教师的节奏,使其在后期的学习中迷失自我。当然,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风格对学生学习动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2.初中数学教学技巧

2.1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技巧

数学不像语文那样形象生动、和生活联系紧密,只是一些数字的游戏和抽象的定理公式。初中学生对于数学课的兴趣,主要是因为数学联系容易让学生快速获得成就感,可是,一些稍微复杂的逻辑运算也会使学生们大伤脑筋,因此,他们往往在多次遇到难题的时候,对数学的兴趣开始消退。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善于利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2数学课堂设计问题的技巧

问题教学法是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但是,问什么、怎样问却是有很强的技巧性。作为教师,就要掌握一些设问的技巧,善于针对思维训练的目的来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要训练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时,就设计类比型的问题。比如,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时,可将小学数学的混合运算法则与之类比;学习二元二次方程的意义时,则可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与之类比。要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时,就设计一些互逆的问题。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是为了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开拓思维探索的新局面。数学本身拥有诸如逆定理、逆运算和互逆公式等可逆思维的训练素材,如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幂的运算等,是我教学中强化学生逆向思维时用得最多的。要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就设计一些实践探索型的问题。比如,相似三角形和三角函数等知识点教学结束后,我就要求学生思考并实践:“如何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学生们到实地考察之后,记录下一些数据,然后设计测量方案,开展小组讨论,最后形成了几种方法。这个过程,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3创设数学情境

学习情境的创设,对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都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创设学习情境,可以使数学教材得到优化,寓教于乐,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去,学习能力开发的难度也会有所下降。在教学当中,有许多应用题可以利用学习情境的创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思维灵敏度。例如:学习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对于y=kx+b,当b=0,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这是初三总复习节段的复习课,在这之前已经复习了变量、函数的定义、表示法及图象,而本节的教学任务是一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及其简单的应用,没有涉及实际应用。为了节约学生的时间,打造高效课堂,可以开门见山,直接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进行联想回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4内容充实、适当,遵循适度性

考虑到学生能力有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一堂课中的所有数学知识,因此需要教师分散教学难度,协调教学内容,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学会、学好,凸显了适当性原则。而要做到内容充实、适当,时间合理、充沛就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控场能力,还能了解学生心理,把握教学规律。当然,因为每个学期都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还需要师生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不能浪费分秒时间。

如,在学习《认识三角形》这一课内容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了解、会画以及运用三角形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并尝试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笔者分析了学情:大家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对三角形较为熟悉,这是教学中的优势,但要同学们学习、理解三角形相关概念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中线、角平分线很容易混淆,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只好将本课分为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是学习基础概念;第二课时是进行实践练习;第三个概念是课外拓展、提升巩固,由此分散了教学的难度,也不用勉强学生记忆。其实,在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对知识点的把握与应用的速度超出了笔者的预想,提前完成了第二课时的练习任务,还剩余一定的时间,此时笔者将第三课时的内容放到了第二课时中,趁热打铁,避免浪费教学时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直是一个相对困难的科目,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使得教学方法的探讨越发重要。希望广大的初中教师可以认识到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胡雄.刍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考试周刊,2017(11).

[2]杨秀东.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策略刍议[J].考试周刊,2016(25).

[3]王月红,王玲.如何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05).

[4]孙冰洁.现代教学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