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0
/ 2

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应用

陈雅竹,康维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  陕西省  咸阳市 712000

摘要: 目前,一些电力行业的电价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电力企业有必要采用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电价管理体系,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促进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现代化方向不断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给电力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电力营销管理;电费电价;方法应用

引言

 现阶段,传统的电费资金安全监督体系在不同发展规模的供电企业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与问题,降低了供电企业电费资金管理的安全与效率,不利于供电企业的高效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应用,为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电力营销管理中的计量与核算管理

目前,传统的手工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力营销管理的要求,而且传统的处理方法准确性低,无法保证计量和核算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会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实际上是定义电力能源成为市场交易产品的关键,其通过科学有效的营销服务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及商品价值,以此提升电力企业的整体经济收益,进一步增强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出电力营销管理中的效用价值,电力企业应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信息相符的管理体系,同时要根据市场消费趋势及实际情况对计量与核算开展科学管理工作,满足不同消费者对电力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另外,电力营销管理还应依照市场动态变化而调整管理内容,在全面分析各类电力数据的基础上,采取精准、科学的分析方式对计量与核算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工作,保证计量与核算管理的适应性,确保计量与核算调整的合理性,由此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升其经济效益。

2 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

2.1提高用电数据分析的精确性

用电数据分析结果是否合理、准确是影响电力营销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定制和调整市场计量核算时,首先要充分掌握电力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对影响电价准确性的不良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加大营销数据的统计力度、提高数据分析水平,在全面了解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后,优化计量与核算的调整模式,由此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电价,为电力企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电力企业想要维持电力市场的稳定性,要切实保证各类电力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其应不断收集每月汇总的应收电费数据,参考实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制作统计表格并汇总详细内容,再根据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调查结果对不同用户的数量进行统计、记录,明确不同时间段的电费量及用电类型等内容,为后续调整计量与核算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在对各项电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电力营销管理人员要针对电源电压的差异性供应方式、不同类型的用电客户及电力类型等进行详细分析。

2.2提升预测准确率的技术措施

建立历史数据库。建立尽可能详细的月度分类售电信息、县分公司现金收入数据库、分段分类电价数据库、主要电费返还数据库、电费促销活动日志,关注预购电费规模。掌握“预付费”客户预交电费规模,提高客户预交电费预测水平,逐步收集总结“预付费”客户交费规律,提高预测准确率。构建数学预测模型。依据已经建立的历史数据库和重点活动日志等信息,开展大数据分析,寻找数据规律,逐步建立数学预测模型,并根据预测结果持续优化完善,提高数学模型的实用性。电费收入“日排程”预测作为供电企业新增关键业绩指标,相关规则正在进一步完善和建立,目前尚无成熟的预测经验可循,相关单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预测准确率。同时,在开展电费收入的预测的过程中,要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及时掌握用电市场动态,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决策力和凝聚力。

2.3集中电费核算更加科学合理

在提高电力企业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过程中,电费集中核算也促进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通过与银行、邮局等部门合作,完成电费收缴和企业资金流转,达到快速转账和核算的效果。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的电费集中核算,符合国家在节约资源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号召,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做到节约用电,电力企业根据行业、地区、时间段等制定了不同的收费标准。集中电费核算能够精准地应用不同的收费标准,用户通过网络实现多种方式的电费缴纳,大大提升了缴费便捷性。

  2.4电力营销管理中常用的计量与核算分析方法

(1)分析售电电压的实际变化。电力企业在实施电力营销管理措施进行计量核算时,应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将所有有效的相同因素作为计量指标进行计量核算,全面提高电力营销管理的全面性和合理性。在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时,可对影响电力企业经济收入的不良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定义同度量因素,充分体现出数据信息的指导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期间不可仅局限于电费、电价的指数,还要明确规定时间段内增加电力销售收入的影响因素,通过详细分析,确定具体的电力用户,在寻找真实性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提升综合指标的真实性,进而获取全面、详尽的综合指标。(2)参考售电量和售电单位的变化进行分析。多因素分析法是电力企业分析计量与核算时广泛应用的有效方法,其需要参考售电量和售电单位的变化进行分析。当总变动量因多项影响因素而发生变化时,其绝对数值也会发生改变,利用多因素分析法对其展开精细化分析,进而掌握计量与核算的变化规律及影响计量与核算变动的主要因素,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管理、调整,及时恢复计量与核算的合理性,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5提高电力工作人员信息化素质

电力企业管理者应更加重视电力职工的信息化素质。在招聘电力营销人员之前,应对其营销工作的现状进行梳理和讨论,总结其存在的问题, 依托这些问题对电力营销人员进行选定, 综合考量他们的电力营销经验、营销能力、信息化素质等等, 最终筛选出适应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状况的人才, 提高电力企业整体业务素质。 另外,为强化统一管理,健全信息化营销工作机制, 供电企业还可以定期聘请相关机构的研究人员与学者针对电力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训和教育, 对日常电力营销工作当中产生的各项问题进行进一步解决, 从而使电力企业发展更加规范,营销流程更加协调,促进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为有效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积极性,保障信息化营销质量,电力企业还可以在营销人员群体当中开展信息化营销业务竞赛、营销大比武等类型的活动,针对优胜员工予以表扬和奖励, 对不合格员工按规定进行处理, 使供电企业当中形成热爱信息化、 学习信息化的良好风气,促进信息化营销工作的持续性发展。

 结束语

电力企业是社会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电力营销管理的支持。电力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稳定发展,还应充分认识到电力营销管理的重要性,结合电力市场目前的发展情况对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充分掌握用电数据,针对不同用户的类型进行合理分类,通过科学高效的分析方法对计量与核算进行优化调整,在满足各用户用电需求的同时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1]荣湍.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方法应用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7(20):113.

[2]朱燕华.电费电价分析方法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17):244-245.

[3]张洋,赵妍.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探讨[J].电子制作,2016(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