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刘宁静

永州市规划设计院    425000    湖南永州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种开发、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不仅要考虑到空间、属性、社会等方面的数据,还要综合多个目标下的各类规划要素,兼顾规划后的有效执行与管理。而将GIS技术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将能够有效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效率和科学性。基于此,本文将对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GIS空间分析;国土空间规划;三维

1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在国家整体战略下,对各个地区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整体规划。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可以实现对各地区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所进行的合理布局,可以有效促进各地区之间和谐相处,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随着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国土空间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实际建设中如何对空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各方面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GIS技术来分析区域内各类土地、河流、森林等各类资源以及其分布状况,将成为有效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重要保障。

2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2.1 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

国土空间规划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城乡空间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为主要目标,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在一定范围内,结合国家和地方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编制而成。国土规划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涉及范围广、专业知识多。GIS空间分析功能能够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精准、全面、快速的处理,同时也能够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及可视化展示。GIS空间分析功能可通过可视化信息手段进行空间信息和数据统计管理,并且能够对各专项规划进行空间对比与分析,进而为国土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手段。此外,GIS空间分析功能还能够应用于各类数据和统计数据之间的关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汇总与整理,然后以专题图的形式将各类数据之间的联系展现出来。

2.2 辅助国土空间规划决策

GIS空间分析功能的可视化、可视化的空间分析数据,可直观展现国土空间现状特征和规划目标定位,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区域土地利用布局情况和开发潜力。并且也可以结合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维度数据,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布局、生态安全体系等进行深入分析,对未来可能的规划布局方案进行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GIS通过空间叠加、时空表达等技术手段,可将各种影响要素和空间数据叠加在一起,进行统一的综合分析与评估,由此切实提升国土规划成效。

2.3 实现成果与规划的动态监测监测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推进,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实时了解其规划成果是否与最新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以便进行实时调整与修改。因此,GIS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规划成果的数据、模型等进行综合评估,从空间上把握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变化情况,从而更加及时地更新工作进展和方案内容。除此之外,利用空间分析功能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将规划成果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例如,在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调控的过程中,可以对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工业走廊”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并对其开发强度、生态红线划定情况等数据进行更新。同时,还可以在相关部门人员参与下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和自然保护功能区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结合最新数据信息来优化城市发展布局。

3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3.1 GIS在规划管控中的应用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核心的管控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土空间规划在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全域城镇化的过程中,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简称“双规”)进行相应管控。通过GIS的运用,可对规划范围内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进行单项评价或多要素叠加集成评价,为评价资源环境本底状况和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基础支撑。GIS在“双评价”中的应用,可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简称“双规”)中所包含的各类空间数据,通过对各类要素评价成果进行分类汇总,并结合土地资源与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土地资源分类评价和城乡建设用地分类评价。对土地利用现状的空间格局与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人口分布等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对规划范围内的国土空间资源使用现状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城乡居住人口分布、建设发展与保护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由于“双规”在土地管理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故在“双规”中开展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双规划”指标体系量化时,可采用遥感解译方法对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结果进行解译。为满足城乡规划要求,应充分考虑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主要资源类型,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对城镇建设用地及其空间分布提出明确要求。

3.2 GIS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对于生态系统来说,生态环境问题是首要需要解决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运用GIS技术,将生态功能区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形成生态网络或生态廊道。基于遥感技术的卫星影像分析,有利于将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整合成完整、统一的大尺度空间,同时也可以开展对景观格局的分析、研究和预测。

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以将GIS空间分析功能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通过对植被、土壤、水质、气候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不同用地类型的最大适宜面积数。利用GIS技术分析植被的适宜面积及其分布,可对不同区域进行生态评价。此外,基于GIS功能还可以开展土壤侵蚀监测与评估。将GIS技术应用于景观格局分析,可以分析景观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并实现对景观格局的动态监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开展生态监测和保护,能够有效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实现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改善。

3.3 GIS在规划布局中的应用

在我国,城镇空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由于历史原因,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都相对较小。在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研究土地利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从而为城镇空间的布局提供合理依据。

在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时,往往需要将城市用地纳入到国土空间规划之中。然而城镇建设所需用地指标具有动态性特征,因此需要将建设需求进行分解并分配到具体的土地利用结构中。而对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问题和规划问题需要研究其空间分布规律,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城市建设的合理化发展。

空间分析是GIS的核心,在规划布局中,空间分析是其中的核心部分。通过GIS技术分析城市空间,可以将城市区域进行可视化表达。并通过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状况、人口密度、资源环境容量等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今后的建设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国土空间规划中,GIS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从而提升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目前,很多城市都在积极运用GIS技术对城市内部的各个区域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本文主要探究将GIS空间分析功能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中,从宏观角度探讨了GIS空间分析的具体应用途径,并总结了GIS空间分析功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希望能够为今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海平,吕涛.基于GIS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估研究[J].智能城市,2022,8(04):75-77.

[2]孙江宁,蒋凯.GIS空间分析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探讨——以银川生态规划为例[J].建设科技,2021,(08):60-65.

[3]何红,石志伟.浅谈GIS空间建模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J].经纬天地,2020,(04):69-7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