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城乡规划的结合——以伏羲文化产业园概念规划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3

中国传统文化与城乡规划的结合——以伏羲文化产业园概念规划为例

阚乃日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709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伏羲文化,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在当今的情况下,中国城市飞速发展,如何解析和重铸中国的传统文化,寻找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文脉以及本身的文化内涵,并且在区域上结合空间进行固化,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对此进行继承和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伏羲文化;城乡规划;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especially Fuxi culture,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China's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In today's situation,Chinese cities are developing rapidly.How to analyze and recas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find the historical culture,context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city itself,and solidify it in combination with space in the region.In the process of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this i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study on this.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uxi cultur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1   引言

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从公元310年,晋天竺僧佛图澄西来往锡于此,在旧寺废墟之前建寺,名佛屠寺,1932年蒋介石参谒伏图寺,题字“河图洛书”,并捐款修缮。在19世纪末,根据明朝的建筑建制规格进行重新翻建,三进院落,占地约2.87公顷。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对中国近2000年的发展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影响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时间之长,在全球文化历史发展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目前,在现如今的中国城市发展愈来愈猛烈的时代下,大多数的城市的面貌、建筑风格、建筑色彩等几乎千篇一律,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及抄袭国外的倾向愈演愈烈,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在深度的解析中国的传统文化及重铸情况下,找到属于我们自身的历史文化、文脉、内涵,在未来的城乡规划中及未来的城镇建设中,我们着重的考虑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自身的文化及内涵,这是我们目前阶段城乡规划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本文尝试以伏羲文化核心地区的洛阳孟津为主,同时辅以相关的规划案例为基础,从文化解析、文脉梳理、文化传承等三个方面入手,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上与未来的城乡规划的关系上进行相关阐述,我们通过相关的案例分析,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及人物上着重考虑,同时考虑中国的历史文化在城市区域空间中进行体现和运用的具体方法。

2   文化的解析

2.1 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文化可以被定义为由人类所创造的各种实体、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体,它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狭义的文化定义为与语言、文学、艺术和其他精神相关的产品,这些产品都是基于某种意识形态的。同时文化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文脉、风俗文化、传统习俗、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的产物。

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出来,这些形式可以来自不同的群体和社会。其次文化具有普同性,它主要是社会实践活动中普同的文化形式,各个不同民族的意识和行为具有相同的、共同的样式。

文化的继承性,人类的发展及生活在向前发展的同时,文化也是从不间断的、代代相传的,如果文化没有继承性,也就没有文化诉说,文化的地域性,是由于地理区域、生态环境、生活习性等方式,历史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据相关资料了解到,我们所了解的文化多样性是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相互碰撞下所产生的,这也是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同时文化也是具有一定的传统型,以及相关的现代性,这也是文化体现的两个重要特点。与此同时,我们了解到,文化是具有一定的传统性的任何的文化都是,是经过时间沉淀,日积月累所形成,但是文化自身又是一个相对动态的,是一个相互矛盾的概念,在一个历史长河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讨论的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

2.2 中国传统文化和伏羲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里生根发芽,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与时演化汇聚而来的,是指在中国的地域内中华民族创造的、世世代代传承发展的、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文化悠久的复合体。并且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非常的复杂,同时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同时具有强烈的文化底蕴,历经时代的洗涤和沉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再回溯中华历史文明的源头时,我们了解到,在既有较多的新石器时代时,我们所见证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有一定依据性的,同时也有见于历史典故、典籍、史传等多方面记录,以及人们口口相传的,经久不衰的流传于坊间的历史传说相互印证。在历史传说过程中,中华文明起始于三皇五帝时代。伏羲排在三皇首位、百王之前,是中华文明的创立者,是中华文化的开路者,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儒家文化也有着传承的关系。可以说,伏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

3   文化的重铸

3.1 伏羲文化的发展历程

历史的文化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了,据了解“三皇五帝”的时代,历史传说中的人伏羲创造了八卦,也在同时期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文脉的源头,在伏羲所创造的八卦中,其中所包含的“天人谐和”的思想,包含着完整性、豁达性的人们思考方式与讨论法一个思想,它们既是中华文化的起点,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最早古史中所记载的历史人物伏羲,是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易经》《庄子》《荀子》《管子》《山海经》,以及西汉的《史记》《楚辞》,同时在两晋南北朝的《拾遗记》《昭明文选》相关史记中也记载着伏羲的历史事迹,在唐朝的《补史记·三皇本纪》中也都明确的记载着,和宋代的《古史》《太平御览》以及清代的《世本·帝系篇》都有提到过伏羲文化。我们在历史中游走,在古史中翻阅,了解伏羲文化的发展历程,明白伏羲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文化的挺进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难以言明的特殊作用。

3.2 伏羲文化的当代诠释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研究复习文化,培育百姓的开创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开创精神,既包括了从零到一、从无到有的创造与突破,也包括了坚持不懈的创新变革,只有具备这样一种开创精神,当今社会才能拓展新的领域,探索新的模式,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为设备的进步带来更多的可能。

在相关的古史中,记载着伏羲文化的发展,是以自身部落发展为主要职责,同时,伏羲文化中提到的心系百姓幸福的远大格局以及担当精神,也正是目前所处的社会必备的精神品质,一个人只有追求自身的价值基础上,同时向社会价值的一个相互转换情况下,这样才能使得自身的发展、队伍的发展、时代的发展相互融合,共为一体,从这方面考虑,伏羲文化的意义上对现如今的社会乃至个人来说,也正是这种基于担当精神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精神的意识,是推进我们社会精神核心的前进与自我的升华。

3.3 文化之传承

河南省的洛阳市名震中外的十三朝古都,既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历代以来的古代文明、文化、文脉的中心。

3.3.1 用地条件分析

根据相关的历史书记载,伏羲文化的祭祀之地处于河南省的龙马负图寺内,这处地域同时也是中华历史文化、文明文脉的发源地之一,本项目《中国洛阳•孟津伏羲文化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用地规模约127.09公顷,其中规划用地涵盖了龙马负图寺、石家村、双塘村、樊家村等。本次规划中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龙马负图寺坐落在黄河之北,邙山之南,而寺前是图河的古道,它的主要建筑风格以明清风格为主,寺焉非寺,庙焉非庙,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特点的古代建筑。

3.3.2 人文资源

孟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遍布城乡,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5处,县级12处,不可移动文物点288处,其中历代古墓葬场207座,不同时期文化遗迹36处,石窟石刻12处,古建筑4处,革命纪念地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邙山陵墓群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3.3.3 生态环境

伏羲文化产业园位于孟津区,紧邻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全长30工公里,面积6206公顷,丰富的水系资源及动物资源,湿地面积较大,生物多样性复杂,已然成为重要的国家湿地资源。

3.3.3 伏羲文化产业园的定位

本次规划主要以“伏羲画卦、龙马精神、人文之根、黄河古津”为主题,针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之灵魂“伏羲文化”进行深度的研讨,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打造世界华人、国内友人的寻根问祖之地,中华历史文化的源头,集观光、旅游、休闲、养生、文创、教育、研修、会议、体验、生态、国际文化交流等多方位一体的国家5A级人文历史风景名胜区。

3.4 伏羲文化产业园的构思

3.4.1 整体构思

本次规划主要以“文明为魂”,深度挖掘中华“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底蕴,以三位一体的文化、文脉、历史沿线为线索,打造底蕴深厚、文化荟萃、艺术之巅的中华文化、文明、文脉的体验之旅。

借“山水作媒”,融合“文化体验+黄河观光+小镇休闲”的旅游线索,打造回归自然山水,再现传统津渡文化的黄河休闲之旅。

融“度假适用”,设计“易学养身+五行养生+悟道养心”互为支撑的度假康体线索,打造未来健康娱乐、融入自然的康养度假和城景共融之地。

3.4.2 规划结构

在本次规划中,从整体结构、整体用地、整体的文化来考虑,根据设计构思,确定“太极、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等形象定位,结合伏羲文化产业园的地理优势及相关区位,相互结合,明确规划结构,太极:一个定位;两仪:两大产业支柱;三才:三条游览路线;四象:四大景区;五行:五街六巷;六合:天地四方,经纬分明,七星:星河龙海;八卦:园区八景;九宫:九大庭院。

3.5 伏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5.1 整体保护框架

本次规划在考虑洛阳市的文化底蕴,依托孟津区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更进一步的继承与发掘中华历史文化、文脉,结合历史重点,主要突出孟津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历史文化特征,构建“三区、一轴”的整体保护框架。

三区:龙马负图寺组团片区、始祖智慧组团片区、佛缘聚贤组团片区,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片区。

一轴:是指伏羲文化轴,以三组团片区视线通廊为主要轴线,串联伏羲文化与空间的纽带。

在本次规划中,考虑到伏羲文化的重要性,以“三片区“内为伏羲文化主要承载体。也要考虑相关的历史文化保护,其中龙马负图寺为省级文保单位,在考虑重点保护单位提出进行保护范围界定的同时,也要提出相应的保护及利用要求。

4 文化之创新

在本次规划中,我们坚持中华历史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向,体现历史文化轨迹的时间轴线,以慢行交通为中心的交通轴线,结合相关的人文与历史的轴线,展现多位一体的宏观尺度,突出各个区段的中观尺度,融合多个文化元素的微观尺度功能。共同打造“山与水”、“园与绿”的情景共生、文化与历史相结合的历史文化长廊。生活片区体现折衷、博爱主题;文化片区体现伏羲文化、龙马精神主题;文娱片区体现休闲、康养主题;科教片区体现“有教无类、乐善好施”的主题;生态片区体现道法自然、行性相依的主题。

通过历史轨迹的搜寻,保存并复活的历史文化街区,重新发挥其朝气,反映时代特征,展示文化内涵。打造完整的轴线文化轨迹与空间轨迹:其中历史文物保护建筑的中轴线以保护历史风貌、恢复历史建筑格局为主,其中龙马负图寺以保护为核心,在保护整体的建筑格局同时,也要体现原有历史风貌,以以文化的升华为最终的目的。

本次规划通过对孟津伏羲文化思想的深度挖掘,辅以“伏羲画卦、龙马精神、人文之根、黄河古津”的规划理念,结合中华历史文化、文明、文脉等多方面因素,使地方具有特色,民俗文化具有象征性,使洛阳孟津成为中华文化保护示范区,再提现规划的主要功能的前提下,以修筑多元文化展示空间为主,结合居住、商街、美食、文化等多项功能,融入文旅体验、生活休闲与娱乐康养相结合,形成多功能、多元素的公共轴带,体现和谐与惬意的活力片区。

结语:本文尝试以一个规划案例入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判辩、重铸、继承、创新等多个方面,解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今城乡规划建设的联系,励志与从中找到两者相互融合的方法,在如今的城乡规划建设的工作中,城乡规划的设计师们应当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精髓,打造出敬重和延续传统文化、地理特色鲜明,文化底蕴丰富的中国特色现代化城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伏羲文化则是其中的重要源头,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精神内核的哺育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中华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孕养在每个人心中的,它是中国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我们也要将伏羲文化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文脉底蕴不断丰富和拓展。

伏羲,是中华血脉之根;伏羲文化,,华夏文明之根,响应中华文化强国战略,让博大精深的伏羲精神与文化发阳光大,把中华民族作为全球多元文明的精髓,重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引导全球文明发展,已经是一项作用巨大、意义重大的社会问题,值得人们持续探究、深度发掘、扩大影响,为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带来更大的正面力量。

参考文献:

[1]杜松奇.《伏羲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2]杨复竣.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中国本源文化伏羲文化. 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10

[3]孙顺通、王维民、杨志轩、郭校、焦学峰.《龙马负图寺志——河图之源》.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05

[4]孙玉红、杨恒海.《中华文明起源初探:伏羲文化》. 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08.01

[5]刘雁翔.《大哉羲皇:中华龙源与伏羲文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

[6]马步真《天水·伏羲文化肇始之源》.甘肃人民出版社.2018

[7]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国洛阳•孟津伏羲文化产业园概念性总体规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