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1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

钱华丽

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中心幼儿园 312061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各种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什么是规则呢?规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必须遵守的科学的、合理的、合法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良好的规则是一切活动的保障。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

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孩子的重心放在发展智力、培养技能上,往往忽略了道德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启蒙与教育。久而久之,幼儿就表现得缺乏自制力,行为自由散漫,不愿受拘束,行为霸道、易发生争执,不能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等等

二、小班幼儿规则意识便宜的主要内容

小班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喜称赞、喜成功、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特点。幼儿刚从自己的“小家”进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是从一个“自我”的“我”走向社会的“我”的过程,行为规则意识的培养是集体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规律,日常行为规则主要包括生活规则的建立、社会行为规则的培养和学习规则的培养等三个方面。

  第一,生活规则的建立。如能独立进餐、如厕;学会“七步洗手法”;午睡时能自己穿脱衣服,并将衣服、鞋子摆放整齐;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等。

  第二,社会行为规则的培养。如能主动与教师和同伴打招呼,遵守交通规则,爱护班级的公共财产,愿意与别人交往、分享等。

  第三,学习规则的培养。如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讲述,游戏时能相互合作,遵守游戏规则,会主动整理游戏材料,爱阅读图书,掌握基本阅读方法。

三、小班幼儿规则意识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互动环境,促进幼儿生活规则意识的形成

环境是最好的老师,适宜的环境能引领幼儿自主地参与。图书区我们为幼儿提供良好行为习惯和幼儿礼仪交往方面的书籍。在我们对幼儿进行讲解和孩子们在翻看的过程中,让幼儿对良好行为和幼儿礼仪有个初步了解。设置的“礼貌用语”告示牌,将日常礼貌用语布置在幼儿园的各个醒目的场所。早上来园主动问老师好的宝宝,我们就会把宝宝的照片张贴主题墙上,成为大家羡慕的“小明星。”活动室内“幼儿园里我最棒”栏目的创设吸引了全体幼儿;我们把班里孩子们应该遵守的幼儿行为规则,用图片的形式张贴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看到图片中的自己和同伴非常的兴奋,照片贴在这里,对于孩子们是约束,同时更是激励。不用太多的说教,孩子们就明白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二)一日活动渗透随机教育,逐渐形成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

规则意识不是教师强加于幼儿的,而是需要幼儿通过认知、理解而产生的一 种正确的、自发性的外在行为表现的活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幼儿多观察,多注意,随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做到及时发现,给予及时表扬鼓励及纠正,让幼儿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并发扬。活动中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任何规则意识的养成,必须通过幼儿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通过在多次体验中反复积累,最终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三)以游戏为主导,逐步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自我管理

游戏化的方法引导孩子,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更能形成良好的常规。在区域游戏娃娃家里教师为孩子们投放了布娃娃,小衣服、小梳子、发卡等。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自发的分配角色,相互间学习了分工、合作。为娃娃穿衣服,梳头,在打扮娃娃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不自觉地不断练习中学会了穿衣服、扣扣子、洗脸等行为。在区域活动结束的时候,很多幼儿都会忘了把玩具放回原来的地方,我们就和孩子们玩起“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这时大家往日吵闹声没了,玩具也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习惯培养贵在坚持,因此,我们就要不断的更换游戏方式或形式来吸引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重复这样的行为,这样持之以恒、一贯要求、反复强化,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家园一致,共同教育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规则意识首先是在家庭中萌芽发展的。因此,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如定期开展家园开放日、提供家园联系栏指导性资料,个别交谈等,让家长懂得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掌握方法,家园一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规则意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孩子的行为有点反复也属正常,但教师的要求必须始终如一。不管规则怎么合理,方法怎么巧妙,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所有的一切都是零。让孩子在生活游戏中逐步建立与完善规则,并认真贯彻执行,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