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告状”行为研究及应对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幼儿“告状”行为研究及应对策略探讨

郑清尹

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312030

【摘要】在幼儿园,幼儿“告状”行为发生的频率相当高,有的幼儿一天之中向教师“告状”的次数甚至达数十次,这是他们在社会性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不能对此全然否定。“告状”的类型各不相同,有寻求帮助型、表现自己型、报复他人型等。这些“告状”行为都存在一定的原因,有幼儿自身方面的原因,还有教师、同伴、家长方面的原因。教师若是处理不好幼儿的“告状”行为,那就无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应该如何应对幼儿不同类型的“告状”行为一直是教师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研究,重点研究教师处理不好幼儿“告状”行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寻求正确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告状;应对策略

一、幼儿产生“告状”行为的原因

(一)幼儿个人的原因

1.社会化程度低

社会化程度低表现之一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幼儿在幼儿园与同伴朝夕相处,与同伴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睡觉,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

由于幼儿身心尚未成熟,缺乏社会交往经验,在和同伴发生矛盾时,如被同伴抢玩具、被同伴打等,发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而自己又没有办法处理,只能向老师“告状”,希望老师能够出面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社会化程度低另一个表现是幼儿往往分不清现实和想象,觉得某个同伴不喜欢自己,就会幻想同伴的行为是在欺负自己,比如经常会将“碰”和“打”混淆在一起,当同伴不小心碰了自己一下,就觉得同伴是在打自己,然后将这些行为告诉老师,让老师来批评同伴,解决这个问题。

2.表现自我

有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得比较好,很希望获得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所以会通过向老师“举报”那些表现不好的幼儿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以此来表现自我。如当幼儿和老师说:“老师,他把汤撒在桌子上了。”这时老师会批评那个表现不好的同伴,“告状”的幼儿心里就会感到一丝丝喜悦,觉得自己帮助了老师,长此以往,会变得更喜欢“告状”。

3.从众心理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幼儿的从众心理更是明显,尤其是小班幼儿,看到同伴做什么自己也会跟着做什么,所以一旦看到同伴向老师“告状”,出于好奇心理和从众心理,幼儿便也会学着向老师“告状”,就算是发生的事情很小,幼儿也想告诉老师。

(二)他人方面的原因

1.受教师的影响

幼儿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看法和反应较多依赖于成人的态度,因为成人特别是教师多为他们心中权威的化身。因此教师对于幼儿“告状”行为的态度对幼儿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教师随便对待幼儿的“告状”行为,如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被“告状”者,表扬“告状”者,这会让幼儿误以为“告状”都是对的,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向老师“告状”。

2.受家长的影响

幼儿的“告状”行为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从不控制孩子的行为,导致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一旦同伴的行为不如自己的心意,就会气急败坏,急匆匆向老师“告状”。

3.受同伴的影响

当幼儿看到同伴受到欺负后及时向老师“告状”,能够得到老师积极的回应,幼儿就会觉得“告状”是保护自己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于是,当自己受到欺负或是与同伴产生矛盾的时候,幼儿就会跟老师“告状”。或者当幼儿看到同伴较为频繁地向老师“告状”,就会觉得“告状”只是一种平常的行为,是大家都会做的事情,因此,自己也要去做这样的事情。

二、处理不好“告状”行为的危害

(一)让幼儿产生依赖感

如果幼儿一遇到与同伴产生矛盾的情况,就直接选择向老师“告状”,希望老师帮助自己出面处理矛盾,而不是自己先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老师也没有引导鼓励幼儿尝试着自己去处理,只是一味地帮助幼儿解决,长此以往,会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感,不利于幼儿独立自主成长,会让幼儿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幼儿产生自卑或自负心理

当教师对于幼儿的“告状”行为总是采取爱理不理的态度,或者满脸不耐烦的样子,只是说一句“知道了”进行敷衍,却不采取行动的时候,会让幼儿误认为教师不关心自己,不喜欢自己,从而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久而久之,幼儿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反之,要是幼儿一向教师“告状”,教师就不分辨他们的对错,不进行深入的引导,直接批评被“告状”者,这会让幼儿觉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长久下去会变得自负。

(三)让幼儿更喜欢“告状”

幼儿本身就比较喜欢向教师“告状”,要是教师处理不好幼儿的“告状”行为,如只是一味地帮助幼儿解决问题,或不管对错就批评被“告状”者,而没有适当限制“告状”行为,那么会使幼儿更加喜欢“告状”,增加“告状”的频率。

三、幼儿“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

(一)认真倾听幼儿的“告状”内容

对于幼儿“告状”的内容,教师要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是幼儿心目中判断是非的标准,在处理“告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认真仔细地听,耐心地询问前因后果,并作出专业的处理,能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幼儿懂得如何处理问题。

(二)分清幼儿的“告状”类型,采取不同措施

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大不相同,出发点也不同,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告状”内容,分析幼儿“告状”的动机与目的,正确认识、看待幼儿的“告

状”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与教育,区别对待,“对症下药”。

1.对于寻求帮助的“告状”,教师最好不要直接干预,应给幼儿自主处理问题的空间,启发幼儿自己去和同伴协商,想办法解决问题。

2.对于为了表现自己而检举揭发同伴的“告状”,教师不可直接鼓励,更不能当着“告状”孩子的面批评被“告状”者。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要调查清

楚事情的经过,并进行公平解决。

3.对于报复他人、攻击性行为的“告状”,教师要对恃强凌弱的幼儿加以批评,对被欺负的幼儿加以安慰和保护。

(三)要引导幼儿培养宽容的态度

教师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教师要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宽容,要让幼儿意识到,我们虽然不能左右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但是当我们以宽容的态度去看待世界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原本不好的事情也能展现出好的一面,在与同伴发生矛盾的时候,如果我们尝试宽容同伴,我们不仅会收获与同伴间的友谊,还会变得更加快乐、豁达。

结语

幼儿的“告状”行为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许多教师为此发愁,尤其是新教师。其实,幼儿的“告状”行为是幼儿的社会化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成人去引导幼儿尝试、学会独立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一个契机。教师要引导幼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以恰当的方式去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了解幼儿“告状”的原因和特点,科学地引导与教育幼儿,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解决矛盾,从而提高幼儿交往的技能与水平。家长也要重视幼儿的“告状”行为,积极与教师合作,共同教育好幼儿。

【参考文献】

[1]王春燕.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J].山东教育,2002(Z6):16-17.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