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慕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彭慕斌主任医师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袁清波

湖北省应城市中医医院传承工作室,湖北 应城 432400

【摘要】

【关键词】

彭慕斌(1962年-),男,60岁。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孝感市首届知名中医,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出身于三代中医世家,从医43载,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杂病方面经验丰富,对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见解。现将彭老师对慢性咳嗽的认识和治法介绍于下。

1  遵从经典名言

业师认为《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乃经典名言,给我们指明了咳嗽的论治方略。人体各脏腑之间是一个充满着生克制化的有机体,咳嗽虽然是肺脏疾病的反映,但因肺“朝百脉”、“主气”、“主治节”、“主行水”、“外合皮毛”等等[1],而各脏腑之气皆通于肺,各脏腑之津液输布均与肺相关。任何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到肺的宣发与肃降功能,均可致咳嗽发生。临床上对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一定要审证求因,不仅要着眼于肺脏,同时也不能忽视它脏所致的咳嗽。只有对咳嗽一症作出全面的综合的分析,才能有利于明确咳嗽的病因、病情,从而做到治疗用药有的放矢,精准施策。

2  重视问诊

《难经·六十一难》:“问而知之谓之工”,这个“工”字指功夫、技巧、细致,问诊在咳嗽的诊断上十分重要。首先,询问病史可以缩小诊断范围,有些病史直接提示相应病因,如吸烟、环境刺激、服用ACEI、基础疾病等病史。不仅要详细了解咳嗽性质、节律、时间、季节,以及诱发因素,还应仔细了解呼吸系统和肺外伴随症状。临证时还要问清病势缓急、病程长短、咳声强弱,以及痰的色、质、量、味等,以便谴方用药,切忌“相对期须,并处汤药”。

3  辨证与辨病结合 

业师主张慢性咳嗽的诊疗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咳嗽一定要辨证施治,不要指望一法一方,包治百病。教科书上将咳嗽分为急性和慢性共7型,虽略显复杂,但临证处方有章可循。从现代医学来看,除考虑呼吸系统疾患外,还应考虑心血管、消化、耳鼻喉、心理等问题,借助肺通气功能、气道反应性、过敏源、胸部X线、CT、纤维支气管镜等现代检查方法,可进一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于2009年修定了《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简称为中国指南)[2]非常实用,必须遵循。中国指南的流程图显示了慢性咳嗽的诊断思路,操作性强,临床医生按照指南可少走弯路,避免误诊。

咳嗽变异型哮喘在临床常见且多发,因基层医院条件所限确诊困难,业师土法上马进行诊断性治疗,即用小剂量过敏药3天,观察止咳情况。若用药后咳嗽停止或明显减轻,即可初步判断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笔者仿照此法临床应用多例,切实可行。

咳嗽病因多端,病理基础各异,临床疗效不一,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是深化认识疾病本质,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4  见咳勿止咳

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生理反应,虽然咳嗽的轻重可以反映病邪的微甚,但若正虚不能祛邪外达,咳嗽虽然轻微,但病情严重。因此,临床不能单纯见咳止咳,应根据病邪不同性质针对性地处理,尤其外感咳嗽忌用敛肺、收涩之品,否则肺气郁遏不宣,邪恋不去,且有闭门留寇之弊。

5  三伏贴敷扶阳气

业师推崇“三伏贴”扶持人体阳气,对防止咳嗽复发,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预防感冒具有一定作用3,从而获得稳定而持久疗效。“三伏贴”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养生治病方法,是“天人合一”整体观和“未病先防”预防观的具体运用。一年之阳气盛于夏,一夏之阳在于“三伏”4。顺应天时,利用夏季的特点增加阳气、培补正气,再加上特定腧穴的刺激,以激活体内阳气,因时制宜治病强身5。辨证以阳虚体质为主,对咳嗽、哮喘以及反复感冒的人群尤宜。“三伏贴”即在三伏天里每“伏”开始之际,将细辛、白芥子等辛温药物打成粉,经混合调制后覆于胶布上,贴敷于人体相应穴位上,保持5-8小时后揭下。

6  民间验方不轻视

业师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对民间验方也不轻视。早在八十年代初期,门诊上经常有人拿一民间传抄的止咳秘方配药,经随访观察,此方有效。几十年来,每当慢性咳嗽久治不愈或无证可辨时,该方有时可助一臂之力。处方组成:青皮、桑白皮、陈皮、当归、白芍、五味子、川贝、茯苓、苦杏仁、法半夏,冰糖为引,7副药为一疗程。服药期间,禁止吸烟、饮酒、食辛辣油腻之品。

7  典型病例

7.2  病例二  邓某某,女,58岁,农民。2013年7月23日初诊。发作性咳嗽,喉中哮鸣18月。既往有慢性胃炎、胆囊结石病史,偶有腹胀、嗳气、反酸,本次患病前无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史。当地卫生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胆囊结石,经抗炎、解痉平喘、布地奈德吸入,以及保护胃粘膜等治疗,病情时轻时重,仍反复发作。刻下:咳嗽,咳痰,腹胀,嗳气,纳差,舌红、苔黄厚,脉弦滑。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史,采用《中国指南》的诊断思路,疑诊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给予抗反流治疗,口服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并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包括少食多餐、高枕卧位等。服药2周,咳嗽、喉中哮鸣明显减轻,腹胀、嗳气、反酸消失。再予自拟食管反流方(柴胡10克、郁金10克、白芍12克、枳壳10克、黄连8克、蒲公英30克、竹茹15克、厚朴12克、瓦楞子30克、吴茱萸3克、姜半夏12克、瓜蒌皮15克、枇杷叶12克、生姜6克),4周,诸症消失,病情稳定。随访至今,停药后咳嗽偶有反复,服用食管反流方即可缓解,再未服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布地奈德、复方胆安片等,可操持家务及手头农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8  小结

业师慢性咳嗽的诊疗经验,概括起来包括:遵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经典名言,咳嗽不仅要着眼于肺脏,同时也不能忽视它脏腑所致的咳嗽,将这一理念要贯穿在诊断的各个环节,治疗的各个阶段。临床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辨证施治的同时,严格遵循《中国指南》,并重视问诊在慢性咳嗽诊断中的重要性,借助现代医学手段,尽可能明确病因,这样治疗用药可有的放矢。例1即是遵循指南、重视望诊,长达8月的咳嗽不药而愈;例2则是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审证求因,中西医结合的典型范例。此外,“三伏贴”利用“天人相应”理论,激活体内阳气,预防感冒,改善体质,防止咳嗽复发的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业师指出对于慢性咳嗽,特别对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咳嗽,来医院就诊前普遍存在自行、长期服用过抗生素,或在社区静脉滴注抗生素的现象。既然使用抗生素无效,就应换个角度考虑,不能继续在抗生素上等级升级上做文章,而应考虑是否为非感染性因素所致,改用中药辨证调理或可凑效,实为经验之谈。

业师关注慢性咳嗽的诊治已经多年,用做大量读书笔记和文摘卡片,结合他的个人经验,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分析病因,审因论治,误诊误治大大减少,疗效明显提高。作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彭慕斌传承工作室学员,有幸跟师学习3年,耳闻目睹大量咳嗽验案,老师方简效捷,在本地及周边县市有着较好的口碑。一位年过六旬的基层老中医能做到这样,实在难能可贵,学生深感留心处处皆学问。

参考文献

[1]朱明清,江云,孙学华等.补肾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理论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4):712-714.

[2]周素贞.自拟温肺健脾化痰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效果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39(22):140-143.

[3]颜海峰,王振斋,霍开明等.益气健脾法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01):75-77.

[4]郭亚雄,王丹,赵小星等.清心健脾法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12):106-108.

基金项目:2021年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彭慕斌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