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模式在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PDCA模式在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评价

陈琼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内镜中心 201700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回顾性分析法下,截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30例接受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及4名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2021年1-6月未引入PDCA模式,2021年7-12月引入PDCA模式;观察、比较PDCA模式实施前后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与实施PDCA 模式前相比较,护理人员各项工作指标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实施PDCA模式后显著升高(P<0.05)。结论PDCA模式在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可在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基础上保证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满意度;PDCA模式

因近年我国胃肠道疾病患病率基于民众经济水平的提升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下较以往显著增长,所以促使胃肠镜检查技术得以发展和推广。但较多实践表明,胃肠镜检查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易发生各种护理风险事件;且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疾病治疗存在较大影响和干扰,情况严重时可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为此,临床认为,有必要引入一定管理模式,以此提升和强化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效果,规避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2]。所以下面,本研究将对临床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模式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与评价。详情如下: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基于回顾性分析法下,截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30例接受接受胃肠镜检查的患者及4名护理人员为观察对象。30例患者中男/女患各16例和14例,占比53.33%和46.67%;其中最小年龄21、最大年龄64,均值(43.89±1.72)岁。4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其中含1名护师和3名主管护师;其中最小年龄32、最大年龄37,均值(35.05±1.78)岁。

1.2方法

自2021年7月开始,我院于胃肠镜检查护理管理中引入PDCA模式,详情如下:

(1)Plan(P)——计划。挑选4名资深人员(含1名护师、1名护士长、2名主管护师)组建胃肠镜质量管理控制小组,上述人员均在入组前接受专业培训。由小组所有成员依照相关实际工作内容、患者需求及相关规范和标准(譬如《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编制符合实际情况的质控方案,同时,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频率开展胃肠镜检查质控讨论会,期间开展护理风险评估,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护理管理;②设备仪器管理;③消毒隔离;④护理安全;并及时协调和处理胃肠镜检查护理质控中存在问题。

(2)Do(D)——执行。首先,强化护理人员工作技能与水平,确保护理人员可在日常工作中熟练且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先关工作。其次,严格要求胃肠镜清洗时贯彻落实《消毒技术规范》与《内径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更好提升胃肠镜使用质量。其次,加强环境卫生质量控制。落实消毒规范,构建无菌检查环境,预防交叉感染;胃肠镜检查过程中,部分物品的使用尽可能应用一次性用品;合理规划医疗分区;对患者垃圾及医疗垃圾进行统一消毒、杀菌和处理。最后,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详细划分质量控制小组各成员工作职责,确保职责落实到人头上;以保证各成员都能够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并在日常工作中贯彻落实PDCA模式。注意,胃肠镜检查护理管理工作中,各护理人员在履行自身工作职责的同时,应学会相互配合,以促使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更好完成,切实保障护理管理质量。

(3)Check(C)——检查。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管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应基于一定频率下,对护理管理工作效果进行检查;及时指出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同时追究具体责任,以使护理人员重视自身工作,认真对待工作,积极修正自身工作中存在问题。另外,基于一定频率下开展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以便更好提升护理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预防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4)Act(A)——处理。实施工作记录制度,对所有参与质控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且重点记录其考核中的薄弱环节和日常纪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记录内容,对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教育培训;每周组织所有人员开展质控讨论会,深入探讨日常工作中存在问题,明确潜在护理风险,并学会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促进胃肠镜检查患者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

1.3指标观察

(1)PDCA 模式实施前/后,基于考核形式下评定护理人员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具体含评价因子5项,每项评分0-100;评分越高,提示工作质量越好。

(2)应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评定PDCA 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十分满意(评分96-120分)、较为满意(评分75-95分)、不满意(评分不足75分)为评判指标,满意度=(十分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百分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实施 PDCA 模式前/后护理工作相关指标评分比较

见下表1,与实施PDCA 模式前相比较,护理人员各项工作指标质量评分在实施PDCA模式后显著升高(P<0.05)。

表1  PDCA 模式实施前/后护理工作相关指标评分比较[n±s),分]

例数

理论知识

护理安全

消毒隔离

仪器设备

操作能力

实施前

4

80.35±1.60

71.39±2.82

80.40±2.97

79.37±1.02

78.26±3.03

实施后

4

98.07±0.94

97.53±1.22

97.34±1.05

97.46±1.23

96.15±2.08

t

/

19.098

17.015

10.755

22.642

9.735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实施 PDCA 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下表2,与实施PDCA 模式前相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

表2  实施 PDCA 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十分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比组

30

15(50.00)

7(23.33)

8(26.67)

22(73.33)

试验组

30

19(63.33)

10(33.33)

1(3.33)

29(96.67)

/

/

/

/

6.405

P

/

/

/

/

0.011

  1. 讨论

本研究对临床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模式的应用效果展开深入探究和评价,结果呈现:与实施PDCA 模式前相比较,护理人员各项工作指标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实施PDCA模式后显著升高(P<0.05)。由此提示: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中,实施PDCA模式不仅能够显著强化护理人员知识、技能水平,避免护理人员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引发护理风险事件;同时,还能够规范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升胃肠镜检查患者对医疗服务工作的满意度[3]

综上,应用PDCA模式,可强化胃肠镜检查护理管理人员工作质量,有效规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对临床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4];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安红. PDCA模式在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22):131-134.

[2]姚俊. 胃肠镜检查护理中应用PDCA模式的研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8):155-157.

[3]于航. PDCA模式在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2):173-174.

[4]汪梅枝. PDCA模式在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应用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