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视野下古筝曲《行者》的哲学思维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3

新媒介视野下古筝曲《行者》的哲学思维解析

吴梦冉,张若溪

河北师范大学 050024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05000

摘要:近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融媒体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地方,现代作曲家创作的古筝现代曲目层出不穷,有些曲目在各个网络平台广泛流传,《行者》就是一部颇具有代表性且上演率较高的优秀作品,受到了演奏者及观众的广泛关注。《行者》从情感、技术方面都属于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作品。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以乐曲结构为依托对整个作品进行探究,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行者》这部作品当中天人合一、动静结合、言不尽意的哲学意味,从而使演奏者在二度创作时,以哲学的视角对该部作品进行理解。

关键词:行者;新媒介;技术;意蕴;

融媒体时代传统民族器乐演奏的高峰,以一批杰出的艺术作品以及与日俱增的演奏者为代表,在新媒体上呈现出一种以新的传播方式为媒介的时代信息象征。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信息媒介迅速提升;国家文化自信的号召,以及民族意识到觉醒,传统文化中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都是促进融媒体集中出现的必要条件。中西方的艺术时代潮流每每出现,均具备以上的各种元素。中国新媒体时代的兴起,肩负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承担着向世界传播中国艺术魅力的重任。只有创造出真正富含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优秀作品,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在现在的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新媒体给音乐的传播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受众群体也不仅仅只有古筝专业演奏者,还涉及到一些爱好音乐的一般群众。在新媒体发展的过程当中,许多古筝视频层出不穷,包含了很多业余的、专业的曲目,从专业曲目来看,可以分为传统曲目、现代曲目。现如今广为流传的现代曲目中,有很多佳作,古筝曲《行者》就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现代筝曲,是吸取西安鼓乐素材创作形成的。该作品包含了古筝传统艺术手法,同时又具有现代表现技法。

一、《行者》的美学表达

在融媒体当前发展的过程当中,多数的都聚焦于对音乐本身形态的一个展示,但却很少关注到作品的内在意蕴。想要引导融媒体时代传统民族器乐演奏的方向,需要正确认识正确认识乐曲所传达的本质,艺术本身就是一面镜子,与时代关系紧密,可以去反映文化生活,因此音乐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听觉形态。《行者》不仅有古筝传统的表现技法,同时也包含了带有创新思维的现代技法,这首曲目不论是从题目、取材、构成元素或曲式结构上来看都并非是单一的,而是拥有深厚的哲学意味。

一)《行者》的来由考证

 在一带一路艺术思潮的引领之下,掀起了用西域元素进行创作的思潮。龟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是丝绸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岛的重镇,连接东西方贸易。龟兹人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就发源于此。中国文学近古期清代诗人萧雄在《乐器》中提到“龟兹乐部起纷纷,调急弦粗响遏云。”很形象的描述了龟兹乐的特点。《婆罗门引》这首曲子在大唐时期从龟兹随着丝绸之路传入长安,后慢慢与西安鼓乐相融合。古筝曲《行者》引用了西安鼓乐《婆罗门引》为创作素材,借着丝绸之路的背景,使中原器乐“筝”与西域文化相互融合,从时代背景来看,《行者》这首筝曲在当代国家大力提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

(二)《行者》名字所包含的哲学观

行者,在佛教中,一般指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也指行路人或行人。《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身边只有一小行者,化饭度日。”还泛指修行佛道的人如《观无量寿经》:“读诵大乘,劝进行者。”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中国所崇尚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行我合一的哲学思想。《行者》中“行”指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通过量的积累,从而在人本身上形成质的飞跃。《行者》叙述的是一位行者修行之路的种种经历,展现出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当中的坚持与执着。以特殊性的行者代普遍的芸芸众生。我们每人来到这世上都是行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炼,即使艰难但不退却,这就是行者的精神。

(三)音乐素材剖析

《行者》这首曲子既包含了温柔敦厚的诗意,又有着紧张激烈的色彩。《行者》这首曲子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由引子、慢板、快板、尾声构成。整首乐曲采用钢琴伴奏。在乐曲的引子部分,渲染了一种苍茫、荒凉的氛围,低音区音色在音乐的悠扬中烘托出了一分厚重感。慢板部分开始采用切分节奏使重音移位,旋律线条感较强,呈现出一幅由远及近的画面,加强了旋律的镜头感。中音区较低音区来说,更增加了一些飘渺的感觉。快板部分用不断交错的节拍以及大量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明快的情绪。钢琴伴奏中大量的三连音烘托古筝旋律的起伏,使旋律更具有歌唱性。尾声部分开始时的泛音带出一种遥远神秘的感觉,慢板主题旋律高八度的再现与慢板相呼应,力度由弱渐强再减弱最后以筝码左侧刮奏渐弱结尾,令人生出无尽的想象。

二、新媒体视野下《行者》的哲学思维

据不完全统计,古筝曲《行者》在多媒体平台上所展示的更多的受关注度较高的是截取快板部分进行一种技术上的展示,这种现象传达出的信息是现当代观众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关注点放到了演奏者的技术与速度。而多媒体平台所展示的慢板部分却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一种类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现在部分演奏者可能会存在“唯技术至上”的原则,更多地去追求手指机能,对曲子本身所表达的意蕴并未给予过多关注。无论是对于艺术家来说还是对于鉴赏者来说,技术技巧的使用是停留在表层的,更容易被直接关注到的。如何使大众的注意力转移到艺术作品的韵律、意味和内涵方面是值得深思的。

(一)《行者》当中的主客二分

由于人们将视角更多的聚焦在技术上,将乐曲本身当作了一个客观对象来看待,过多的强调通过加强手指机能来演奏技术片段,从而将音乐对象化。这种情况从许多平台所流传的《行者》的乐曲节选片段中就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现象。当今的媒介传播也是一种载体,在新媒介传播的过程中会加重人们的对比的现象,例如追求速度快、手指清晰,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达到了一个近乎“变态”的练习。在这种情况下,展示的过程当中形成了各种水平不一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技术基础未达到要求就盲目追求速度,造成了技术不达标、节奏不准等问题。

(二)《行者》中的矛盾

技术技巧与情感表现,是演奏《行者》这首曲目中首先要面对的一对矛盾。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必然会面对情感与技术之间的冲突。从整首乐曲中看,《行者》是一部将技术与情感完美融合的一部音乐作品。在这首作品中蕴含着作曲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细腻的处理与搭配。当演奏者演奏时,出现了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语言的表达中这一现象,而忽略了任何的技术都是情感所依据的物质载体。乐曲演奏所呈现的形式,依据不同的演奏者演奏而产生。音乐本身是时间艺术,每个人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也不会完全相同。每一位演奏者着演奏时无论是技术上还是情感上也不会完全一样,不同的演奏者会传达出不同的意味。但当今处于一个高度关注技术的时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往往会被人忽视。在演奏者弹奏《行者》时,对于年轻者来说技术到达顶峰后,往往情感上不够深入。对于年长者来说经验及阅历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技术又相对退化。而新媒介的出现对古筝《行者》的传播上产生了很多便利,一定程度上为观众解决了这一矛盾,既可以欣赏到技术精湛的青年演奏家的技术技巧,又可以积累老艺术家对乐曲理解的沉淀。

(三)《行者》作品中的动静结合

《行者》中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运动观。音乐中的动静结合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使得意象在意境中和谐统一。中古期唐朝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句就很好的展现出了动静结合的画面。音乐中也是如此,《行者》一曲中引子部分渲染了一个相对静止的环境,但作为音乐本体而言却是流动着前进的时间艺术,用音乐描绘了一个行者在大漠里行走的场景。而在短视频平台上所展示出来的的《行者》往往会忽略掉开头部分的片段。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速度相对较慢,无法对观众形成感观上的刺激,也无法使观众想象到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想要加深观众对于《行者》场景的理解,可以配合舞台灯光采用画面与音乐相结合的方式来向观众进行展示,这也就达到了动态画面与静态演奏的结合。这一对比并不是单纯的古筝演奏可实现的,而是与当代媒介进行了融合,才能给关注带来一个良好的视听结合的体验。

(四)《行者》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语言,音乐无法表达实际具体的东西,反而使得音乐作品更能蕴含一定的哲学思想。《行者》就是一首蕴含着“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一部作品。中国的音乐作品倾向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徐上瀛所著的《溪山琴况》提出的“二十四况”具有理论核心意义的就是“和”。他提出:“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而合至矣。”这也肯定了若把演奏当做仅有技术来看待,也就失去了乐曲本身的意义。但融媒体平台体现出的现象却忽略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古筝被称为“仁智之器”,西晋傅玄在《筝赋》中对筝的评价:“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似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而《行者》对于古筝这一乐器的音色、指法、意蕴的融合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筝上的集中体现。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说:“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这里的“隐”不是隐晦而是含蓄,不是不欲人知,而是不必明言。充分运用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来唤起读者的想象,通过有限的文字,表达出无限的意味。我们语言所表达的是隐晦的,秀我们可以理解为场景。《行者》中就是这样描绘了一位行者走在大漠中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一种内在思想,这种独立不迁的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注重言外之意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行者》当中慢板的旋律有着大量的留白,运用遥指的指法由弱渐强展现出一种由远及近的镜头感。仿佛能看见一个行者独自走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中走向荒芜神秘的古国。那种不为外界变化所动、遗世独立的情趣,蕴藏在音符中,很耐人寻味。

我们应该认识到,情感演绎是演奏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无论是演奏者还是听众都应认识到情感表达在演奏乐曲当中的重要地位。言不尽意是中国传统音乐所具备的情趣。一个优秀的演奏者不仅仅只追求技术的练习,也会对情感表达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今天,我们应感认识到“唯技术至上”的局限性。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音乐追求意蕴、含蓄的悖逆。

结语:本文通过主客二分、矛盾、动静结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行者》这部作品进行了阐释。《行者》中有许多优秀的元素,我们应当站在新媒体的视野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行者》。无论是矛盾、动静结合,还是言不尽意、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都是建构《行者》哲学体系的重要资源。一个优秀的演奏者要具备的并不单纯是关注到曲子的技术问题,而是会深刻观察、汲取曲子本身所想要传达出的情感后,创造性的表现出《行者》本身的意蕴,使乐曲本身在新时代新媒介的发展中展现出新的蓬勃的生命。这种以精妙的表演来触及人们内心深处最敏锐的幽深的心理体验,是单纯的技术运动形式中难以领会到的。音乐表演艺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情艺术,能够最直接最强烈的抒发人的情绪情感,无需通过中间环节可直接的撼动观众的内心。中国传统音乐更是从古至今都较为注重表现意境。而意境的形成有赖于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所以但凭借技术是无法达到传达意境的境界的。《行者》这首作品中最珍贵的就是留白中含蓄的表现,是将“禅”意引入音乐当中集中表现淡、空、寂的境界,是天人合一的体现。传统艺术在当代新媒体迅速发展这样的背景下不断传承创新,而想要弘扬传统这就需要演奏者去更多的注重意蕴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陆媛媛,杨连莲.筝曲《行者》的音乐特色分析[J].当代音乐,2022(07):100-102.

[2]沈菲. 论魏军现代筝曲演奏技法的多元化创新发展[D].南京艺术学院,2022.DOI:10.27250/d.cnki.gnjyc.2022.000482.

[3]王曼格.新时代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途径——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J].传媒,2022(07):97.

[4]杨小强. 民族管弦乐团线上演出传播策略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22.DOI:10.27654/d.cnki.gzgyc.2022.000074.

[5]张佳怡. 筝曲《行者》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技法探析[D].上海音乐学院,2021.DOI:10.27319/d.cnki.gsyyy.2021.000178.

[6]赵秦,梁瀚尹,蒯卫华.新媒体背景下网络民族音乐教育平台的现状及思考[J].艺术教育,2019(09):61-62.

本文系河北省文化艺术和旅游厅课题《推进融媒体环境下中国民族音乐的多视角、跨学科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B21-YB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