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浅谈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构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新欣

潍坊科技学院 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实施通识教育是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大学中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部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样本,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调研了通识教育开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构建

2021年2月,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滨州学院、潍科科技学院等20所省属本科高校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开启了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序幕。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教学过程要融入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文素质教育要融入学生课程体系和高校办学特色。目前通识教育课程已成为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必修课,其教学目标、内涵特征、课程体系、活动体系等正逐步完善。线上线下、微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扩大了受教育群体。因此,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探索与研究,有着迫切性需求和现实意义。

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应用型理念,教育目标制定不合理

一是缺乏应用型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理念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依据,部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结合自己的校情、学情提出符合自身发展的、重在“应用”的通识教育理念;二是通识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不太一致。部分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与教育目标与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的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脱节;三是课程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不一致。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必须符合学校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2.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

一是通识教育课程定位不明确,部分高校简单的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课程教育的补充,片面地将通识教育课程当成专业教育课程的派生物,以致在设置课程时存在消极被动的态度,没有正确认识到通识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作用;二是部分高校管理者简单的认为通识教育是培养通才的教育,而通识教育所倡导的是让学生掌握综合性、基础性、广博性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三是通识课程结构不合理,如有的院校存在必修课和选修的比例不合理、课程种类缺乏等问题,通识课程缺乏思想性和人文性,也缺少了“大国工匠”“工匠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3.教师的教学行为缺乏示范性,应用型课程内容较少

一是通识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缺少示范性。部分教师缺乏对所授知识广度和深度的了解,上课时有时仅凭固有局限的理解片面浅析或照本宣科,缺乏对知识把握的系统灵活;二是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在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没有得到重视,部分老师存在情感耗竭、成就感低等情况;三是通识课程内容的应用型体现较弱,有些课程内容过于简单或枯燥无味。

4.通识课程实施形式单一,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一是课程实施形式单一,主要以大班授课模式课堂教学为主,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调研显示,83.5%的学生认为通识课程“质量不高”,65%的学生认为通识课程“只注重课堂灌输,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批判能力的培养”;二是通识课堂师生互动较少,实践活动难以开展,学生能力提升的锻炼机会少,致使通识教育效果不理想。三是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不科学。如有的学院政治理论课程开设课程数量多,占必修课学分的43.2%。

5.通识教育管理机制不健全,评价方式流于形式

一是许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由各二级学院单独管理,没有在学校层面统一管理和设置,在课程实施中一旦产生问题,各二级学院之间就无法及时协调解决,导致课程质量难以提高。二是通识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必修课主要采取考试方式,以成绩为主,考核内容较为简单。选修课采取考查方式,主要以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论文等作为考核依据。三是没有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教师做出的评价主观性较强,导致评价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有效对策

1.以大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通识课程目标

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在整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起着引领作用,指导着整个课程的实施。实施通识教育应以大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目标应体现“应用”二字,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起满足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学科方向的通识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要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2.打破学科壁垒,构建通识课程结构

通识课程结构的构建要打破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壁垒,在现有通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基础上,再增设通识教育活动课程,该活动课程对学生掌握的活动内容不做限定,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等自主选择。通过增加活动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

3.以多学科宽领域知识为主,构建通识课程内容

通识课程要由若干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参与,力求丰富和拓宽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如成立专门通识教育专家组,设置人文与中华文化传承、社会科学与公共责任、科学探索、国际事务与全球视野等通识模块,专家组根据学生知识结构需要,确定课程选题,各二级学院根据选题进行申报,并组织跨学科、跨专业的老师集体备课,最终形成授课内容。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通识教育活动课程,以提升文化自信。

4.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

通识教育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全面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通过开展通识教育,着力提升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任课教师要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思考与反思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创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通识教材突出应用性,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发展。

5.加强过程性评价,制定科学评价体系

建立以应用型人才需求、学习产出、课堂有效教学等导向的课程质量标准,规范课堂教学、线上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课程服务等教学与学习过程,并进行应用型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开展通识课程科学评价和优师优课评选与奖励。设立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识素养成长指标,用于应用型人才通识素质基础评价和跟踪研究,指导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开发、质量提高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汪霞,钱铭.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胡冰涛.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

[3]李寰.打破学科壁垒,打造通识教育升级版[N].四川日报.2021-03-04.第11版

作者简介:张新欣(1981-),女,山东寿光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潍坊科技学院2021年度人科类专项课题通识教育重点项目《大学生核心素养视阈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RWTS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