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困难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小学生学习困难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

郝,畅

吉林省德惠市布海镇中心小学130300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受自身、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因素,深入探析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家庭环境;影响;对策

一、 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 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

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 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 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为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 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 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 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 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

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开始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逐步让位给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仍然在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自身的素质。

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即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二是理论、知识方面的水平,即文化素养。

家长的人生观和思想品德对子女教育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有研究者对53户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恶劣、受过刑事处分的家庭做过调查,其中有52个家庭的子女违法犯罪或有劣迹;有研究者对96户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表现很好的家庭进行调查,这些家庭的子女全都是表现好的或比较好的,没有一个孩子有劣迹或违法犯罪。由此可见,家长的人生观和思想品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家长的文化素养并不等于家长受教育的程度。家长的文化素养是指家长通过

学习和实践所掌握人类精神财富的多少和所表现出的理论知识水品。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孩子的发展就会比较好。所以,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家长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对子女的身心发展肯定是有好处的。

(二)家长对子女的态度。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子女热爱、关心的程度和方式;二是家长  对子女的期望。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这种家庭下的孩  子变得性格孤僻、冷漠、厌世,变得消极、沉沦。还有些家长是太过溺爱孩子, 对孩子,父母有说不完的牵挂和割舍不下的爱,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结果是最后培养出来的孩子胆小怕事,时常表现出心理学上所说的“退缩行为”。有的甚至还可能有任性、娇气、爱发脾气、唯我独尊等不良的人格品质,以及生  活自理能力差、依赖心理特别重的毛病。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了。

所以,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人格品质的形成。

(三)家庭生活环境

家庭生活环境对子女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举个例子来说,单亲家庭,它属于残破型家庭,父母缺少一方,在这种家庭

中的子女容易出现孤僻、胆怯、冷漠的心理,或出现冒险、野蛮的心理。家庭结构是无法改变的,但家庭教育却是可以改变的。了解问题的所在,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补救或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家庭生活环境对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以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拟之……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四、如何做好家庭教育

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仍然很迷惘。本人根据自己的

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兼顾。

(二)要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提高家长的自身素养,包括要有知识,比如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等;要有能力,例如要有了解子女的能力,分析问题、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威信,要有义务感等等。总之,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素养,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最重要的是做到以身作则,榜样示范。身教重于言传,往往产生于潜移默化中,可谓是力量之大。

(三)要端正家庭教养态度

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能由于孩子一两次表现的不好,就对孩子失去 信心,放弃管教。作为子女的教育人,家长一定要有耐心。更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要理智施爱,爱而不娇,要有长远的眼光,使爱子女的动机与效果达到统一。对子女的期望也要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掌握好分寸。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子女进行健康的熏陶渍染

首先就家庭结构来说,家庭形式不同,给子女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教育要 有针对性。根据各个家庭的不同特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避错原理来创造良 好的生活环境;其次,在家庭经济生活方面,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合理支配家 庭经济;再次,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争取创立一个亲密无间、协调 和睦、相互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后,在家庭生活方式方面,家长要注 意从饮食营养习惯、生活起居习惯、消费方式、闲暇利用方式、家庭人际交往方

面等入手,建立一个良好的“家风”或“门风” 。

总而言之,不管是从主观来说,还是从客观来说,家庭教育随着人类社会历 史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出现了时代的特征。所以,家庭教育也必须要开放,融入社会生活中。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可以说是有方法无定法,要搞好家庭教育,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就要既看到普遍规律,又要抓住特殊规律,既要全面看问 题,又要看到问题的主要矛盾。做好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广 大家庭的长期努力。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家庭教育》,沈阳出版社,2000年9月版

2.郭本禹,《你教错了吗》,江苏人民出版社

3.山下俊郎著,愚心友栋译,《独生子女的心理和教育》,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版

4.崔文风、石竹主编,《心理与人生》,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彭立荣,《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

6.《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