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中国科普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探究

张颖

辽宁省葫芦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馆,辽宁省葫芦岛市,125000

摘要:从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要想弘扬科学精神,需要深入开展科普服务活动,形成一个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为全民素质提升奠定前提与基础。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一项重要发展目标,通过创新服务体系与体制机制,不仅可以为人们的文化权益提供保证,同时还能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公共文化科普服务协同发展进行分析与探究,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科普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机构;协同发展

科普是以比较浅显的表达方式,为人们解释深奥知识的一种社会活动。科普活动与社会科学进步存在着比较强烈的正向相关关系,可以使人们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从而推动科技创新。科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单凭个人或单一组织结构的力量根本无法为人们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当前我国科普合作研究已经比较丰富,形成了多种合作模式。目前我国相关机构对科普合作已经非常重视,但联动协同的力度还明显不足。

1科普与公共文化服务协同的必要性

1.1文化与科普融合,有利于提升科普服务效果

科普工作强调人文性内涵,提倡服务的个性化、互动性以及趣味性,因此科普内容务必要雅俗共赏、丰富多彩,其科普方式一定要易于被公众所理解。将文化、科普工作充分结合起来,将科普内容融合到人们的生活、娱乐以及健身等文化范畴中,避免为了科普而科普,将乏味、枯燥的科普服务变成非常快乐的科普形式,这样可以赢得公众的青睐,从而使其积极参与进来[1]。此时,单向的灌输关系将会变成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从而提升科普服务的效果。

1.2公共文化机构开展科普工作,有利于构建科普教育大格局

当前,我国各地公共纪念馆、博物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均免费开放。基本上形成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公众可以无障碍进入。随着网络化服务阵地日臻完善,成为科普基地最优的选择,可以充分满足科普工作的平民化要求。充分利用这些机构落实科普工作,可以通过最为便民的方式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构建起一个科普大格局。在实践工作中,很多地区都将科普工作纳入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范畴之中,以当地公共文化机构为依托,为公众提供各类信息服务,打造集文化宣传、党员教育以及普法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

2科普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协同发展的路径

2.1加大人员投入,建设文化机构科普人才队伍

国家应该在文化站招考方面予以倾斜,适当放宽报考者在学历上的要求,并且鼓励招考者安心服务于基层文化科普岗位。同时,文化机构应该做好梯队培养工作,多为年轻人提供机会,为基层文化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在购买相应服务的同时,文化站或文化馆应该派专业人员参与其中,这样即可逐渐摆脱购买文化服务的依赖,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技能。另外,还要完善学习激励机制,从人员精神激励、待遇以及晋升等方面开始着手,提升人员“一专多能”的能力,不仅要提升文化水平,还要积极参与培训,提升其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科普服务的工作能力。

2.2吸引多方参与,提升文化机构科普工作效率

目前,基层文化服务与科普工作都依赖于社区来完成,然而这种供给模式下,经常会出现由于需求表达渠道不通畅、信息反馈滞后性等影响,而导致文化科普供给无法满足居民需求的问题。并且伴随文化科普需求的逐步提升,政府可以用于这方面的财政力量更是捉襟见肘,不利于文化科普质量的提升。为此,首先应该创新多主体参与公共文化科普的供给路径,从而对文化科普内容进行创新,以获得更多社会资源;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出公共文化机构贴近于群众的优势,积极开展多样性、群众需要的文化科普活动,将科普人员、文化专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人们的文化创造力挖掘出来,引导文化科普活动的广泛性传播[3]

2.3开展全方位公共文化科普服务宣传

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机构应该充分运用网络思维,采用多样化宣传手段在社会中积极宣传免费开放政策,宣传文化科普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科普服务环境。首先,应该做好馆内宣传工作。为人们发放科普宣传的资料,将科普服务送到人们身边;其次,积极与媒体合作,以扩大宣传途径。与电视、广播、政府官网等媒体配合,加大对文化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以吸引人们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充分了解科普知识;最后,要充分发挥出网络的作用,落实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途径与人们互动、交流,为其介绍科普服务的理念,介绍科普工作内容、科学常识等,以扩大科普服务宣传工作的覆盖面,促进人们科学素养的提升[4]

3 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结构在科普服务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国民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不同机构在人员、服务以及资源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在科学工作理念与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一致性,具备合作开展科普工作的基础,可以将各合作方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形成合力,构建协同合作的机制,以提升科普服务的成效,共同推进科普工作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坤,孙靖昆.中国科普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效率耦合视角[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3,9(01):19-29.

[2]李洋,温亮明.我国公共文化机构科普服务合作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2(11):22-28+40.

[3]胡雪飞,邱凡珂,潘秋予,胡澜,程博.科普重点人群对高校科普基地融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态度与需求研究[J].经济师,2020(03):9-11.

[4]胡雪飞,邱凡珂,潘秋予,胡澜.高校科普基地融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调查[J].经济师,2020(02):8-10.

作者简介:张颖(1975.01.13),女,汉族,辽宁省绥中县人,学历:本科,专业:经济法,研究方向:科技咨询与科普传播,职称:科技咨询师(中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