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小学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研究

姜 ,勇

吉林省永吉县口前镇第一小学校    132200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办好教育,关键在校长,根本靠老师,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

关键词:高素质教师  队伍建设  策略

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想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重要性应居于首位。这是因为管理学校归根结底不是靠校长的孤军奋战,也不是靠学校漂亮的校园、先进的设备,而是靠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如果说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那么教师就是学校组成的关键,没有后者,就不会有成功的学校教育。如何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永吉县口前镇第一小学校在学习中思索、在思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总结。

一、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打造

首先,领导班子专人组织教师认真完成每年的普法学习、培训,深入学习并做好详细的学习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不仅做学法、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而且在工作中做依法职教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其次,学校统一为教师订阅党报党刊,做到与时俱进,胸怀祖国,放眼全球,教育事、国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摘录分析其中的重要思想观点,透彻了解国家、世界的主流发展趋势,用以指导工作,提高理论素养。

再次,我校每年度的教师节都会由县、市级师德优秀个人和师德标兵带领全体教师重温教师入职誓词,让我们每位教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师使命。同时,我们还会为家长和社会评价度极高的教师颁发锦旗,鼓励全校教师积极向这样师德高尚的教师学习,引领全体教师提升自身内涵,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1.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借助国培、省培、市县培训远程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项目扎实开展教师全员学习、学科培训,实现整体提升;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学科备课交流、教学、练功竞赛活动动提升教师专业意识,发展专业能力。仅2022年度我校就组织85人次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其中参与国家级培训6人次、省级培训9人次、市级培训25人次、县级培训85人次。并组织教师做好外出参培教师回校后的二次培训活动,让培训的辐射范围更广泛。

2.学校组织教师扎实开展校本研修。继续开展专家引领式的“名家讲坛”、经验交流式的“生机论坛” 引领教师互学共进;借助“生机茶话”“好书共读”等方式开拓视野,提升理念;总结反思提升工作经验,撰写经验型论文并将论文收录校刊《生机树》。落实新常规五个一:教师每周至少一个问题、每月至少一次主题发言、每学期至少研读一本教育类书籍、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年完成一篇经验性总结文章或论文的五个一研修制度,通过校本研修让每一位教师收获与成长。

3.强化新教师培训。学校针对新教师入职特点,开展职业认可、教育理论、课堂教学、课标理念学习培训;切实开展“青蓝工程”,坚持“师徒结对”互助形式,充分发挥老教师、各级优秀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使她们在敬业精神、教学教研的各个方面,真正起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新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加速新教师成长速度。

三、丰富教研活动,提升专业能力

1.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深化课堂改革,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题,以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常规课堂、校本教研、科研课题研究及专业练功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深度学习”方式 ,引导教师树立“新四看四评”意识,即看学生倾听表达,评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看学生合作学习,评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看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评教师落实课程标准理念及学科素养;看教学目标达成,评教师课堂教师效率。突出教师对学生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激发课堂生机,提高课堂效率,建设生机课堂。

2.扎实教研活动开展。以校本教研活动为平台,以小课题研究为方式,开展校内“争星”系列主题教研课,即开展以党员和优秀骨干教师组成的“金星”引领专题示范课,各组按学校确定主题进行的“群星”专题研讨课,针对年青薄弱教师的“新星成长”竞赛课既师徒结对成果汇报课。坚持“前置”听课,借助“新四看四评”课堂观察单的评价引导作用,重点关注学生课堂思维状态,客观分析课堂生态。课后以组为单位进行课例研讨与分析,营造积极的观课议课氛围,研培一体,观研结合,促进“新四看”扎实推进,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听评课、反思能力。

四、强化教育科研,打造研究型教师

1.看中研。多看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学刊,通过多学科新理论,新技术的移植转换成本学科的新成果。多看本学科有关的专著,教材,因为这些教材和专著具有指导作用。多看一些各学科的教育思想理论书籍,加强教师的学科融合能力。

2.谈中研。多谈是一种简捷、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多与优秀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交谈有利于自身的提高,他们的经验丰富,科研造诣较深,善于把握方向,能全面地看问题。通过交流让更多的教师取长补短,提升自身教育科研能力。

3.听中研。参与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多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管理统筹能力和课堂生成技巧;多听中年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新颖的课堂设计;多听青年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熟练的科技应用技能和亲切的交流技能。

4.想中研。通过看、谈、听,不断积累知识,储存信息,通过一事一议,运用联想,假想,反思,质疑,发现问题。并以此展开思路,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在反思、总结经验。

5.写中研。论文的撰写是衡量教师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科研能力的表现形式。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一定养成多写多练的习惯。及时把我们总结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想法整合成论文,将研究过程转化成成果。

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必然呼唤创新的模式,但也必然有一个漫长的的摸索过程,还要实验、论证、检验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要好高骛远,舍此逐彼,切切实实传承传统的模式,立足根本稳中求变,变中求巧,巧中求新,尊重一位教师的同时努力引领他们成为一名新时代的高素质教师,让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带领整个学校扬帆起航。

参考文献:

[1]李希贵.教育艺术随想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8

[2]朱仁宝.现代教师素质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陈晴晴.核心素养理念下农村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困境与出路[D].教育导刊((上半月),2019.

[4]李俊霞.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基础教育研究,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