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育德无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育德无痕

陈卓

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博文小学校 400030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殊途同归地认为:“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就是“无痕教育”的真谛。

一、重视“研”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子”,作为教师,你必须对这些因子进行运筹帷幄、排兵布阵,那么就必须做好“研”的工作。这里的研分为三个层面:研究育人“渗透点”;研究育人“渗透时机”;研究育人“渗透度”。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能体现“无痕教育”精髓的课文,首先我认真探寻其育德的泉眼—“渗透点”。很多老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毁”上,而我则将重点放在了“建”上,从建的精美入手,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金碧辉煌,感受圆明园的应有尽有。这个点也是全文育德的渗透点,学生从中感受着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感受着毁灭带来的无尽的痛惜。

研透了这个点,我还对育德时机与度的把握进行了研究。过去上这一课时,我总把学生引向仇恨,觉得对帝国主义的恨越深,育德效果就越好,然而另一位老师的话让我茅塞顿开。她说:“我认为《圆明园的毁灭》不应落脚在恨上,而应落脚在自强不息上。”

是呀,如果我们只把育德的度放在仇恨上,文章的立意就显得浅显而不够深远,如果我们把育德的度再向纵深挖掘,让孩子们体会光是仇恨不能强我中华,只有自己的努力,自我的强大才能体现出敌人的弱小,这样的育德思想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落脚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去,才能对学生的具有久远的启发。

二、强调“情”

教师的健康人格作为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资源,可以说教师的一言一行是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上课时要用真情感染学生,用真情引导学生。在教授《老人与海鸥》一文时,我紧紧抓住海鸥的动作让学生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情”。孩子们找出了老人去世后,海鸥的动作三部曲:看见遗像、翻飞盘旋;纷纷落地,肃立不动;扑向遗像,形成漩涡。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反复体会,感悟这群白翼天使和老人之间深沉的爱。读着读着,我的眼眶湿润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所有的人心里装满了感动,情感与情感的交流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课后,孩子们纷纷在日记中写到:“老爷爷的生活是贫穷的,但他却拥有高尚的心灵。”“学会像老爷爷一样爱你身边的一草一木吧,这样的生活会更美好。”看着这些心灵的慰叹,我知道我用真情叩响了孩子们一扇扇心门。

三、体现“细”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人都拜读过,德育渗透也同样如此。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课前准备到课上有规矩地回答问题,到作业本的使用等方方面面,教师要在细上下功夫,要高处着眼渗透德育。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从每一个细小环节都注意引导学生有好习惯,懂得真、善、美。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次语文口语交际课上,我顺手牵羊取下一位同学的红领巾,当作了“击鼓传花”的道具。不久后,我发现孩子们曾经梦寐以求的红领巾有了很多的“用途”,可以做抹桌布,可以当三脚竞走的绳子,可以用来捉迷藏,可以用来当指挥棒……孩子们对它的景仰之情早已不复存在。这时的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小小的一个随意,会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大的影响,笔者不由感叹到:德育渗透无小事。作为一名教师,你在学生的心中就是一本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特别是如今的学生正处在一种“热衷效仿”的年龄,每一个小细节都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刻下印记,所以为人师者更应从细节如手,育德润无声。

四、落实“实”

德育渗透关键是要真正在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行为中发生作用,并能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让语文教学渗透德育落在实处,不做表面文章,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解决道德认知方面的困惑。

作为语文教师怎样让文与道结合起来,怎样让文在道中去体现,这就需要老师们多为孩子们创设一些道德实践的机会,让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和谐统一起来,这样就真正做到了育德有实效。

《慈母情深》是用生活中的小事儿来体现伟大母爱的经典之作。文中的道理浅显易懂,每个孩子都能侃侃而谈,但落实在生活中他们又是否真的体贴父母,关爱父母呢?于是我利用班会课开展了“亲情大测验”的活动,用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来展示自己感受到的母爱,学生寻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素材来证明妈妈爱自己,有了这么好的铺垫,我再让孩子们写下给妈妈的一封信就显得水到渠成了。文与道在这一刻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五、凸显“润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学科渗透德育中也要重视“润”,只有“润物无声”才能达到教者有意,教育无痕的效果。只有教师熟练把握教材,准确把握学生,恰当地找到文道的结合点,才能达到润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钓鱼的启示》这一篇课文时,有一段文字涵义十分深刻,学生不易理解:“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不止一次地遇到了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鱼究竟是指的什么,许多学生似懂非懂,但是如果老师直接点出这“鱼”就是指的各种物质诱惑那就会降低课文的育德性,怎样才能使文字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共鸣,产生一种润的效果呢?这时我想到了班上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我班的一位同学拾到了一个装有1800元钱的皮包,孩子通过里面的身份证四处寻找失主,最后失主拿到皮包时,激动不已。这不正是那条我寻找已久的“鱼”吗?于是我让学生们思考:面对这装满钞票的皮包,你会想些什么?如果是文中的我遇到这样的事儿又会想什么?最后再让王雅立同学来谈谈她是怎么想的?通过同学们的讨论“鱼”的含义早已不言而喻了。

有的人说文字是死的,其实文字是活的,真真实实的活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将文字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润德于孩子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