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二十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策略分析

李怡

广州市番禺区丽江学校 511400

摘要:红色文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突出时代特征,是落实中国梦的伟大精神力量,同样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关键教育资源与精神源头。本文基于二十代背景下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红色文化的教育现状,从而找寻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的高效方式。

关键词:二十代背景   小学道德与法治   红色文化教育

前言:二十大背景下的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文化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阶段与新时代一同构建的具备中国特征的先进文化,其中富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文化关键组成之一。红色文化不单单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凝结了中华民族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爱党敬业等优秀精神品质,同时也是落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过程中渗透红色文化,对小学生科学“三观”的培育有不小的价值。

一、二十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的实际状况

1.红色文化资源发掘深度不足

对红色文化资源精神底蕴挖掘深度不足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实际状况,大多数小学仍旧采用以课堂教育为核心的模式,一些老师照本宣科,对红色文化解析单单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呈现模式枯燥乏味,忽略红色文化鲜明的时代特征,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情,进而难以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自身的教育目标[1]

2.红色文化教育欠缺长效制度

红色文化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不断深化,其内涵越发丰富,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红色文化教育通常是片段性、阶段性的,同时难以囊括到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时期,欠缺长期有效的制度,导致教育成效不足。此外,对红色文化传播更加容易政治化,容易违背学生的主体地位准则,不思考学生的主观思想,使得学生被动接受,学生容易形成强烈的抗拒情绪。小学生正位于“三观”养成的关键阶段,假如欠缺合理的精神食粮,其思想极有可能被负面文化所侵蚀,进而远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着力点。

3.红色文化教育意识欠缺

一些小学单单重视提升学生语文与数学成绩,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欠缺的实际状况。学校不单单将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辅助性的弥补课程,忽略了其对学生所具备的基础性与终生性的影响,同时忽略了红色文化的渗透,红色文化教育思想不足,难以依靠红色文化的先进性弥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缺陷,因为价值指导偏颇引起一些小学学校气氛不合理[2]

二、二十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策略探析

1.挖掘教材,整理红色资源

小学生正位于身心综合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人格、思维、社会理念、政治思维等方面均有较为突出的可塑性。给形成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其革命精神,老师可以从思想道德与社会法治教育着手,应用红色文化题材丰富教育内容,促使小学生在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前提下,也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熏陶,进而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有多么不容易。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且文化基础不足,对我国革命时期并没有基础的认知与了解,这一点非常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可是如果运用课本中的红色教材,不单单可以帮助老师在教育质量上充分提高,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如,在教育《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搜集相应资源,应用多媒体给小学生播放图像、音频或者是视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在欣赏环节中,老师适当的提出问题:“从这些视频、图片中,你们察觉到了什么呢?并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如“我们目前的幸福生活源自于先辈的付出”“要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最终再依靠学生齐声朗诵经典古诗,激发学生的情绪,使得整个课堂教育环节更加庄严肃穆,熏陶学生的综合素养,循序渐进的开展红色教育[3]

2.融合校本学科,丰富红色素材

虽然课本中有部分红色文化资源,可是毕竟内容不足,因此可以承担的红色文化资料不够丰富。所以,身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在课堂中科学运用当地的一些红色资源,刺激出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不断学习红色文化,养成良好的爱国情怀。可是要注重的一点是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落实好课前的预备与导入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们对教材形成兴趣。如,在学习《这些东西哪里来的》这一内容时,老师运用多媒体设施,给小学生播放一些改革开放阶段,我国工厂加工工业品的视频资料,促使学生们可以直观体验到先辈们为了国家与百姓不畏艰难的精神,也能够直观体验到大家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通过鲜血与生命换取而来的,自己更加应当背负起这一职责,给国家的富强繁荣做出奉献。在视频欣赏完成后,老师向小学生提出问题:现今大家都了解国产品牌?一些学生会说美的冰箱,一些会说华为手机,对于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解这一类的产品发展故事,丰富红色素材[4]

3.创新教育模式,优化资源运用

对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的优化与运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关键内容,可是,常规的教育方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小学生发展所需。老师应当转变教育思想、丰富教育方式、改革教育模式,科学运用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参考学生的具体状况,通过信息搜集、多媒体呈现、案例讲解、老师具体参与、社会调查等教育活动形式,合理的对小学生开展引导,进而提高他们对红色教育资源的认知。如在《健康看电视》这一课教育过程中,假如老师应用传统的教育形式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由于这一教育模式只是一味的向小学生灌输知识,对他们是否喜欢或者学生的水平并未明晰。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更换一个角度,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播放一些与民族团结相应的歌曲,这自然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紧接着再导入一些趣味性的红色文化,这相较以往固化的课堂教育更加具备趣味性,能够实现提升教育成效与开发小学生红色观念的目标。另外,老师可以将学校常规科技教育资源中的《纸》、《磁铁》等传统学科与道德法治层面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相互结合,给学生讲解中国古代的指南针与活字印刷术,促使学生们认识到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繁荣昌盛,进而科学培育学生的荣誉感与爱国主义情怀。

4.融合生活实践,拓展红色途径

小学时期的学生由于年纪小,认知能力不足,因此老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应用教科书中的信息资料之外,还应当参考学生的认知根基与生活实践,组织学生开展与红色文化教育有联系的活动。如主题班会、红色旅游、给革命先烈扫墓等等活动,来丰富红色教育资源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尽可能提升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掌握。此外,老师也必须参考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们进行领导,促使其能够在红色文化熏陶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质[5]

结语:小学生是我国将来发展的储备人才,在国家现今的发展趋势下,各个区域政府部门均非常关注道德与法治教育。在素质教育环节中,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各类教育革新内容已经全面推广,特别是在小学,广泛进行的红色文化教育创新足以认识到其关键性。可是还是会出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引起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出现漏洞。面对这一问题,身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老师,必须深入探讨与思索,不断改革与健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以多样化的形式渗透红色文化,侧重构建生动、趣味性十足且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杨跃.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策略[J]. 女人坊(新时代教育), 2021, 000(010):P.1-1.

[2] 李前锋.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的思考[J]. 求知导刊, 2021(21):2.

[3] 董春梅. 基于红色文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 甘肃教育, 2021(13):3.

[4] 柳琴珠.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如何渗透红色文化教育[J]. 黑河教育, 2022(5):2.

[5] 刘晓慧. 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践路径[J]. 中国德育, 2021, 000(008):P.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