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推广群众文化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探究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推广群众文化工作

李雪

仁化县文化馆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512300

摘要:新时代的文化宣传和新闻传播在紧跟时代节奏的同时,也应扬长避短、守正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关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动态,适时与新闻和文化传播内容进行多方位的结合。同时也要注意信息的精炼性和通俗性,从而满足快节奏的受众群体。

关键词:新媒体;群众文化工作;数字文化馆

前言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民主诉求的强化,也激发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开放性和多样性、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由此对文化宣传和新闻传播等各个事关和谐社会发展及国家长治久安的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

1乡村数字文化馆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馆也被称为文化活动中心,是向人民提供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政府机构保障文化事业发展的中介机构。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文化事业单位会依靠数字化技术创新文化活动形式,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潮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外在物质条件。数字文化馆具有较大的网络空间,其中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的资源与数据,可实现资源在各个地区的高效共享,有着和传统文化馆不同的特征,但是与传统文化馆的功能基本一致,可以向人民群众提供娱乐休闲、艺术创作等服务。分析数字文化馆的主要特征,大致包含以下四点:①文化活动的数字化特征。数字文化馆内,文化活动一般会采取数字化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融合虚拟空间和活动现场,使人民群众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受网络空间的活动,这样的文化活动不仅形式新颖,且打破了活动的边界感,有利于城乡之间文化活动交流,使文化活动可以在不同的空间内融合,提高乡村地区居民文化活动质量。②文化咨询的数字化特征。以往的文化活动中,人们获得文化资源的渠道主要是报纸、电视,传播渠道狭窄,且信息资源时效性较低。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能够让文化咨询通过手机、网络等渠道传播,群众可在第一时间接收到关于文化馆开展活动的消息。③文艺辅导的数字化特征。文艺辅导作为文化馆的一种活动形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当前已呈现出在线教育模式,文化管理部门可通过网络开展文艺讲堂活动,居民在家中即可参与培训,不仅扩大了辅导范围,也提升了辅导效率。④艺术欣赏的数字化。文化馆会根据居民的喜好定期展出文艺作品,试图以示范带动的作用培育群众艺术兴趣,熏陶艺术情操。数字化艺术欣赏主要是将作品展示在网络平台中,供群众鉴赏。如今数字文化馆开始采用3D裸眼技术提高艺术品展示水平,让居民能够近距离的欣赏作品。

2新媒体时代下乡村数字文化馆的必要性作用

2.1实现传统型文化馆的完美转型

结合农村地区文化馆发展情况,目前已有一部分文化馆在文化活动中应用了数字化技术,实现了文化馆的跨越式发展,顺应了新媒体时代的脚步。数字文化馆利用先进技术向群众提供文化活动服务,这是文化工作者不断探索下的产物,依靠当地文化资源,以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丰富居民生活,实现了传统文化馆的现代化转型。

2.2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实现了乡村与城市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这是保障居民获得文化服务的重要权利。“十三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逐渐提升,想要进一步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就要基于群众文化需求的导向提升服务水平。数字文化馆开放了网络平台,为群众提供了更多接触文化活动的机会,更为政府职能部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

2.3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高度共享

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乡村数字文化馆的建立成为人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也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共享。文化共享就是指应用数字化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将我国传统文化以数字化的形式加工整合,应用网络电视、互联网等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数字文化馆的建立需积极探索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将文化艺术与艺术产品展示在公共平台中,让人民群众可以直接接触文化资源,并在平台中宣传文化内容,扩大文化资源受众群体。与传统文化馆相比,数字文化馆的文化资源不用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具有显著的便利性。

3新媒体融合推动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对策

3.1利用新媒体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增加数字化资源,推动乡镇公共文化整合信息资源平台

有效搭建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化资源的整合是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可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改变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单一性、服务形式的封闭性以及服务范围的局限性,有效改进乡镇公共文化供给模式,积极整合数字化文化资源,将百度百科、B站、抖音、快手、慕课、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等数字资源平台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提炼,并通过筛选优化,整合满足群众需求的优质数字化资源。

3.2借助新媒体搜集与构建用户画像,为乡镇群众线上线下精准投放对应文化资源

文化服务需要精准把握用户画像及用户画像之间的联系,提供能够满足群众需求、喜好的优质文化信息与服务。从需求结构上看:老年群体对戏剧表演等文化演出较为感兴趣;留守儿童需要优秀图书、绘本及影像资源,还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新生代农民工需要技能培训和咨询信息;外出工作的青壮年虽然并未生活在乡镇中,但是他们对乡镇的资讯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并且有为老人和孩子推送及时的信息与优质资源的需求。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政务App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更便捷深入的用户收集,构建不同用户画像并厘清用户画像之间的关系,为群众提供相应的资源、活动,并调整文化活动的举办时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效能。

3.3加强媒介融合,推动自媒体文化创作,整合官媒、市场与群众资源

由于资源受限,乡镇在传统媒体上的传播声量较小。新媒体融合能够更好地结合官方、市场与群众的传播声量,塑造乡镇文化的形象,增强群众的文化体验。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可以通过官媒活动组织或协助群众推送优质文化创作来提升群众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与影响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自媒体,还可以借助技能资源等文化服务培养群众的创作与营销能力,鼓励群众结合新媒体助农平台进行自媒体运营,通过新媒体应用推动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融媒体平台建构与产业融合。

3.4完善服务平台与反馈通道,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闲置与浪费,提高服务效能

建议的收集与意见的反馈是乡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基础。乡镇在综合文化站设置的意见反馈点应为群众提供便利并安排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收集建议与意见。另外,在新媒体环境下,乡镇可以应用新媒体定期向群众搜集反馈意见以及他们对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议,及时调整公共文化服务重心、方向与方式,提高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

结束语

在新媒体视域下,乡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任重而道远。新时期,通过专业规划与策略应用整合新媒体资源、融合新媒体生态,是提升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方向与重要任务,是增强乡镇群众的文化体验与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需要不断深化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勇霖.乡村文化治理的媒介化路径研究[D].郑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

[2]顾大治,徐益娟,洪百舸.新媒体融合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传承与重构[J].现代城市研究,2021,(12):40⁃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