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在生活的土壤中成长——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让科学在生活的土壤中成长——小学科学教育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讨

包慧欣

温州市泰顺县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是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一种课程,它的内容既来源于日常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小学教育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必须按照其理念进行科学知识培养,这既可以促使学生比较深入的掌握科普知识,又可以创造环境使学生把基础知识学活并把科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引言:

小学的科普知识教育是小学生了解自然界、社会科学,以及从小培育科学能力的主要课程。学生的教学不应该拘泥于课本和室内的知识,更要与实际有机地联系,与实际有机地结合,使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得以充实与扩大,积累更为全面多元的知识经验,提高了解社会的水平,培養理性科学能力。

一、生活化课堂对小学科学素质教育的作用

生活式课堂在传统课程中,一是可以更多地利用我们所熟知的生活经历,来对那些繁杂深奥的科学技术问题进行阐释,让我们利用形象化思想快速地掌握知识要领,从而大大提高了读书效率;二是可以让我们在用科普知识阐释日常生活与自然界问题的进程中,发现了科学技术与生命经验相互结合后的更多乐趣,从而提升读书技能,同样也能加强我们对经历的积淀,包括利用科普知识工作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技能;三是能在二者的有效结合中,使得小学生的思维品质、认知水平与社会实践能力呈纵向的连续发展和提高,而且在体验教学的进程中推动他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增长,从而真正推动了小学生综合能力与文化素养层次的整体发展、提升,并打下了坚实的终身学习基石。

二、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生活化教育要与幼儿园科学教育要求保持一致

在传统素质教育中实行生活式课堂教学,就是确保教师所使用的日常生活文化素材、事例及其相关的生活化实践,都要与小学基本目标保持一致。而并非在于单纯吸引学生注意力,或单纯作为活跃课堂气氛来开展。因为如此,才能让其与课堂教学自身在二结合后充分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规避了二者因为课堂教学目标、表现形式矛盾而形成的教育损失,也才能为课堂教学最好地服务社会,让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培养。

(二)要跳出知识束缚,进行更深大范围的知识开发

生活化教育的主要特色便是富有了生命气质,对比教科书与课中教育来说,在办法与表现形式上的多样化,以及教学内容的丰厚性、广泛性上都获得了突出优点。这种方式都能对学生在读书中所遇到的提问,或体现出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优化乃至于改进,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工作方面,也有着独特。所以老师要跳出传统教科书限制,在科学教育目标的指导下,灵活、变通地加以运用。

(三)要坚持恰当、适量、及时、恰当的规律原则

生活化教育,虽然可以极大弥补课前的科学教育的某些缺陷,但更要意识到"过犹未及",所以要遵照恰当、适量、及时、恰当的原理,依据小学生的年龄、职称、特点乃至父母生长条件等选择适合学生参加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与创造实践活动,防止由于"揠苗助长"或过分压抑学生的个性、特点,所产生的反面效应。

三、当前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科学文化在小学传统课程中一直未受到重视。中国的教学模式长期受到应试性教育冲击,因此不管学生、老师或者家庭都没有注意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培养。虽然我国历来重视对科技教育的重视,但是科技教育还是面临着被忽视的现状,甚至部分高校为了盲目追逐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而直接把科学教育的课程全部删除,使得对学生的科学学科认知产生了误区。

其次,由于科技教育内容较多,且学时短,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能够圆满完成教育任务,而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理论,使得教学中科探苦闷而无趣,学生也缺乏了教学兴趣。同时,不少高校由于不注重科研教学,不配置实验教育资源,使得科研教学中的许多重要实验活动都不能正常开展,而本科生则仅仅依靠科学老师的讲授教材,根本就无法提高科研水平。最后,由于部分高校的专业科学教师资源欠缺,在为学生上课中往往没有学科素养,从而使得教学发展并不顺畅,毕业生就读也遭受了限制。

四、在小学科技教育中进行科学生活化教育的方法

(一)融入教学,重视启发,引导探索

老师们首先应将生活化教学意识融合到小学的科学教育课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并且发挥其优势,通过设计一些有效问题与活动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并逐步引导其进行对科学知识的探索,从而初步树立起生活式学习意识与深入思考、主动探索的意识。以大学三年级的环境科学课程中的"土壤与岩石"为例,我们可以事先将三个透明容器依照砂质泥土、黏质土、壤土的次序放置,先请学生看三者的外观上有何差异。然后由学生进行工作,学生拿出一个沉入另三个小型装满水的量杯,观测三种样品流入水时所产生的现象。并要求我们深入分析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例如:泥土进入水杯时有泡沫冒出,这是为何?泥土放入水杯被搅动时分成二层,近距离观察猜测这二层的分别可能是什么?接着把少量清水注入三种泥土中,同时观测三种泥土的渗透速率,研究三种泥土的保水性质。最后学生对自己的土壤观察结果进行了简单记录。

(二)融入课后,自主探究,发展提高

生活化教学在课后的应用,既是对课内教学的有效延伸,也让学生由更多的自主空间中去自由学习与探究自然现象与科学知识,在充分自由的条件下学生也将更有热情地参与趣味性的生活化教学课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去。例如在学习了动物和花卉方面的知识之后,教师便可要求学生于课后去观察家中饲养的动物宠物,或者生活周围学生自己也感兴趣的常见花卉,比如生活习性、颜色变化等。也要求学生在一周内完成相应的生活观察日记,形式不限,文字、表格、手绘等皆可,并在一周结束后进行分享。

结语:

小学科技知识生活化课程的开展应针对小学生的知识需要和状况因人而异的开展,同时要与课程目标紧密联系,注意充分发挥生活化课程的特色功能,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形成更加浓厚的兴趣,一方面又要采取课堂内外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和学习,培育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行为。

参考文献:

[1]矫立霞.小学在科研教育工作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教,2020(26):146-147.

[2]皮付猛.小学用科学开展生活化教育的对策与研究[J].读写算,2020(2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