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的应用观察

刘婷,张云霞

聊城市中医医院(252000)

摘要 目的:探究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聊城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1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针对患儿病情,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及辅助治疗,治疗A组联合儿童清肺膏口服治疗,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灸法每日一次。对比三组患儿7d临床疗效、临床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患儿7d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少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儿中医症状评分均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疗效显著,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儿童清肺膏;灸法;小儿肺炎喘嗽

小儿肺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支原体肺炎为代表,具备潜伏期长、发病率高、呼吸道带菌时间长、病程长且易反复的特点,患儿多出现发热、顽固性咳嗽、气喘等症。从中医角度分析,小儿卫外不固易罹患外感,外感风邪侵犯正气,引发飞脾气弱,正气虚弱,腠理不密,热、郁、痰、瘀成为小儿肺炎喘嗽的主要病因,治疗需清热、解郁、涤痰、化瘀[1]。小儿肺炎喘嗽中期,外邪郁阻于肺,肺络不畅,气血瘀滞,浊阴不降,清阳不升,邪热壅肺,致毒热闭肺,故小儿肺炎喘嗽以痰热闭肺、瘀毒郁闭为主要致病因素[2]。自制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对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聊城市中医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1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7.17±3.19)岁;治疗A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7.21±3.24)岁;治疗B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7.35±3.41)岁。三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以相应的西药抗生素进行相关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者,给予头孢呋辛或头孢哌酮舒巴坦静点;病毒感染者,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者,给予阿奇霉素或乳糖酸红霉素静点。)

治疗A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儿童清肺膏口服。儿童清肺膏组方如下:炙麻黄3g、炒杏仁6g、陈皮6g、石膏10g、炒紫苏子6g、桔梗6g、白芍6g、白前8g、蜜款冬花8g、瓜蒌8g、炒莱菔子3g、葛根6g、柴胡6g、甘草3g、桂枝3g、贯众6g、百部6g。(上述药物每1剂院内浓煎成两袋,每袋20ml。)服药方法:2-3岁:1袋/次,2次/日;4-5岁:1袋/次,3次/日;6岁以上:2袋/次,2次/日。

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灸法日1次。灸法如下:穴位选取肺腧和脾腧,肺腧用于解表宣肺,肃降肺气,脾腧用于健脾化痰。用无烟艾灸仪灸相应穴位5-10分钟,利用艾灸热力通过皮肤穴位渗透,达到化痰减少炎性渗出的作用。

三组除以上治疗外,均根据症状及体征给予对症治疗:体温超过38.5℃者,口服退热药;饮食不进者,加静脉营养。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儿7d的临床疗效、临床主要症状(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

中医症候积分。主症包括发热、咳嗽、气喘、痰壅,每项0-6分,各项积分相加为最终结果。

临床疗效评估[3]。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量≥95%;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量≥70%;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证候积分减少量≥30%;无效:无改善或好转,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量<30%。症候积分减少量=(治疗前症候积分-治疗后症候积分)/治疗前症候积分×100%。临床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病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对用2检验。

  1. 结果
    1. 三组患儿7d治疗有效率比较

治疗7d后,三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儿7d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

n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

30

12

5

6

7

23(76.67%)

治疗A组

30

14

5

7

4

26(86.67%)

治疗B组

30

17

6

6

1

29(96.67%)

2

17.311

P

<0.05

2.2三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低于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低于治疗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组别

n

发热

咳嗽

咳痰

肺湿罗音

对照组

30

4.16±0.85

4.53±0.77

5.87±0.73

6.35±0.86

治疗A组

30

3.65±0.74

3.87±0.68*

4.72±0.81

5.28±0.75*

治疗B组

30

2.86±0.81

3.29±0.62*#

3.95±0.59

4.18±0.82*#

F

20.046

24.063

54.666

53.663

P

<0.05

<0.05

<0.05

<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A组比较,P<0.05

2.3三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三组患儿中医症状评分均减少,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三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组别

n

中医症候积分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9.89±2.43

6.74±1.86*

治疗A组

30

10.14±2.64

5.31±1.58*#

治疗B组

30

9.93±2.52

3.29±0.62*#

F

0.084

42.650

P

>0.05

<0.0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A组比较,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近些年来小儿肺炎发病率逐年攀升,患儿多无典型急性肺部感染,但发热、咳嗽、喘息症状明显,随病情进展部分患儿可合并心肌炎,故需及时诊治。小儿“肺常不足”易外感风邪,闭郁于肺,肺失清宣肃降,水液输化无权凝而为痰,痰滞肺络,以致肺气上逆,痰鸣咳喘[4]。小儿肺炎治疗方面,西医以抗感染治疗为主,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患儿对抗生素敏感性降低,出现了耐药性[5]。中医针对患儿体征辨证论治,用药安全性高,近年来得到了患者青睐。叶汉涛等在研究采用中医分期辨证与穴位贴敷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且优于对照组,表明穴位贴敷可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扶正祛邪,有效改善患儿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7d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优于治疗A组,治疗组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治疗B组少于治疗A组,表明儿童清肺膏对痰热闭肺型肺炎患儿有明显作用,且辅助灸法治疗效果更佳。儿童清肺膏以麻黄、杏仁、石膏、白芍、葛根等诸药组方,宣肺泄热、健脾化痰、降痰浊下行,祛痰理气,止咳平喘,调节肺脏,恢复其宣降功能。选肺腧和脾腧穴艾灸,热力通过皮肤渗透,解表宣肺,化痰燥湿,降低炎性渗出。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表明儿童清肺膏与灸法合用效果可观。

综上所述,儿童清肺膏联合灸法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疗效显著,且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促进预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湛,汪受传.汪受传教授运用清热、解郁、涤痰、化瘀四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21,17(04):1-3.

[2]范海婷,杨一民.清热化瘀法治疗不同时期小儿肺炎喘嗽临证经验[J].中国医药导刊,2022,24(03):268-271.

[3]翟晓慧,徐玉英.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风寒闭肺型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9):88-89+105.

[4]王亚雷,李晨帅,张亚娜.华盖散煎剂直肠推入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寒闭肺)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16):2474-2476.

[5]蒋玉秀.闪罐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5):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