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保障县域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的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家校协同保障县域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的对策研究

程云

四川省大竹县庙坝中学

摘要:做好心理健康监测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各地区、各学校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不平衡性。客观条件的限制造成县域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因此因人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县域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的体制机制和方法途径,就变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分析了家校协同的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的对策方式,希望可以给县域农村学校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家校协同,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对策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做好心理健康监测是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前提。县域农村家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县域农村“留守”“单亲家庭”“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等客观现实,既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也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内容,使得县域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难以做到主体多元监测、全方位监测以及精准监测,难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根据支撑,需构建家校协同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保障机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 年)等文件均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而心理健康监测则是准确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的根本途径。为了更好的落实心理健康监测体系,应当提升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将心理健康监测当做大事要事来办,要结合本地区特色以及农村中学生实际心理健康现状,做好规划,建立保障制度保证经费支持,建设专业化的心理辅导室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落实监测责任,从工作内容、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管理模式等方面制定制度。

二、强化教育培训,补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短板

(一)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讲坛

以心理辅导室与心理健康教师为主,以课程教师为辅,选取心理学或者教育学的学习资源,开展教师讲坛、专家论坛等,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与监测技能培训,分析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监测和心理健康教育设计,如何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等。

(二)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家长讲坛

致力于提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使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监测提升重视心理。要看到大部分家长因为并非专业的教育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监测也是较为模糊、难以量化的内容,导致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不足。学校组织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向家长阐明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讲授心理健康教育与监测技能,以便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监测能力,做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精准监测。同时,学校和专业心理健康咨询辅导机构合作建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网站,为家长妥善建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素材支持、方法支持等[1]

三、畅通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监测渠道

(一)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

学校组织学生每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筛查,班级建立“一人一策”的心理健康档案并与家长分享。对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要注意三方面,一是统筹各方意见,包括心理健康教师评价、课程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各方面,避免单一评价主体对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资料收集不全,出现主观判断错误问题。二是根据客观、可比,可测,动态、全面及一致性原则建好科学有效,实际可行的监测指标体系,包括情感,状态,人际关系,学习和生活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专业化、有效化评价标准。三是要采用专业化的量表进行测评,比如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的量表,搭配使用《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情绪的稳定性等。

(二)设立家长咨询专栏

在学校建立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网站中专门设立家长咨询专栏,既可以用来咨询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了解,也可以咨询家庭心理教育手段,还可以向家长反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等等,价值极大,能及时解决家长所需。

四、畅通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家校沟通包括家长和班级老师交流、心理老师和家长的交流等渠道。在实践中要注意沟通交流的有效性,谈话氛围要平等,不管是班级老师与家长沟通,还是心理老师与家长沟通,都应科学合理,怀着“爱”与“和善”去沟通,家长为了孩子能成长,很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可能言辞激烈,学校教师应及时友好地回馈家长的咨询。学生心理健康表现良好的,可进行集中表扬,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则提倡与家长单独沟通,并要加强沟通。

学校也要督促家长和学生多进行交流活动,多沟通去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平和地对待孩子,注意谈话技巧:可以用一种希望或期待的方式表达,谈话不要扩大问题,言简意赅,就事论事[2]

五、结束语

基于此,只靠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监测,无法满足县域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需求,只能因地因人制宜,实行家校协同,打造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体制机制和创新方法体系,以此提升县域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海荣.家校协同视域下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预防及干预机制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3(08):132-134.

[2]冯玉玲.新时期家校协同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初探[J].品位·经典,2022(19):86-8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