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策略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策略初探

牛宝丽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65500

摘要: 小学科学是培养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科学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然而,小学科学教学由于传统“灌输式”思维的限制,一直以来表现出教学质量不佳的状况,教学效率亦相对低下。信息技术同教育领域的有机结合为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系列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如何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小学科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小学科学是培养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重要课程,其内容十分广泛,不仅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同时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文从融合手段以及融合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通过二者的深度融合实现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外延的拓展,培养小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的相关能力,促进小学科学课堂的进一步优化。
    一、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赋予学生多感官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上册课本中第六单元《太阳、地球、月球》中,这些教学内容比较宏观,离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实际都比较远,因此我借助信息技术,解决无法跨越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宏观的宇宙现象浓缩进教室,把千万年的漫长时间变化缩短至几分、几秒展现在学生面前。我在教学中,先通过学生上网查询资料、信息,从学生最关注的信息入手,让学生研究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的形成过程。把复杂的地壳运动,变得集中、具体和形象,不仅让学生对地球的地壳运动有了深层次的认识,更使学生经历了认识地球、探索宇宙的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复杂实验,破解实验器材缺乏难题
        实验属于小学科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且通常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对小学生的吸引力较大。与此同时,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对于形成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从过往大量的教学经验来看,小学科学的实验教学往往会在部分操作性难度较高以及牵涉较为复杂实验器材的内容上受到限制,导致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掌握相对较差。

将信息技术融入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环节,则可有效弥补这一短板,复杂的科学实验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加以呈现,与此同时,专业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亦可对教学内容予以系统明晰地阐述。例如针对“铁条生锈”原理的教学,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很难对这一变化过程予以细致呈现,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及其中嵌入的注释内容仔细观察铁条生锈现象,助力学生对这一科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
     3.协同应用多元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科学课程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多以教师的理论内容讲述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属于被动接受科学学科知识的状态,学生在科学课堂中主体性地位得不到充分尊重,无法调动起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兴趣,致使其探究能力形成受到了较大影响。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将信息技术的内在优势全面彰显出来,通过多元信息技术的协同应用,对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自主性进行调动,从而搭建起学生深度探索、沟通交流的高效平台,创设浓郁的科学探究氛围,使得学生在长期浸润下形成良好的综合科学素养。例如,在进行《云的观测》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在网络教学平台之中发布了自主预习任务清单,让学生们在广泛了解云层资料的基础上完成规定任务,并记录下自己的学习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将学生们分为了不同的学习小组,将云层资料查询的网络地址告诉给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云层介绍PPT,并选择代表在课上进行展示,从而评比出优秀的小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科学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很大程度上的强化,学生所涉及的科学知识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实现了有效的拓展。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融合需注意的问题:
  ⒈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融合进行教学,其中计算机只是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教学。而且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欠熟练,尤其是小学生,往往因相关同步知识不具备而使辅助教学本身遇到障碍。
  ⒉从科学课程的教学需求出发来使用计算机,而不是为了用计算机而使用。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是要发挥计算机长处,而不是抛开传统教学的一切只要用计算机就行了。
  ⒊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但重复现象较多,质量比较低,不能直接用于教学。若是全部由教师进行自制,又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又受到一定技术水平的制约,不能精确地表现出设计的需求,还会耽误本身的教学任务。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科学教学能较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信息技术学习中来,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卫娟.认清价值建构资源——浅谈基于小学科学的STEM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94.
        [2]方婧,徐晨来.当“互联网+”遇上“研学”——小学科学(线上)研学实践课程设计策略[J].新教师,2021(03):87-88.
        本文系福建省南安市2020年基础教育专项课题《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NJYZ2020--6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