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王忠岳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编:730070

摘 要:本文基于2010-2021年京津冀相关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当其达到一定水平后,会抑制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同创新;京津冀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性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要重视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于当前创新风险高,创新成果转化率极低,投入产出不成正比,致使创新数量质量均不达标,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同创新可促进创新主体之间协作,加强区域要素整合,提高主体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为政策实施提供一定指导。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21年京津冀各地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京津冀历年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限》,部分省市或年份缺失数据采用时间序列一元线性趋势法进行插补。

(二)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构建模型,模型构建如下:

       (1)

      其中,Indu为产业结构升级,Xtd为区域协同创新,X为一系列控制变量,下标i、t为地区和时间,β为估计系数,ε为残差项。

(三)变量说明

  1. 被解释变量Indu。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其中,本文采用泰尔指数表示产业结构合理化,采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表示产业结构高级化。
  2. 核心解释变量Xtd。本文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算京津冀2010-2021年区域协同创新水平。

(四)协调度测算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计算子系统有序度。子系统有序度一般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

           (2)

计算系统整体协同度。本文利用子系统有序度对系统整体协同度进行测算,令()为i子系统在t0时的系统有序度,为i子系统在t1时的系统有序度,则系统总协同度的计算方法如下式表示:

                DGS=                      (3)

其中,

     (4)

三、实证结果

  1. 基本回归

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如下表所示。

如表所示,核心解释变量协同度Xtd的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协同度的平方Xtd2的系数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在区域协同创新水平较低时,区域协同创新的程度提高有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而在区域协同创新达到一定程度后,区域协同度的上升会抑制产业结构的升级。

原因如下:1.适度区域协同会降低创新活动成本。一方面,大量创新型企业聚集在一起,为相关供应商提供了稳定的市场,从而聚集大量相关供应商,这会使企业投入品的成本降低;另一方面,大量创新型产业聚集在一起,对劳动力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低的流动风险,从而带来人才集聚,降低企业搜寻成本和劳动力成本。2.技术的空间外溢效应。一方面,各创新主体协作成本降低,会加强其协作;另一方面,创新型企业集聚会加强员工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从而促进创新的产生。基于以上原因,在区域协同创新水平较低时,区域协同度的提升会促使产业结构升级。但在区域协同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区域协同创新的正向意义达到极值,此时负面作用开始显现,如环境达到饱和,地价工资上涨,出现争夺公共基础设施的现象。此时随着区域协同度的提升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

变量

模型(1)

模型(2)

模型(3)

模型(4)

模型(5)

FE(lndu)

FE(lndu)

FE(lndu)

FE(lndu)

FE(lndu)

Xtd

0.545***

0.534***

0.462**

0.508**

0.354***

-0.182

-0.18

-0.202

-0.215

-0.121

Xtd2

-0.347*

-0.352*

-0.308

-0.356*

-0.194*

-0.185

-0.183

-0.191

-0.206

-0.108

Rj

-0.0173*

-0.013

-0.0138

0.000899

-0.0101

-0.0114

-0.0115

-0.00719

FAI

0.0532

0.0489

0.133**

-0.0665

-0.067

-0.0554

Fin

-0.169

0.00399

-0.265

-0.248

Gov

-0.819***

-0.267

cons

0.554***

0.596***

0.562***

0.580***

0.636***

-0.0204

-0.0319

-0.0531

-0.0602

-0.0555

N

132

132

132

132

132

R2

0.618

0.629

0.631

0.632

0.631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分析里2010-2021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区域协同创新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2.区域协同创新达到一定水平后对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抑制作用。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区域要素整合,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发挥政府积极调节作用,在区域协同创新水平趋近上限时,及时采取有效政策限制区域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财政分权体制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J]. 罗松山;薛宇择;张明源.宏观经济管理,2021(02)

[2]京津冀创新扩散机制及扩散成效研究——基于京津冀、长三角两大城市群对比[J]. 叶堂林;李国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9(06)

[3]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科技金融“三链协同”研究——北京、上海和广东的一个比较实证分析[J]. 郭红兵;徐淑一;曾玉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9(05)

[4]协同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研究——网络外部性视角[J]. 曹清峰.学习与实践,2019(10)

[5]空间外溢视角下的协同创新与区域产业升级[J]. 孙大明;原毅军.统计研究,2019(10)

[6]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发展研究[J]. 薄文广;刘阳;李佳宇.区域经济评论,2019(03)

[7]京津冀创新产出的空间布局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3个城市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J]. 梅长春;齐晓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

[8]京津冀城市群创新产出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 张贵;李涛.华东经济管理,2018(01)

[9]基于全局熵值法的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比较[J]. 赵瑞芬;王小娜.中国流通经济,2017(04)

[10]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J]. 毛汉英.地理科学进展,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