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浦区域环卫发展中的城投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3

浅析青浦区域环卫发展中的城投作用

赵学鹏, 

(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上善分公司,201712)

摘要:党的二十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更为凸显。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青浦区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更为重要。作为目前面向青浦区域提供环境卫生托底保障服务的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在新征程上将发挥好自身区位优势与主体地位,有序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深耕青浦做好自身品牌,提升能级发展竞争力,在青浦区域环境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更好贡献城投力量,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青浦区;环卫发展;城投

一、青浦区域环卫现状

(一)青浦环卫板块中的城投部分

1.生活、建筑垃圾陆上清运

截至2023年4月,青浦区域生活、建筑、大件、绿化垃圾主要由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开展托底保障服务。现有“一厂三站”战略版图,共同承载青浦区域环境卫生事业。

“一厂”:青浦再生建材厂,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3.8亿,位于青赵公路与天辰路交界。由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上善分公司托管,主要负责青浦区每日1500吨的建筑垃圾处置任务,其中装修垃圾1000吨/日,拆除垃圾500吨/日。

“三站”:徐泾基地、香花桥基地、朱家角基地,主要负责青浦区每天1300吨生活垃圾集装压缩、转运任务,在地理上实现了对青东、青中、青西区域的环保业务全覆盖。

徐泾基地位于青浦区徐泾镇,主要承担青浦区徐泾、华新及赵巷等多镇生活垃圾和“四叶草”国展中心会展垃圾的收集转运。朱家角基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朱枫公路,服务于朱家角、练塘及金泽等多个镇的生活垃圾转运,设计量为400吨/天。香花桥基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青赵公路4429号,占地面积7671平方米,于2013年投入使用,该项目为政府协议采购服务模式,设计量为600吨/天,由上善分公司进行直接管理。

2.两网融合

目前青浦区域“两网融合”业务由城投环境负责,现已实现“点站场”两网融合体系全覆盖,服务点456个、两网融合中转站6座,集散场1座。

“青浦区集散中心”位于青浦区赵屯镇,作为青浦区集可回收物分拣、打包、暂存、处置及科普展示的最大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整体占地9837平方米,以青浦区项目为基准打造上海市可回收物收运、转运、处理标准化体系,设有三大工作厂区,分别为:废纸类综合处理区、塑料类分拣加工区及低附加值再生资源处理区。截至2022年11月30日,青浦区可回收物共计回收73223吨,日均222吨/天,预计年底回收量约为87000吨,约238吨/天,切实完成2022年青浦区206吨/日的目标量。

3.水域保洁

城投环境目前承担青浦区约1/6的河道养护业务(含河道保洁、防汛墙维护和岸滩绿化等)和辖区内河水域水上污染物固定交投点业务。总体服务内容主要是水环境的保洁和防污;总体服务范畴覆盖了吴淞河、太浦河、大蒸塘、俞汇塘、范塘、泖阳港6条河道以及科技区人工湿地和水利科技园等。

(二)青浦环境现状

1.自然资源

青浦区水网密布,拥有21个自然湖泊,水域面积占比分别为22.1%,为典型的江南水乡。2020年,陆域森林覆盖率达18.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3.3%。水环境总体呈改善趋势。2018年,青浦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饮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2.社会资源

2020年,上海市青浦区成功创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重固镇等 10 个街镇被评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均达到100%。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率近年来始终保持100%。

青浦行政区域总面积约670平方千米;2021年共有常住人口约127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1896人/平方千米;青浦城市化进程相对较快,平均城镇化率为74.45%,2010年以来,城镇化指数呈明显上升态势,但是表现出综合发展阶段性和子系统发展不协调性两个显著的特征,人地矛盾不断加剧。基于这一现实,青浦区出台区域人居生态安全调控政策,分别从人口政策优化、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调配、产能结构调整、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调控政策,促进城镇化与人居生态安全协调发展。

1 2021年青浦区域概况

序号

指标

青浦

1

面积

(平方千米)

670.14

2

镇(街道)数(个)

83街道

3

常住总人口

(万人)

127.14

4

常住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896

5

城镇化率

%

74.45

二、城投板块优劣分析

(一)现存优势

1.主体地位

目前城投环境立足青浦,“一厂三站”战略布局的完善,进一步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模式,在地理上实现了对青东、青中、青西区域的环保业务全覆盖。下属香花桥基地2022年累计生活垃圾转运量达21.79万吨,日均668.36吨;徐泾基地2022年累计生活垃圾转运量达12.5万吨,日均342.34吨;朱家角基地2022年累计生活垃圾转运量达9.84吨,日均269.65吨。青浦再生建材厂2022年累计处理处置建筑垃圾21.51万吨,日均589.27吨。2022年,城投环境已基本完成了青浦区域生活和建筑垃圾的“日产日清”,托底保障服务能力日渐成熟。除此以外,城投环境负责青浦区域两网融合业务以及水上保洁业务均在2022年圆满完成环境卫生保障任务,环境卫生托底保障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2.区位优势与政策支持

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区域,城投环境扎根青浦,带动下属上善分公司已积累丰富经验。同时,《上海市青浦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要打造长三角环境卫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城市,并针对近期(2021-2025)和远期(2026-2035)环卫作业量进行了预测,

其中生活垃圾量按照高、中、低三种方案测算分别为2002吨/日、1716吨/日、1430吨/日,干湿垃圾量如下表所示:

2青浦区生活垃圾分类预测表

序号

区划

人口

(万人)

干垃圾(t/d)

湿垃圾(t/d)

合计

(t/d)

1

低方案

(近期)

130

758

672

1430

2

中方案

(远期)

156

1012

704

1716

3

高方案

(远景/核验)

182

1181

821

2002

可回收物按照高、中、低三种方案测算分别约为286吨/日、343.2吨/日、400.4吨/日。有害垃圾约1~2吨/日。

青浦区建筑垃圾处理需求以拆房垃圾和装修垃圾为主,近期约324万吨/年,平均约8877吨/日;远期195万吨/年,平均约5342吨/日。

3青浦区建筑垃圾产生量预测表

规划期限

装修垃圾(万t/a)

拆房垃圾(万t/a)

合计(万t/a)

近期(2025年)

47

277

324

远期(2035年)

57

138

195

青浦区近、远期大件垃圾清运量分别为60吨/日、100吨/日。青浦区近、远期绿化废弃物产生量基本保持一致,约2.17万吨/年,平均约59吨/日。

综上,2022年城投环境面向青浦区生活垃圾运输量44.13万吨,日均处理1208.93吨,完成规划中的生活垃圾近期(2025年)的日均1430吨的84.54%。2022年城投环境面向青浦区建筑垃圾处置量21.51万吨,日均处理589.27吨,完成规划中的建筑垃圾近期(2025年)的324吨的6.63%。由此可以得出,目前城投环境在青浦区生活垃圾转运领域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面,自身效率较低,不能较好满足未来青浦区域发展走向。

(二)目前劣势

1.自身竞争力不强

目前城投环境面向青浦建成了“一厂三站”的战略布局,但是仍存在处理能力不足与快速增长的产生量矛盾凸显的问题。“十三五”期间,虽然实现了徐泾基地的试运营投产,并建成朱家角基地开始运营,有效缓解了香花桥基地的运营压力,但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上升和日渐陈旧的设施,形成了处理能力与生活垃圾清运量之间处于“紧平衡”状态。2022年11月,香花桥基地进入为期一年的升级改造期,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徐泾基地和朱家角基地的运营压力。城投环境需要更进一步联合青浦环卫中心,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处置力度,快速推进香花桥中转站的大修工作。同时,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三个中转站的协同统筹机制,在区域内统筹调配运输车和集装箱,形成联动效应,从而提高中转处置效率。

2.对外开拓力较低

目前在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面,建筑垃圾统筹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探索建立。虽然青浦再生建材厂已经投入运营,但是建筑垃圾分类分选技术及处置设备研发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目前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在产品多样性和政策鼓励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利益回报机制没有形成。在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面,设备生产的稳定性尚未得到充分保障,仍需要通过技术性改造,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目前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是,还存在末端处置受制约比较严重的情况,末端决定源头分类。

三、未来城投板块规划

(一)深耕青浦,强化品牌效应

1.打造建材厂运营标杆

传统建筑垃圾处理工艺粗放、扬尘噪音问题突出,且装修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工艺还不够成熟。青浦再生建材利用中心采用的封闭式的现代化工厂的处理模式,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城投环境将把握市场先机,顺势而为打造建材运营标杆。围绕运营、管理、盈利三大核心内容,提出三大模式,即:运营模式,控核心部位,放首尾运营;智慧模式,信息化系统,智能厂区;盈利模式,青浦+外区建筑垃圾进场双管齐下,力争使建材厂成为公司业务拓展的新支点。

2.强化标准运营,聚焦小型中转站标杆建设

“三点连网、辐射全区、功效定位”,是城投环境深耕青浦区垃圾分类业务的重要抓手,城投环境将继续深化中转站标准运营质量,聚焦小型中转站标杆建设,一方面继续优化进博会服务窗口单位徐泾基地的标准运营水平,另一方面高标准打造的朱家角基地,借鉴徐泾基地的建设运营经验,结合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理念,力求将其打造成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示范区的窗口单位。

3.整合内部资源,搭建完整收运体系

城投环境将进一步统筹下属上善分公司、资源分公司、水域公司协调运转能力,建立健全青浦区大件垃圾、工业废弃物、生活固废、水域垃圾等全程追溯信息平台,做到透明化、信息化、标准化,稳步承担青浦区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的收运、中转及末端处理工作,以及建立健全水域生态环境的保障体系,为今后“水乡客厅”的服务保障工作积累经验。

(二)提升能级,发展竞争力

1.拓展湿垃圾项目

随着湿垃圾在生活垃圾中占比逐步提升,与干垃圾的量接近1:1,同时青浦现存各处置项目相对独立,无协同、循环处置;国清堆肥场环保问题突出;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因此,青浦区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需要进一步升级。城投环境要主动对接青浦区有关部门,发挥城投集团在城市基础运营方面的优势,探索湿垃圾、市政污水厂和焚烧厂的协同处置模式。发挥做好湿垃圾项目筹备工作。

2.西岑无废园区

作为长三角重要项目的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分为东、西两个片区,东片区为华为青浦研发中心,西片区为西岑科创园区。城投环境拟通过城市管家服务,研究西岑无废园区方案,尝试打造无废园区样板。主要设想是根据园区实际,明确“西岑无废园区”的总体量化目标及分阶段的目标,合理利用园区人才集聚优势,加强与华为研发中心的强强合作,依托自身服务模式,引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技术,使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搭建园区固废智慧管理一体化可视平台,实现“无废园区”的动态化、可视化、全程化监管,成为“无废城市”最佳实践场景。在完成园区各类垃圾收集中转处理相关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自身服务范围,开展物业管理、安全保卫、环境卫生、绿化养护的配套业务,以西岑园区为样板,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无废城市的建立,实现以点带面。

3.水乡客厅

水乡客厅是沪苏浙两省一市联合打造的体现示范区生态绿色理念的功能样板区,是示范区“核心中的核心”,也是长三角一体化“五共”制度创新试验田和“五个一”共建模式的集中实践地。在第一届进博会开始,2018年-2022年连续五届进博会等重要活动期间,由城投环境承载进博会核心水域环境保障任务,在“一江一河”水清岸洁方面积累丰富经验。针对水乡客厅,城投环境将协调水陆清运力量,进一步打造“厂网河湖岸”水务一体化、建管一张网“绿色生态城市”。

4.打造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

城投集团下属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是集处置与循环利用、核心技术研发、环保人才培养、科普宣传展示、环境友好体验于一体的一流现代化综合园区。城投环境将总结学习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团先进经验,立足青浦区,放眼长三角开展环卫卫生事业建设,更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集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导向,以青浦区生活垃圾、湿垃圾、市政污泥、一般工业固废等项目为基础,通过强化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措施打通城市固废处理处置循环再生的闭环经济模式。

在青浦“十四五”规划稳步落地的关键之年,城投环境将继续坚守自身主责主业,做好陆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转运处理处置。立足青浦区域实际,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模式,在湿垃圾、无废园区建设等诸多业务板块更好展现城投力量,彰显环境担当。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邓茂林,张斌,余波,等.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综述与展望[J].统计与决策,

2008(23):148-150.

[3]董玮琳.青浦区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东华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