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成本管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成本管控

周一新

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日渐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也随之增加。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若不重视处理建筑垃圾,则会严重污染水资源、大气及土壤等,导致人类生存空间受到严重影响。因而,新时期背景下要重视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针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提高处理效率,从而保证空气资源、水资源及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真正达到保护社会环境以及建构绿色城市的目标。

关键词: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成本管控

前言:现阶段建筑行业产生的建筑垃圾量快速增加,由于处理方式不当,造成严峻的环境影响和社会问题。建筑行业产生垃圾种类多,各种垃圾处理的方式不尽相同,梳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并深入探讨具体的利用途径。

  1. 建筑垃圾概述

所谓建筑垃圾,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拆除、维修、施工等原因而产生的一些废料,如混凝土、木材、管材等。其中90%以上的建筑废弃物为无机物,其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耐腐蚀,这些特性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可以通过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加工,从而使其成为一种优良的可再生建材。废弃金属、塑料和其他包装材料,则可以分类回收。如今,在众多的城市生活垃圾中,建筑垃圾是最干净的一种,如果能合理地使用,则不会造成任何污染。然而,就当前状况来看,几乎没有建筑工地会将垃圾完全分类,大量生活垃圾也会混入其中,使得环境污染加剧,也使得建筑垃圾处置过程更加困难。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虽然对建筑垃圾进行了循环“再利用”,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效果并不显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垃圾分类收集水平低,仍以混合方式进行,增加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二,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效率不高,建筑垃圾在工程建设中,二次处理后可以使用,如果能合理使用,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足,许多城市都没有专业的建筑垃圾回收公司,建筑垃圾的数量和处理能力并不匹配;三,目前国内的建筑废弃物处置与再利用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工艺、装备、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多为单纯的填埋、焚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四,建设垃圾的处理投入低,法律法规不完善,至今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来规范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置,虽然部分城市根据自身工作实践制定相应工作机制,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另外,有关部门的环保意识较差,如施工企业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完成项目,而产生的废弃物如何处置与其没有关系,缺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分析

2.1全生命周期建筑垃圾产生量计算

要想对工程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必须对项目组织策划、设计、施工和拆除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量化分析,精确预测垃圾产生量。项目组织策划阶段可以利用投资额单位产量法,较为准确地估算出建筑垃圾产生量叫该方法的实施需要对本地区相关建设项目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得到投资额和建筑垃圾产生量的关系,进而预测建筑垃圾产生量。项目设计阶段可以利用建筑面积单位产量法和建筑信息模型(BIM)预测送,估测建筑垃圾产生量。施工阶段可以用现场调研法预测建筑垃圾产生量,其有直接调研和间接调研两种形式。直接调研在施工现场统计建筑垃圾类别和数量,可得到准确数据,磁率较低;间接调研通过记录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参考车辆装载垃圾的种类与数量,对建筑垃圾产生量进行估算,直接调研明显提高,但准确性降低。拆除阶段,建筑垃圾产生量与需要拆除建筑物的面积成正相关,采用建筑面积乘以相关系数的方法,可以预测建筑物拆除阶段建筑垃圾产生量。

2.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法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建筑垃圾分类处理与再利用形成了初步体系。例如,废旧混凝土经过分拣、剔除杂物后进行粉碎,得到粗骨料和细骨料,将其作为再生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废弃砖石经过破碎,用于制作标准砖、空心砖、多孔砖和空心砌块等再生产品;废弃钢材等金属材料经分拣后降级使用,制作钢纤维或回炉生产新的金属材料;废玻璃可以用作生产玻璃的原料等。

3.建筑垃圾资源化策略

3.1决策、设计阶段源头减量化

减量化是建筑垃圾管理的先决条件,良好的规划、设计方案是源头减量化的第一步。坚持绿色策划、绿色设计,借助建筑信息模型等可视化技术对建筑垃圾数量和种类进行预测与精准管理,促进源头减量化落地实施。

3.2施工阶段循环再利用

施工阶段是建筑垃圾减量化的具体实施阶段,坚持绿色施工,推广预制装配式建筑,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更能显著减少施工现场垃圾。除了应用预制构件、预拌混凝土、预粉浆,采用先进施工工艺,选用标准化设施、工具式脚手架和模板等,可有效减少施工阶段的建筑垃圾产生量。

3.3拆除阶段资源化利用

拆除阶段是建筑垃圾产生量占比最大的阶段,必须建立完整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性能标准。各类标准是开展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的技术依据。各地要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完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统计、处置和再生利用等相关标准,为建筑垃圾减量化工作提供支撑。在雌础上,构建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相关主体共同遵循的管理与治理机制,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朝系统化处理方向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4.施工企业处理建筑垃圾的成本分析

4.1场地方面

不论垃圾的数量,施工企业能组织安排的处理场地总是有限的。将各阶段产生的建筑垃圾先分拣再出售或者自行处理时,都需要场地,在场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要对其利用做规划。场地应分区块布置,形成流水作业线。首先对实时产生的建筑垃圾分类和汇总;其次比较各垃圾之间的相对价值即投入与收获比。一般有先产生先处理,重要的先处理,量大的先处理等原则,但如果后产生的建筑垃圾可以利用于前期工作,也可按施工规定进行调整,不重要的交给外部处理。

4.2管理方面

首先,进行风险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其次,制定处理方案(包括处理顺序、处理成怎样的再生品,怎样分配利用、制定再生品质量安全评价指标)和进度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措施方案;最后,制备处理所必需的设备和机械,比如分筛机、破碎机、垃圾处理一体机等,布置工作场地、配置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①将建筑垃圾直接交给专业公司处理时,与外部厂商的接触活动量不大,施工企业可以配备专人管理也可以让项目部门兼职管理,主要工作是联系垃圾处理厂以及垃圾清运填埋的跟送和监管。②当施工企业自行处理时,其效益好坏依托于施工企业管理,尤其是现场管理。施工企业在项目前期阶段就要考虑建筑垃圾处理问题,根据工序安排和进度计划及资金情况综合考虑各单位单项工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的处理顺序和处理经济性问题。由于建筑垃圾的现场管理有较大的难度,对管理人员的统筹全局观和技术能力有较高要求,施工企业应配备专门的有针对性的部门经理管理现场,指导现场工作,防止作业面交错打架,影响工作效率。最后,施工企业还应重视责权制度方面,各管理人员之间要权力明晰,尤其是对再生品的安全质量监督和评估,要责任到人,防止意外产生和经济损失。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发展,建筑垃圾越来越多,针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不仅契合建设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更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通过对建筑垃圾产生源头的施工企业成本进行分析,完善经济政策、管理体制、法律条文等,形成优质建筑垃圾处理产业链,实现建筑垃圾高资源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东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2]黄祥志.城市建筑渣土陆上消纳的问题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9,4:178–181.

[3]贺深阳.建筑渣土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砖瓦,2020(07):58–62.

[4]罗霄,陈泽广,冯志远,等.深圳市建设工程渣土排放限额指标研究[J].广东建材,2021(5):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