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2
/ 2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贺辉 ,戴玉玲

南京普斯康健养老服务中心   210000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逐渐成为社区居家养老的重要服务模式。本文对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研究,针对现阶段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明确管理责任、做好人才队伍培训、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促进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发展。

关键词: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引言:近几年,大部分老年人都选择社区居家养模式,不仅能够给为老年生活带来更好的医养保障,同时还可以让子女更加安心。但是当前社区居家养老在医养结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的全面推进,促进医养结合,为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提供助力与保障。

一、现阶段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关键数据遗失,没有统一明确的规范标准

当前社区居家养老相关信息数据丢失缺乏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对于现有数据缺乏一定的管理标准规范,现行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由于各类关于老人的健康信息数据以及老人子女的紧急联系方式信息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规范,导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及标准达不到统一,各单位部门之间信息衔接不流畅,存在滞后性,从而难以实现各种数据信息等的有效共用共享。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医疗机构对于老人疾病的诊断治疗效率及效果造成影响和阻碍,养老机构的信息不全面导致难以准确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信息为老人提供精准、专业的针对性个性化养老服务,甚至耽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1]

(二)各个管理机构工作职责混乱

社区居家养老相关各个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在混乱的多方管理情况下,导致责任主体模糊不清,养老机构的责任主管部门是当地的民政部门,而医疗机构的主管单位是卫生行政部门,这就导致社区居家养老的医养结合模式没有明确的责任归属主体,在民政和卫生间相互推诿,由此主管单位不明确,各个部门之间职责划分不明,造成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责任互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办事效率,导致医养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落实效果不佳,影响当前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三)从事养老工作的专业性人才数量有限

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模式缺乏专业性的的服务人员,基层社区的大多数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职业医养服务能力,从事医养结合的养老专业型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从事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不具备从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专业技能与能力。第二方面表现为,现有从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知识技能培训,尤其在对于老年人进行精神层面上的慰藉方面,更加欠缺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第三方面,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社会认可度较低,缺乏应有的社会地位与薪资待遇保障,现在工作人员实际获得的社会保障和薪酬待遇较低,缺乏专业素质人才的吸引力,造成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不足和人员的流失性较大,无法满足养老服务需求。

(四)“医”“养”比例缺乏协调性

当前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注重养老而不注重医疗,目前大多数的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养老模式仅对社区老人提供餐饮娱乐以及疗养方面的服务,仍属于社区型的居家养老照料养老模式,缺乏相应的医疗服务,大多数的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和医疗需求仍然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能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诊疗服务,只能提供基本的身体检测、血压血糖检测和开具少量非处方药的基础医疗服务,医疗服务水平无法满足现如今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医养结合模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二、推动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有效提高养老服务的总体质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服务水平,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打造互联网加模式下的全新信息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需要社区联合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构建一个互联互通、信息共用共享的互联网加模式信息化网络平台,将社会各方的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进行系统化整合然后进行按需分配,提高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有效利用率。全面推进养老医养一体化建设水平,实现两者间数据信息的全方位互通与共用共享,实现诊疗与养老服务一体化运行,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更加精准,让老年人在家也可享受专业的医疗诊断和要老服务等优质服务。

(二)充分明确管理过程中的实际责任

各部门需要明确具体管理职责,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主要问题是,实行科学管理,防止部门过分分散,在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要明确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职责,对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系统化整合,避免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不清析阻碍养老工作发展。通过明确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和权利,能够为社区老人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服务效果,从而为其晚年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

(三)做好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强化建设工作

为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要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人才队伍建设,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化人才,需要更加重视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对其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提高养老服务人才素质,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薪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水平,更好的吸引和留住人才,从而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多元机构共同参与的筹资模式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需要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方机构共同参与的筹资模式,政府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医养结合养老建设中,共同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断拓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投资渠道,着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资本以及老年人自身共同参与养老体系,有效促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全面推广和充分落实。

(五)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养老模式优化创新

借助互联网加技术,推进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在互联网平台运用基础上,建立云医疗与云养老结合的居家养老模式,实现信息共享。利用互联网加技术,对老年人进行实时远距离身体检测和身体健康状况分析,掌握老年人养老和医疗需求,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养老模式优化创新。

(六)强化宣传力度,全面推广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社区和社会组织强化宣传力度,全面推广社区医疗与居家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医疗机构的作用,在养老过程中,社区对老年人进行基本诊断,有医疗机构提供诊疗服务,日常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照护服务,发挥社区就近的便利条件,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老年人和家庭接受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方式。例如选择网络视频或者公园宣传等方式,能够从潜意识的角度,有效唤醒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认可与接纳,从而为全面推进创造更可靠的支持与保障。

结论:通过医养结合,能够有效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改革发展。相关机构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考虑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稳定落实。在推动医养结合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前景下,提高服务人员能力待遇,优化养老服务效果,借助人才培训有效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使医养结合达到社区居家养老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宋青青,朱礼峰,贾红英.互联网+背景下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2,20(06):136-138.

[2]杨文悦.基于SWOT分析的呼和浩特市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22):19-20+22.